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想为宋朝写点东西,来表达我对他的敬爱,但一直不能下笔,原因有二:

  • 一是宋朝不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盛世”,而且近千年来,“弱宋”的帽子已经锈在宋朝的头上摘不下来,所以,怕自己给宋朝说几句话,倒召来非议,说到底还是自己做不到“独立不迁”。

  • 二是怕自己的见识,笔力不能承载这份沉甸甸的历史份量,写出来,又对不起我敬爱的宋朝。

  • 但我急躁的个性,又让我一直不吐不快。就像怀孕的母亲,临近分娩是时承受着“肚痛”,却担心孩子生下来会不会健康,是不是聪明,丈夫喜不喜欢,公婆怎们看……反复思量,最终才放胆写就此文。

  • 说到宋朝,自然绕不开“大唐”。提起大唐,我们每个人都会亢奋。唐的版图,唐的国力,唐的开放,唐的雄风,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自豪。我们多么渴望那段辉煌的历史能永不终结!

  • 但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渔阳的烽火,彻底击碎了盛世的狂热,“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霸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足,似乎一夜之间,都成为昨日的梦幻。

  • 李白的豪迈,化作“流血涂野草,豺狼尽灌缨”的悲愤;杜甫的仁爱,转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离愁。

  • 从此,大唐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颓唐成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但毕竟年轻时身体健康,纵然生一场大病也不至于一下子要命,所以又步履蹒跚地走过后来的两百余年。

  • 当大唐终于寿终正寝后,中华大地又再次烽烟四起,走马灯式的五代十国政权,让百姓来不及熟悉每个朝代的国策,记不住皇帝的年号,搞不懂杀来杀去的意图,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兵荒马乱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苦难。

  • 而当中原王朝和南方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地混战不已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党项等,却静观其乱,抚掌而笑,时不时南下捞上一两把“油水”,甚至还有石敬瑭这样为了当皇帝想疯了的人,厚颜无耻地认贼作父,主动舔契丹的屁股。

  • 所以,等到五代结束时,他们早已羽翼丰满,獠牙外露。而宋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

  • u=1757392140,3860009735&fm=173&app=49&f=JPEG.jpeg

  • 我一直认为,一个朝代的总体品格,与开国皇帝的品质有很大的关联。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柴氏而立宋,一直为后来所诟病,但我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中,如果不是赵匡胤皇袍加身,及早结束战乱,那么,华夏民族的黑夜,不知何时结束。

  • 在我开来,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偃武修文,爱惜百姓,可谓仁也;善待柴氏,保其荣华,可谓义也;虽为武夫,却守周礼,可谓礼也;先南后北,削平藩镇,可谓智也,杯酒释兵,永不杀戮,可谓信也,具此五种品质,可谓君子也。

  • 观两宋三百多年,有德之君比比皆是,不能不说与赵匡胤的影响无关。

  • 宋的可爱,首先在于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将最传统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到极致。

  • 学者陈寅格说:“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确,我们中华民族崇尚的仁爱、忠孝、礼仪、和平、天道自然等,在宋朝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 宋朝文化的繁荣,其根本原因在于宋朝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对文人的尊重。宋朝的许多皇帝,他们一代一代继承的优秀品质和从小接受的良好教育,让他们大多有君子风范。所以,他们大都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真正把国家当成全天下人的国家,而不是自己的私人财产。

  • 宋天子有面对朝臣进谏,唾沫星子落到脸上而不怒的胸怀;不论做皇子还是做皇帝,对父母孝敬如初的执着;宁可在过节时宫中黑灯瞎火,也要让百姓无饥无寒的仁善等品质,不是其他朝代的统治者都具备的。

  • 正因为他们很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所以才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文化,真正以文化人,让整个社会都充满文化气息。

