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恩爱夫妻,不幸之别离

  • 作为历史上知名的夫妻组合,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无疑是一段佳话,而夫妻二人在金石学上的深厚造诣,与对金石学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是学术史上的一桩美谈。所谓「金石学」,便是一门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

  • 不过,在赵明诚去世时,李清照说他「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是何意?李清照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这就要从李清照这个人说起。

  • d62a6059252dd42aa74f4db5381354b3c9eab81c.jpeg

  •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两宋时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 作为两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在文学上结下累累硕果的奇女子,却有着雨打萍般浮沉的身世,让无数人唏嘘不已。

  • 李清照的一生以靖康之变为界,可以被简单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在靖康之变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有着不错的成长环境,与丈夫赵明诚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的动人经历,也让李清照在情感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虽然徽宗年间愈发恶劣的政治环境让李、赵两个家庭相继受到牵连,不过李清照与赵明诚也因祸得福,得以在青州老家安然度过十多年的谪居岁月。

  • 不过,随着赵明诚被朝廷重新起用,夫妻二人在青州的悠然时光也一去不返,而多年后爆发的靖康之变,既将赵宋王朝逼入到覆亡的边缘,也深刻地改变了李、赵二人的命运。

  • 由于靖康之变迅速摧毁了北宋的中央政府,面对来势汹汹的金人,康王赵构在建立起以自己为核心的新的领导班子的同时,也一步步实现着自己退据江南的意愿。不难看出,在新政府未来的政治版图中,已经失去了北方的身影。

  • c8ea15ce36d3d539194c580500afe656342ab0b5.jpeg

  • 南宋时局图,南宋以淮河-大散关为界,与金朝进入到对峙局面。

  • 也正因为如此,北方被金人彻底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躲避北方的战火,大量生活在北方的宋室遗民选择向南迁徙,其中就包括李清照与赵明诚这一对夫妻。只不过赵明诚因为母亲在建康(今南京)去世,为了奔丧提前一步南下。至于暂时留在北方的李清照,则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夫妻俩二十多年来收藏、整理的金石、书籍等优中择优,尽可能多地带到南方。

  • 只能说天不遂人愿,在几经辗转后,李清照虽然成功地将15车器物书籍运至建康,但那暂时锁在青州老家,足足放满了十余间房屋的书籍器物,也随着金人当年攻陷青州时而化为灰烬。不过,人没事儿就好,李清照与赵明诚也在建康再次团聚。

  • 可叹的是夫妻团聚的时光是如此的短暂,一年后,赵明诚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前往湖州任职,当夫妻俩在水边道别时,情绪不佳的李清照对着赵明诚大声呼喊道:

  •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李清照意思是说「如果我听说城中的局势危急,那该怎么办呢?」。

  • 对此,赵明诚回答到:

  • 「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他想的是,「跟随城中众人的脚步吧。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先丢掉辎重,再丢掉衣被,再丢掉书籍卷轴,再丢掉古董器物,只有那些用于宗庙祭祀的器具,就算是背着抱着,你也要与它生死与共,千万不要忘了啊。」

  • 就这样,夫妻俩做完了道别。而彼时的李清照和赵明诚都不知道,他们在下个月还会重逢,只不过那将是二人都不愿见到的场面。因为,届时的赵明诚已身染重病、时日无多。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常。

  • 77094b36acaf2eddf851afdeb7380eef39019317.jpeg

  • 「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在得知赵明诚生病的消息后,李清照已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 听到丈夫病重的消息,李清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面对这家中的巨变,李清照的悲怆无以复加,更不忍心向丈夫问起身后之事。也许,在她的心中,自己的丈夫终究能跨过这道坎儿吧。

  •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赵明诚还是去了,留下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已经离世的赵明诚,终究没有向李清照做出身后之事的交代,而李清照最终也不忍问起。

  • 也许这夫妻二人早已达成共识,毕竟,赵明诚确实给李清照留下了东西,那就是一段只属于李、赵二人,二十多年来琴瑟和鸣的美好回忆,以及两人在许多年来积攒下的的器物书籍。

  • 世事无常,战火仍在继续、兵祸依旧存在、偷盗屡禁不止,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觊觎起这批器物书籍……到了最后,面对着「十去其七八」的残存器物书籍,李清照留下了「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的感慨,并在赵明诚去世的多年后,黯然写下了《金石录后序》。分香卖履、分香卖履,狠心的人儿怎么就舍我而去?

  • 02.

