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经历战乱的人,没几个是一生顺遂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也不例外。
李清照可谓白富美的代表。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息浓厚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非常丰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后来,她和同为官宦子弟的赵明诚两情相悦而结婚,尽管因官场斗争,在京城、自己的老家、丈夫的老家几处有过辗转搬迁,生活总体是稳定、和睦的。
随着宋徽宗宋钦宗双双被金掳走,国家动乱,又随着赵明诚离世,李清照为了保住和丈夫共同收藏的众多的金石书画,在宋朝领土不断奔波。
此后,李清照遇人不淑,经历了再婚,离婚,最终,在孤独中去世。
看过李清照的诗词,都觉得她和赵明诚的婚姻堪称完美,事实果真如此吗?
和赵明诚:始于爱情,终于鄙夷
1101年的某一天,20岁的赵明诚叩开李清照家院落的大门,17的李清照羞涩地从秋千上跳下,慌乱中,她顾不得跑掉了鞋子,赤脚躲进了里屋,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到了地上。
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初识的美好一幕,记录在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么好的缘分,自然让两人顺理成章地走进婚姻的殿堂。
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都是朝廷高级官吏,虽然有新党旧党的对立,到底算是门当户对。
那个时候,在太学读书还没工资的赵明诚,每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等丈夫当官有工资了,他们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收藏爱好: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不惜“脱衣市易”。
可惜好景不长。结婚第二年,李清照的父亲因为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而公公赵挺之却一路升迁。为救父亲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可惜没有奏效,李清照难免心寒。
更严酷的在后头,朝廷又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次年又规定,元祐奸党子孙只能在外居住,于是李清照只能回到先前被罢官遣返原籍的父亲家人身边。
官场争来斗去,公公赵挺之也失势了,儿子赵明诚的荫封之官丢失,赵李两家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丈夫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开始的十余年间,夫妇二人一心于金石书画,收满了10余间大屋,这一段,成为夫妇二人平生少有的和美时光。
蔡京倒台,赵明诚被朝廷启用,1118年-1120年,赵明诚外任做官,李清照独居青州城,夫妇不得已两地分居,李清照的诗词中难免夹杂丝丝怨言。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37岁的李清照奔赴任莱州知州的丈夫,一见居所窗户破败,桌椅陈旧,更兼赵明诚纳妾,并且不止一个,李清照的孤独和伤感想而易见,一首《感怀》写尽那时倍感冷落后的抱怨。
幸得有共同的收藏爱好,成为他们感情的黏合剂。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东京汴梁城沦陷,徽钦二帝被金虏去,局势不稳。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新朝廷急用人,母丧期未满的赵明诚被任为江宁知府(今南京市一把手)。
这一地带尚属平静,但弱女子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恰恰这个时候,面对本地叛乱,身为一州知府的丈夫竟弃城逃跑(幸亏属下主动做了必要的安排,平息叛乱)。
赵明诚的软弱,让巾帼之心的李清照简直不能忍,不能不对他逐渐疏远。
赵明诚被革职,又被启用为湖州知州。1129年,45岁的李清照随丈夫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气氛无比尴尬。
行至乌江之时,李清照心潮澎湃,吟出了《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写的是南宋朝廷,又何尝没有对丈夫的失望呢?身后的赵明诚自是羞愧难当,自责而郁郁寡欢,没多久便感染疾病,中秋节三日后病逝而亡。
和所有夫妻一样,李清照和赵明诚确实恩爱、扶持过,但冷战、怨怼、不满、鄙夷,也是有的。
完美的是诗词,真实的是人生。
和张汝舟的再婚,是噩梦
赵明诚去世,李清照大病一场。为了证明丈夫不曾献藏品示好于金,李清照只好追随着朝廷,在动乱的大地上奔走。
李清照带着收藏品,就像带着没有密码的提款机,试问所剩能有多少?
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让年近50的李清照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
比她小20岁的张汝舟出现了,张的目的是李清照的珍贵收藏,自然能投其所好,把李清照哄得放下心防。
李清照再婚了,悲催的是,张汝舟很快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两人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家暴中的李清照没有容忍,她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好在李赵两家毕竟为官多年,朝廷关系还是有的,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这场再婚和离婚,便成为千年来李清照身上洗不掉的污点。(今天仍为此大放厥词的人,或许自身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