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洲可谈 后山谈丛-3.jpg萍洲可谈 后山谈丛-4_副本.jpg

后山谈丛 萍洲可谈

《萍洲可谈》

     作者朱彧,生卒年不详。朱彧:北宋地理学家。字无惑。湖州乌程(浙江湖州)人。其父名朱服,历知莱、润诸州,曾使辽。后为广州帅。彧于宣和年间,以父之见闻,著《萍州可谈》。保存了有价值的中外交通资料。其中关于广州外国商人及市舶情况记载尤详。还记载了当时海船使用指南浮针(即水罗盘)的情况。

     《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朱彧之父朱服(文中的先公),是属于北宋新党的,所以《萍洲可谈》在记述北宋党争的事迹时,偏向于新党。《萍洲可谈》记载了北宋时的土俗民风,朝章国典,轶闻琐事,尤其是卷二有关岭南的事迹,以及当时广州蕃坊市舶,颇为有价值。

    《萍洲可谈》,是书《文献通考》著录三卷,而左圭刻入《百川学海》,陈继儒刻入《秘笈》者,均止五十馀条,不盈一卷。陶宗仪《说郛》所录更属寥寥。盖其本久佚,圭等特於诸书所引,掇拾残文,以存其概,皆未及睹三卷之本也。惟《永乐大典》徵引颇繁,裒而辑之,尚可复得三卷。谨排纂成编,以还其旧。虽散佚之馀,重为缀缉,未必毫发无遗,然较左、陈诸家所刊,几赢四倍。约略核计,已得其十之八九矣。彧之父服,元丰中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绍圣中尝奉命使辽,后又为广州帅,故彧是书多述其父之所见闻,而於广州蕃坊市舶,言之尤详。考之《宋史》,服虽坐与苏轼交游贬官,然实非元佑之党。尝有隙於苏辙,而比附於舒亶、吕惠卿。故彧作是书,於二苏颇有微词,而於亶与惠卿则往往曲为解释。甚至元佑垂帘,有政由帷箔之语。盖欲回护其父,不得不回护其父党;既回护其父党,遂不得不尊绍圣之政,而薄元佑之人。与蔡绦《铁围山丛谈》同一用意,殊乖是非之公。然自此数条以外,所记土俗民风,朝章国典,皆颇足以资考证。

     《萍洲可谈》撰成于宣和元年(1119),书中多数为记其父朱服的见闻。其父朱服于元符二年(1099)至崇宁元年(1102)时居官广州。朱彧根据其父见闻,于徽宗宣和元年(1102)撰成此书,共3卷。作者寓居于黄州之萍洲,自号萍洲老圃,故以之名书。

    《萍洲可谈》书中记北宋朝野杂事时,对苏轼、苏辙兄弟稍有微词,对元佑诸臣颇有批评,而对吕惠卿、舒亶等人则颇赞誉,其态度大致与朱服的经历有关。书中对宋代的典章制度、各地的风俗民情记载较为详细,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史料。书中记录了宋朝广州市舶司相关内容,还涉及宋代朝章国故、制度变更、士人风气的一些记载。有关广州商市、港舶的记载,为研究宋代南方经济繁荣提供了具体的记载。书中所记异闻琐事,则多寓有劝诫世人的用意。

     《萍洲可谈》共三卷,原本不传。《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本均仅一卷,不全。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文,参据前二本,重编为三卷本。

2006年,李伟国点校《萍洲可谈》,他以《墨海金壶》(有一百八十余条)本为底本,与《百川学海》对校,又从《永乐大典》残本《宋会要辑稿》、《玉芝堂谈荟》各辑录出一条佚文,附于卷末。

    《萍洲可谈》主要记载朱服的所见所闻,记述北宋党争的事迹,对宋代东西交通、广州蕃坊及来华穆斯林的情况也有记载。

     关于宋代海外贸易及市舶管理情况,记有舶船到港后"编栏"(即派兵监视)、"抽解"(即征税)、"呈样"(即给港口官员送礼)、"禁榷及博买"(即政府收购专卖货物及确定商人自由出卖者)情况,舶船来去季节时间、舶船大小及互贸货物情况,海舶使用指南针情况等。

     关于宋代广州蕃坊及来华穆斯林商贾情况,书中云:"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1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人。""蕃人衣装与华异。饮食与华同。或云其先波巡尝事瞿昙氏,受戒勿食猪肉,至今蕃人但不食猪肉而已。"关于宋代来华穆斯林与中国妇女通婚情况,书中云:"元佑间广州蕃坊刘姓人娶宗女。官至左班殿直。刘死,宗女无子,其家争分财产,遣人挝登闻鼓。朝廷方悟宗女嫁夷部。因禁止。三代须一代有官,乃得娶宗女。"该书对了解宋代朝廷制度、风俗民情、特别是海外交通与来华穆斯林的经商与生活等情况均有重要价值。是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即轶闻琐事,亦往往有裨劝戒。较他小说之侈神怪,肆诙嘲,徒供谈噱之用者,犹有取焉。

《全宋笔记》_副本_副本.jpg

全宋笔记

《后山谈丛 》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著有《后山集》、《后山诗话》等。该书杂载宋代政事、边防,朝野琐闻,文人轶事,略有失实,但可作研究宋代文学的参考资料。现有《宝颜堂秘笈》、《学海类编》本等。今据《后山集》本整理。

      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绛州。陈师道时候,家境衰落,"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先夫人行状》的这段记述,是他童年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元佑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廿九(1102年1月19日)去世,年四十九。 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jpg

陈师道画像

不著渠家衣

赵挺之(赵明诚之父)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者,与保守派苏轼、黄庭坚等结怨很深。早在担任监察御史时,赵挺之就曾数次弹劾苏轼--或罗织罪名说他起草的诏书"民以苏止"是"诽谤先帝",或牵强附会说他的"辩试馆职策问"大成问题。而苏轼及其追随者也不甘示弱,对赵挺之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苏门文士对赵挺之的蔑视,从一事可见一斑:陈师道深夜到郊外皇家祠堂守灵,因没有皮衣御寒,其妻回娘家向胞妹借了一件--陈妻是郭概之女,而郭概是北宋政坛上著名的"慧眼挑贵婿"者,家境贫寒的陈师道和官宦之子赵挺之都在其家坦腹东床。当得知妻子借了近为连襟却势同水火的赵挺之的皮衣,陈师道即感受辱,并对妻子大发雷霆:"汝岂不知我不著渠家衣耶!"元符三年冬,陈师道在郊外参加祭祀,无棉衣御寒而感病致死。据载,陈师道死后,家人无钱安葬,朝廷特赐绢二百匹,让往来者买下,才得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