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名人多居住于此。司马光说:“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邵雍曾说:“天下名园重洛阳”。许多名人都有洛阳情节,洛阳雍容华贵,气质典雅,适合人居。洛阳自古多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一、天下名园重洛阳
夏商周,洛阳作为都城所在地,皇家园囿多在于此。汉时期,洛阳为都城,汉明帝修建南北二宫,城郊有广成苑、西苑和鸿池等,在张衡的《东京赋》中有描绘。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园林也得到较快发展,如修建的皇家园林芸林苑,还有许多私家园林。魏晋时期,王凯石崇在此斗富,石崇修建金谷园。隋唐时期,洛阳园林进入繁盛期,隋炀帝修建皇家园林西苑,另有牛僧孺的归仁园、李德裕的仁丰园和裴度的湖园等私家园林。北宋时,洛阳园林进入全盛期。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宋代诗人李清照之父)曾著有《洛阳名园记》,讲述在洛阳的著名私家园林,共记述当时著名园林19处,其文献极为宝贵。有富弼(宰相)的富郑公园、吕蒙正(宰相、状元)的吕文穆园、王拱辰(状元)的环溪和文彦博(宰相)的东园等园林。明清时期,洛阳文化名人衰减,但仍留下许多园林建筑,如李家大院、于家大院和林家大院等。
二、洛阳名园三代表
(一)白居易与履道坊宅院
公元824年(长庆四年),白居易时年53岁,被罢杭州刺史,秋季至洛阳,从田氏手里买下故散骑常侍杨凭的履道坊宅园。买时曾因钱财不足,用两马抵偿。白居易后被任用,至70岁,以刑部尚书致仕。75岁时,病故于履道坊宅院。白居易晚年在洛阳住了将近20年,若加上年轻时候,时间更长。白居易在履道坊修葺新居,种草植花,购买太湖石,在此建池东粟禀、池西琴亭、池北书库、环池路、西平桥、中高桥和三岛径等。宅院规模是“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据考古发掘,履道坊的位置当在今洛河南狮子桥村东。
白居易履道坊想象平面图
白居易履道坊想象鸟瞰图
(二)司马光与独乐园
熙宁四年,司马光始迁居洛阳,熙宁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间是堂,聚书五千余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间,引水北流,贯宇下。有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和见山台等景点。孟子曾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司马光将其命名为独乐园,乐于此中,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司马光在此编著《资治通鉴》。清嘉庆《洛阳县志》记载:独乐园遗址在洛阳城东南伊洛河间司马街村。
司马光独乐园想象平面图
(三)邵雍与安乐窝
邵雍的安乐窝并非很大、很豪华,而在于此是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居住的地方。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康节,幼随父迁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读书于苏门山百泉,屡授官不赴,耕稼自给,名其居日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邵雍三十岁移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成为其时洛阳名人贤达。邵雍当时威望很高,司马光等集钱在道德坊为其买下宅院,邵雍将其命名为安乐窝。“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指的就是邵雍。邵雍安乐窝遗址在今安乐镇东北的洛河滨河地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