  • 宋朝文化的繁荣,还在于宋朝对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 宋朝继承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却让它运行到非常合理、公平的程度。宋朝在相当一段时间取士,真正不论出生、门第,而专注于人品和才学。再加上考试题材的宽泛和答题的自由,考试过程的严密和公正,真正让德才兼备的人,才有进入国家管理队伍的资格。所以,才有了晏殊、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沈括、陆游、周敦颐、程颢、程颖、朱熹、杨万里、范成大等一大批中华历史上耀眼的明星。

  • 更难能可贵的是,宋朝的开放,还诞生了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位卓越的女学者和词人李清照。

  • u=1856269586,1769147799&fm=173&app=49&f=JPEG.jpeg

  • 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好传承和创新,才形成了重文化、善创新的宋朝品质。没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制,却迎来了百花齐放,文化发展的繁盛。无论理学、史学、宗教,还是诗词、散文、礼乐、书法、绘画、美术、建筑、音乐、体育、美食、服饰、陶瓷等,哪一样宋人没有让它到达顶峰?

  • 在宋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大都知书达理,在宋人的身上,我们最能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 今天,当我们用公整的宋体字打印文稿,因为打捞上来的南宋沉船中精美的瓷器而赞叹不已时,我们怎能不怀念这个让中华文化登峰造极的朝代?

  • 宋朝的可爱,其次是科技、工商业、农业方面的非凡成就。

  • 四大发明中有三样诞生在宋代,就可以看出宋朝的科技发展成就之高。宋代既重文化,又鼓励工商业发展,文人学者和贩夫走卒都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宋代非常开放,无论手工业还是航海业,都极其兴盛。

  • 宋朝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工商业,没有一个朝代,有宋朝这种景象。宋代自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再加上宋朝发达的农业技术,使宋朝利用有限的国土,却养活非常多的人口,这让其它朝代为之汗颜。

  • 我们说“弱宋”,其实宋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弱。宋代自知在剽悍方面不及少数民族,所以在改良武器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神臂弓”,还是各种火器,都代表同一时代的最高成就。所以,在强敌环伺的时代,宋朝硬是挺了过来。

  • u=536967564,4172247807&fm=173&app=49&f=JPEG.jpeg

  • 宋朝的可爱,更在于宋代的百姓,是整个封建时代很幸福的百姓。

  • 宋人有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其中第一个表现,就是没有多少封建王朝,像宋朝一样把百姓的福祉真正当成国家兴盛的基础。元丞相脱脱主持编纂的《宋史》,可以说没有多少偏见和夸大其词。在《宋史》中,我们无数次看到他对宋朝历代帝王勤于民事,呕心沥血的称赞。

  • 可以说,两宋共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国家虽战事不多,但天灾不断。而每次受灾,政府对救灾工作极其重视,尽最大努力将灾害减到最小。甚至在得知百姓受灾时,君主因为难过而茶饭不思者比比皆是。

  • 在宋朝相当一段时间内,你骂皇帝不一定杀头或者贬官,但救灾不力,或者贪墨救灾钱粮,许多时候会掉脑袋。

  • 宋人有福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宋朝的富足。两宋的财政岁入,基本上都保持在年一亿贯以上。北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的数字是11600万贯,这个数目还不是北宋岁入的最高额,却已经是唐代最高岁入的一倍了!

  • 作为对比,明朝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全国田赋正额约为2680万石,占全部税收的75%。隆庆朝与万历朝前期(1570-1590年),国家的其他各种岁入只有可怜的370万两白银,这个数目只及宋朝的零头。

  • 宋朝时期开封人口超过100万,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之最。另外,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洛阳、杭州、扬州、成都、广州、福州、应天府。其时,欧洲最大城市也不过十几万人口。

  • 北宋时,杭州就已经是全国著名的大城市,大词人柳永在《望海潮》说,"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到了南宋,作为一国之都,临安城人口迅速积聚。临安府九县上户口的人就有124万,而同一时期(公元13世纪),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

