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提起李清照,我们不约而同会想起她的词。无论是《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是《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亦或者《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皆出其笔下,字字珠玑,语言柔婉而又意味尤长,不愧被后人推崇为与李煜并称的婉约词宗。然而,这位才情高绝的女子,胸中不仅有儿女情思,更有一腔忧国热血,坎坷一生,亦留下了许多忧国思变的诗作。
上枢密韩侂胄诗二首(并序)
【其一】(节选)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其二】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以上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年,也就是公元1133年。其中《上枢密韩侂胄诗[其一]》一诗由于篇幅较长,在此只节选其末尾四句。
当时,南宋派遣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去慰问被囚于北方的徽、钦二帝,李清照听闻特做此二诗为韩、胡二公送行。“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两句中,子孙南渡指的是北宋末靖康之乱后,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为行都,中原士庶南迁之事件。士庶南渡啊,还没有几年,南渡的人却飘零四散,进到流亡的行伍,做了那故土无归的流浪之人。两位远行的使者啊,我做为一个流亡的妇人,愿意将心头热血遥寄中原河山,去那齐鲁大地挥洒热血。
衣冠南渡
《上枢密韩侂胄诗[其二]》相对于前诗胸怀壮烈,更着重于对当时局势之见解,“长乱何须在屡盟”一句典出《诗经·小雅·巧言》篇,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说的便是一次次的会盟议和,于家国无益,只是愈加增重了覆巢危机,此言针对的便是宋高宗为保皇位做的一系列进贡赔偿之举,若不是真的为国家忧患至极,一位无权过问政事的“间阎禁妇”何尝敢这般言语?
题八咏楼
宋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四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134年。当时,李清照投奔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于金华避难期间,登临八咏楼,面对“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的盛景,诗人眼中却无欢喜。千古风流的八咏楼,文人泼墨武人驻马,当是写尽了风流,可是这样的名胜,留给后人的不但不再是逸兴壮采,却是为大好河山可能落入敌手而生发出来的家国之愁,一胜一衰鲜明的对比,读之令人如饮寒冰,冷颤不止。后文的“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是极写楼景之盛,亦是极言忧国愁思之深,江山啊,徒留后人愁,太苦、太悲。
题八咏楼
新荷叶·薄露初零
宋 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该词相对上文三篇诗作而言又有不同,此词是一篇祝寿词。上阙依次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氛围,词清句丽。“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这里白话译文便是:单薄的露珠刚刚凝结,今日正是那昼夜等分的秋分(这里结合下文的“秋月争明”,同时关联“薄露初凝”可以推断是秋分时刻)。高耸入云的楼阁亭台,环水而起,仿佛到了蓬莱仙境。来这里为主人祝寿的人啊,带着幽香的兰花和珍贵的灵芝,簇拥着寿星老人,挤满了庭院。往来为客人们捧觞倾酒的侍女裙裾蹁跹,美颜如玉,又如花般柔美,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皆是焕然纸上。下阙转为对寿星的祝愿之言。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几笔便勾画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形象。
谢安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几句用了典故,以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之事,喻比此宴的寿星:您隐居于此,德行才学皆是高山,何不出仕救国于存亡?东晋谢安开始不愿为官,世人叹息“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终于挺身而出。那您为了这黎民百姓,一定要像谢安一样挺身出仕,救国于危亡啊!“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两句,是作者对被祝寿之人的鼓励赞扬,也是自身一腔报国热血的淋漓体现,可谓点睛之笔。祝寿词,祝的是寿星,忧的却是大宋之危如累卵。言之谆谆,可彰易安居士忧国忧民之心。
坎坷流离,易安居士一生的跌宕起伏恰恰是当时百姓生活写照。那些“飘零遂与流人伍”的日子里,李清照一反婉约词风,写出了“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讽谕王庭之言,更留下了《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此壮烈之志。
晚来大抵如在《打马赋》中言到“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故国望乡,唯愿归乡矣!
相关知识链接(编者注):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裒念 póu,282-346)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