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世上果真有一种爱情,堪称琴瑟和鸣、灵魂契合,那说的一定是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是名门闺秀,父亲李格非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赵明诚是士族子弟,父亲赵挺之官拜尚书仆射。如果你以为门当户对的婚姻必然服务于家族利益,便真是亵渎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纯美爱情。他们的结合与联姻无关,而是始于纯粹的欣赏和心动。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少年时光都是随父亲在京城度过的。当16岁的李清照凭借两首《如梦令》名满京城,同样才华横溢的赵明诚不禁为之绝倒。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此惊艳的词作,谁能不为之动容?赵明诚也未能免俗,他醉心于这优美的语句,也向往着那个写词之人。据说,她是一位正值妙龄的少女。
终于,在一年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赵明诚如愿与李清照相识。当然,这场看似偶然的邂逅,其实是赵明诚的苦心安排,他邀请了李清照的从兄李迥同游,时间又选在了未婚少女唯一可以外出的元宵节,这才得偿所愿。
这一见可好,四目相对,一眼万年,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钟情,发誓非她不娶,钟爱一生。但是,古代的婚姻向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作主张的爱情哪有那么容易结成正果,更要命的是,赵家和李家还是世仇,俨然是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赵挺之与李格非分处官场两大对立阵营,即便不能说是敌对仇人,起码也是政见不合。所以,赵明诚为了娶李清照,可谓是煞费苦心。才子有才子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日,赵明诚给父亲问安,别有用意地写下一个字谜:“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写完, 一言不发离开了。
赵明诚的字谜并不难,“言”与“司”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词”字,“安”字上面的宝盖去掉就是一个“女”字,“芝芙”拔掉头上的草字头就是“之夫”二字,合起来便是“词女之夫”。很明显,赵明诚是要给女词人当丈夫啊!当时蜚声文坛的女词人是谁?唯李格非之女李清照是也!
赵挺之看后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赵明诚在士族子弟中素有贤名,李格非对这个年轻人早有耳闻,很是满意,而李清照本人呢,对儒雅英俊的赵明诚也早已芳心暗许,于是,一切水到渠成。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当绝代佳人嫁给了翩翩公子,当千古才女嫁给了多情才子,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注定谱写动人传奇,成就千古佳话。
行文至此,各位读者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赵家和李家不是有仇吗?为什么赵明诚只是说了一个谜语,赵挺之便立刻放下成见跑去仇人家提亲?而李格非为什么也愿意冰释前嫌,很痛快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呢?
首先,赵挺之和李格非都并非刻板之人,他们爱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赵明诚与李清照两情相悦在先,为了子女的终身幸福,这两位伟大的父亲都愿意做出妥协。
再者,李清照名满京城,赵挺之欣赏她的才华,赵明诚品学兼优,李格非也看好他的前途,赵挺之与李格非从客观角度看,都认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是天作之合。
但是,以上两点只是次要原因,李清照与赵明诚得以顺利成婚主要还是归功于宋朝士大夫一贯的优良传统。
宋朝是士大夫最美好的时代,是美好的宋朝孕育了最令人尊敬的士大夫阶层,同时,也是最令人尊敬的士大夫阶层成就了美好的宋朝。宋朝的文人有个好传统,那就是即便政见不合,也不影响惺惺相惜,苏轼与王安石如此,赵挺之与李格非亦然。
赵挺之与李格非政见不合、家族对立不假,但是,这并不代表二者相互仇恨,相反的,他们在各持己见的同时,也能欣赏对方的才华,褒扬彼此的人品。所以,当赵明诚表达出对李清照的爱慕,赵挺之便毫不犹豫地去求亲,当李格非得知来意,便毫无芥蒂地答应了婚事。
感谢美好的宋朝,感谢开明的赵父李父,感谢那一年的相遇,感谢那一世的相爱,感谢李清照与赵明诚谱写了千古佳话,从此以后,我们相信了这世上果真有琴瑟和鸣、灵魂契合的爱情。
参考资料:《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