  • 千古英豪,分香卖履情

  • 这里的「分香卖履」并非李清照原创,而是她借用的一个典故,一个真实发生在历史上的故事。而后人之所以能看到这个故事,还要感谢「太康之英」陆机,这位活跃在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在西晋灭吴、天下重归一统后,作为东吴遗民的陆机选择归附西晋,并在一段时间内担任着著作郎的职务。所谓著作郎,平日的工作便是编修国史。所以,为了更方便地获取历史资料,陆机便凭借职务带来的便利,经常出入于秘阁,也就是皇家的藏书所在地。

  •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陆机无意间翻阅到魏武帝曹操在弥留之际颁布的《遗令》。从此,一段尘封的往事,就随着这无意之举,被陆机掀开了面纱。

  • f11f3a292df5e0fea2aaaf1b67483bae5edf7223.jpeg

  • 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奠定了曹魏政权的根基。

  • 时间回溯至公元220年3月15日,即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洛阳,时年六十六岁的曹操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 也就是在这一天,曹操颁布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道命令——《遗令》。在这篇具有遗嘱性质的命令中,曹操对他的妻妾们做出了后事交代。

  • 不同于曹操在往昔为我们展现出的「奸雄」形象,这位壮怀激烈了一辈子,实为一时之豪杰的风流人物,在其死前却也流露出常人的一面。在《遗令》开篇,曹操便提到:

  •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 在曹操看来,那些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侍妾、婢女与艺伎等都很辛苦,所以他便嘱托后人,将她们都安置在铜雀台上好生照顾。

  • 紧接着,针对自己死后的祭祀内容,曹操在做出一番细致安排后,便又将话题引回到妻妾身上:

  • 「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 在《遗令》的最后,曹操叮嘱道,自己剩下的香料可以分给诸位夫人,不过不要拿这些香料来祭祀。如果各位夫人感到无事可做,平日里也可以学习编织丝带和鞋子拿去售卖。「分香卖履」一词,就是这句话的精要概括。而这,也就是分香卖履典故的出处。

  • 023b5bb5c9ea15ce890685f28c2835f53b87b20b.jpeg

  • 博山炉,汉、晋时期世人焚香时通常使用的器具,上图为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错金博山炉(西汉时期)。

  • 在《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句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曹操在临终前的这番言论,就其内容来看,似乎没什么寻常之处。

  • 不过,就像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感概的那样,「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嗟大恋之所存,故虽哲而不忘」。虽然陆机批评了曹操在临死前的儿女情长,认为这样会成为后世帝王讥讽的对象。不过,陆机同样指出,哪怕是圣人,也无法割舍对生命与金钱等事物的渴望。因此,曹操在临死前的「分香卖履」,实在是人之常情。

  • 陆机的态度其实也代表了后世一部分文人的态度,比如清代的查慎行就在《曹操疑冢》中说道,「分香卖履独伤神,歌吹声中繐帐陈。」在查慎行的眼中,曹操在临死前「分香卖履」的情景,恰恰反映了一个人在临死前的凄凉与悲伤。因此,无关死者的地位与功绩,在死亡面前,任谁都无能为力。哪怕死前的关注点都在妻妾,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对于曹操而言,就更是这样。

  • 不过,曹操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年少时被桥玄称为「命世之才」,到青年时造五色大棒、棒杀蹇图肃清洛阳街市,再到壮年时平黄巾、讨董卓、定河北、征乌丸、下荆州,最后在暮年时分收凉州、争汉中、守襄樊。曹操在其66年的人生中,达成了的诸多成就,这也使得后世之人在回忆起曹操时,总是免不了敬仰赞叹。

  • 5ab5c9ea15ce36d384b4082f01db3581e950b12f.jpeg

  • 三国全图,东汉末年,经过多年的战乱,天下被一分为三,即曹魏、蜀汉、孙吴。

  • 也正因为如此,在后世还有一部分人看来,曹操「儿女情长」式的临终遗言,与其宏阔的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一种英雄末路时的凄惨悲凉也不免油然而生。

  • 对此,唐代的罗隐就在《邺城》中说道,「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一代英豪终究也要面临死亡,在死亡面前,哪怕生前再不同凡响的英雄人物,也会像平常人那样回归日常,而由此形成的强烈反差,不免让后世之人唏嘘惆怅。

  • 总之,无论是对妻妾的眷恋,还是对英雄身处末路之时,霸业已空、风流云散的嗟叹,曹操在临终前所诉说的分香卖履,引发后人在解读上的无尽争议。

  • 800多年后,当李清照回顾起与赵明诚的种种过往时,一句「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又道尽了多少伤心人、伤心事。也许,只有当生死离别发生在自己,抑或自己身边时,那种内心深处难以遏制的痛处,才会更加彻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