  • 正因为宋朝如此富庶,所以,政府对百姓的税负非常低,纵观整个历史,曾减免农业税的,只有宋朝和现在,而且,宋朝的社会保障极其完备。外国史学家无比惊讶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还有这样一个朝代,《中国大历史》中是这样描述宋朝的,“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 如果你是一个宋朝人,从你被怀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到你出生,到你受教育,到生老病死。你都会得到宋朝国家福利政策照顾。 

  • 在教育方面:宋朝各地官办学校不收学费,有的县象征性的征一二钱,一二线交不起的学生政府也免了。国家和省上的“重点学校”政府还要补助学生钱,如太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读书不交钱,每月每个学子还能领到一千文钱,“孤寒士子”在校外没有房住的,政府提供免费住宿和吃饭。

  • 对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宋朝对没儿女的老人、孤儿、残疾者、穷人,政府都出钱助养,“鳏寡孤独无依靠者,残废疾病难以为生者,依临安例,官司养济。”有史料说,宋朝街上没有乞丐,因为乞丐都被政府收养了,我不敢苟同,但却相信,在整个封建时代,宋朝在相当一段时间,基本社会保障是很不错的。

  • 正是在朝廷先进、完备的政策保障下,宋人才少有饥寒,而且相对生活富裕。他们在太平、幸福的生活中,接受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沐浴,追求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雅的生活品味。

  •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宋朝为什么很少有农民起义的原因了,因为老百姓有吃有喝,生活安逸,国家又把百姓当人看,谁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水浒中记载的“梁山起义、方腊起义”,其范围都没超过一省地界,与其他朝代大规模农民起义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且,两宋灭亡,都是因为外族入侵,绝不是内部原因,这是及其难能可贵的。

u=3749681090,3251684027&fm=173&app=49&f=JPEG.jpeg

  • 你可能会说:宋朝虽然文化兴盛、经济富足,但宋朝给少数民族低声下气地送岁币,还两次因为外族入侵而亡国,怎么解释?

  • 答曰:宋不比汉、唐、明,自有其难处。就像我在文章开头中说的,宋朝在立国时,北方少数民族都已发展壮大,宋要扫灭他们,已经绝非难事。更要命的是,汉族“败类”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这块中原王朝对抗少数民族的咽喉要地送给契丹后,宋朝连养马的地方都没有,骑兵自然发展不起来。

  • 在农业文明时代,骑兵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宋朝没有骑兵,自然在战争中很难占上风。

  • 况且,宋朝不是没有收复失土的决心,但北宋时宋太宗两次北伐,南宋时韩侂胄的开禧北伐,皆已失败而告终,其中原因不说自明。

  • 况且,宋朝由于军事科技的发达,所以在对阵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时,虽不能获压倒性胜利,但对方也占不了多少便宜,要不人家也不会来求和。

  • 至于送岁币被当做耻辱,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 首先,宋朝给辽等少数民族送岁币,并不是乞求和平,而是出自对方要求,在名义上是两国互称兄弟,不算巴结,岁币是宋主对对方的赏赐,不是赔款。

  • 其次,宋朝自“澶渊之盟”后,每年送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但这与宋朝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简直九牛一毛,算下来,不过宋人每人多支付了一个烧饼的钱。

  • 打个比方吧,如果有一个身体强壮的叫花子来到你门前,跟你要一块钱,你是给一块钱打发走呢,还是和他因为一块钱打一仗呢?相信你会选择。

  • 最后,宋朝这样做其实不是示弱,宋人珍爱和平,但绝非软弱可欺。两国和平后,宋朝向对方大量出口工业品和粮食,赚回来的其实远比送出去的岁币多得多。

  •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宋朝虽答应议和,却绝不和亲,不将国家的命运让一个个弱女子去承担,这是汉唐也没有做到的。

  • 而南宋的灭亡,不能完全看成南宋的软弱无能。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在当时全世界都算是一个异类,拥有无数骑兵的金、西夏、花剌子模等,皆不堪一击,而南宋能坚持抗蒙50多年,实在难能可贵。

  • 且崖山海战后,几十万宋民集体跳海殉国,这绝不是一个苟且偷生,没有气节的朝代能表现出来的。

  • 当然,南宋在对金、对蒙战略决策的失误,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对此我毫不回避。

    u=876055271,3982828316&fm=173&app=49&f=JPEG.jpeg

  • 你可能还会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不是太绝对了?

