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image.png

   众所周知,李清照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前半生与丈夫赵明诚诗词唱和,过着闺房绣户的美满生活。虽随着丈夫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缺憾,但苦涩的离愁中总含着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而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声声慢·寻寻觅觅》便典型地展现了词人这一时期因人生命运的巨变而引起的心境和词境的变化。
   初读此词,读者的心便带到了一个秋雨浠沥的黄昏,和词人一同愁烦,领受着孤独凄凉之感,从而充满了对这位尝尽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年老无靠的词人的深深同情。
   上片头三句,“寻寻觅觅(情语),冷冷清清(景语),凄凄惨惨戚戚(情语)”,写出其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而叠字的运用,更如风雨骤至,把孤独寂寞的迷离彷惶之情感,大笔渲染,绘上了浓重的色彩。丈夫已去,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故“寻寻”,寻寻之未见,而心似仍未信其去,故“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此时词人才信其丈夫已去。闺阁之内,渐以“冷冷”,冷冷是外景而非内情,继而“清清”,“凄凄”,冷清渐盛而凝之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肠痛心碎,扶枕而泣,词人徐徐写来,自凝而信,由浅入深,将内心细腻的情感极有层次地刻画了出来。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于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此等心情唯李清照能有之,此等笔墨,唯李清照能出之。十四个叠字无论是从动作,环境还是到心理感受,都多层次地表现出了寡居的词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心态。十四个叠字,字字有力,字字有神,字字有情,给人以骨肉停匀,操作自如之感。次二句,“乍暖还寒时候(景语),最难将息(情语)”,流露出痛苦哀伤之情。再次三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情雨),晚来风急(景语)”,写其凄寒难挨之情。末三句,“雁过也(景语),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语)”,表现愈加痛苦悲伤之情。在情绪更加哀痛之时,又见旧时相识的雁子飞过,怎能不引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呢?失去了丈夫的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籍,如今见到大雁,引发的是绝望与伤心。触景生情所引起的心酸当然更令人难以自制了。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一层更进一层地把词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了出来,而读者的心也仿佛沿着这字字行行一步步地陷入了悲哀的氛围之中。整个上半片,词人以冷清的秋景来衬托出自己孤独凄凉的心境。

image.png

下半片头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景语),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情语)”,表现其凄怆落寞之情。如前所述,此时的作者感受的已不再是寂寞深闺的闲愁,也不是离愁和别恨,而是国破家亡的无比哀痛,这已远不是因相思之情所致的“人比黄花瘦”所能替代的了。社会动乱,山河破损,丈夫去世,词人已是憔悴不堪,如同满地堆积的黄花,还有什么可摘,还有什么可寄托的呢?词句中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次二句,“守着窗儿(景语),独自怎生得黑(情语)”,典型地表现出了词人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再次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景语)”蕴其愁闷烦扰之情。“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语)?”,总述愁情之浓深。在百感交集的心情之下,一人孤单地“守着窗儿”怎能熬到天黑呢?凄沥的秋雨下个不停,飘打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到黄昏”还在“点点滴滴”,发出凄楚的声响。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就像是吹打在词人的心上。而“点点滴滴”的有不仅是秋雨,更是蕴含家国之恨的沉痛之泪。
    从上半片的秋雁,到下半片的黄花,梧桐,细雨等等,一个个具有特征性而与人有过密切联系的景物,来掀起人心灵上的波澜。风急,雁过,黄花,梧桐,细雨和黄昏组成了一幅凄凉的图景,并在短短的篇章中一连用了四个问句,着意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势难摆脱的凄苦心情。感情的渲染,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到最后用反诘的口吻“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篇,把人的忧思愁情推上了高峰。
    综观全词,层层画面均染上了愁的色彩,多层次言愁,缘情布景,情随境迁,情也各有微妙的不同,但都归结到了一个“愁”字上。情景婉绝,浑然一体。真可谓是曲尽思妇之情的梧桐细雨。  
参考文献:
莫呖锋 黄天骥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史如赓 《情真,意深,语新——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 《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3月号
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