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海棠依旧。春日里,重读李清照,别有一番滋味儿。有人喟叹,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伤心人。其实,李清照能有如此成就,与家学渊源有关。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据《宋史》记载,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深得苏轼的器重和厚爱。他的主张和苏辙有不谋而合之处,“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要有真情实感。
李格非独立思考的“气场”,感染着自己的女儿。当时文人们大多喜欢收藏一些好墨,并以此为文雅。李格非却不以为然,为此还专门撰写《破墨癖说》一文。文章讲述,有人向李格非吹嘘其墨如何如何好用,但李格非却不买他的账。那人道:我的墨坚硬,可以用来割东西;李说,我用刀割东西;那人说,我的墨能放一二百年,李回复说,我的墨用两三年就可以了;对方说,我的墨黑,李说,我还没有听说过天下有白墨。
由此及彼,李格非从此事中引申出来一番思考,发出感叹:“碔趺(似玉的石头)之所以不可为玉,鱼目之所以不可为珠者,以其用才之异也。”他借题发挥:“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则天下祸败之由兆也!”由用墨联想到用人,并联想到天下的祸败,体现了李格非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