  • 答曰:虽不绝对,但的确很有见地。嗜血、粗鲁的马背民族元朝建立后,首先将人分为四等人,曾经最有文化、抗元最久的宋人,成了最末等。蒙古人马上取天下,又继续想马上治天下,所以有元一朝,中华传统文化何其消沉,除了诗人元好问和关汉卿、马致远等少数文人,没有多少中华文化史上闪亮的明星。

  • 而元代戏曲的繁荣,不是因为文化的自主发展和创新,主要是元朝统治者没有文化,欣赏不了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只有戏曲能看懂。

  • 明代是我们汉民族建立的王朝,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开国皇帝,立国后又非常善待百姓,从这一点来说我绝不否认他的人品和贡献。但个人认为:朱元璋的见识和胸怀,不能同宋太祖、太宗兄弟可比。因为明朝两百多年,政治恐怖一直是主流,权谋和钻营充斥着朝野。

  • 这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明朝,皇帝玩弄大臣,大臣戏弄皇帝成为常态,而且,明朝一度又盛行人祭和人殉,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开了历史的倒车。

  • 更致命的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给皇帝培养听话、干事的奴才。所以士子们从此再也无心道德学问,而紧紧抱住腐朽的八股文,将其当成自己升官发财的敲门砖。那么有一天走上仕途,他们为官之操守,就再也没有了保障。

  • 一部《儒林外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明代士人生活百科全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明代文人道德的沦丧,乃至整个社会的世俗功利。正由于此,范进中举后会疯掉,身为乡绅的严贡生为了赖几个船钱,就设计让船夫白白幸苦一趟而一无所获。为了名利,文人和官吏们普遍的厚颜无耻和卑鄙龌龊,足以令人呕吐。

  • 清朝虽有康乾盛世,但文化专制、闭关锁国的程度,比之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乾隆为自己的“十大武功”和亿兆子民,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时,英国访清使臣马嘎尔尼却看到一个个瘦骨嶙峋、目光呆滞,对官员唯唯诺诺,连英国人扔的死猪和倒掉的茶叶都当成宝贝的中国人。

  • 所谓的乾隆盛世,实际是一个饥饿的盛世。乾隆对此不以为然,丝毫感觉不到世界巨变来临前的风雨之味。他用十倍的赏赐打发了马嘎尔尼,但对马嘎尔尼不远万里送来的最新科技产品,却不屑一顾。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赶上世界大潮的机会。所以,清朝虽然没有昏君,但除了康熙和雍正,我对其他皇帝并没什么敬意。


  • 其实,宋代真的很不错,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对他有比较高的评价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历史趣事:

  • u=2537695986,3008628673&fm=173&app=49&f=JPEG.jpeg

  • 匈奴的使者来拜见曹操,曹操让侍卫代替他接见使臣,自己扮成侍卫提着刀一旁站立。后来曹操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评价,使臣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魏武帝曹操听了,马上派人追杀此使臣。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英雄的传统。我认为,我们可以用是否是英雄来评价一个人,但完全据此评价一个朝代,却是有失公允的,看一个朝代,主要看国家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以及这个朝代对后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撇开此偏见,你就会发现,宋朝自有其可敬之处。

  •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今的辉煌和惨痛,像两条缠绕在一起的绳索,让人们对宋朝的评价一直争议不断。这或许并不是坏事,牢记历史教训,方能走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历史循环。

  • 但对我来说,爱一个时代,就像爱一个人,不能说因为爱她,就完全爱上她的缺点,但我绝不会因为这些缺点,就消减她在我心中的地位。

  • 可爱的宋朝,可敬的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