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66d224f4a20a4435432775eeab424730ed072.jpeg

  • 李清照经历了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一生,少女时充满欢乐、俏皮;嫁与赵明诚后,丈夫虽然醉心金石,常常让她独守空房,但两个人的爱情依旧羡煞旁人;宋庭南渡后,李清照先是遭逢明诚离世,接着又遇人不淑,重病后受骗再嫁张汝舟,3个月后愤然离异,50岁后才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定居临安。

  • 再有才情的女子也终究敌不过挚爱离世,以及苦难岁月的无情摧残。李清照前半生所经历的一切,让她无法再拥有当初少女时代的纯真与烂漫,和那曾经不经意间透露的一丝狡黠。晚年的李清照在孤单中迎来了身在异乡的又一个元宵佳节,她写下了一首词,大概是想纪念曾经的岁月,于是在这首词里,形成了屋里和屋外的冰火两重天。

  • aec379310a55b319464ce65c9211ae20cefc17a4.jpeg

  • 宋·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永遇乐,又名《消息》等,有平仄两体,此为仄韵体。本词为双调104字,上下片不同调,上下片各11句,且各片第3、6、9、11句押仄声韵。

  • f703738da977391274a3f8a235a1aa1e347ae2af.jpeg

  • 这首词同样体现了李清照以寻常话语写出最真切自然的作品的风格,但随意间的一些句子又能看出她遣词用句的才气,所以,她的一首作品,常常是工巧又自然得不着痕迹。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只前2句,就验证了刚刚提及的工巧。熔金般的落日,暮云如同合璧,这样的傍晚,能有几人不沉醉!可惜,开篇第1问,就让人神伤。若说与其相类的句子,用秦观《千秋岁》正好可以比照2人的心情:“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 8d5494eef01f3a29a3ddead14b9d90375d607cd2.jpeg

  •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这是第2问,词人想要表明的是,那吹着《梅花落》怨曲的人,在柳枝染上如烟般的绿意之时,又是否能够说清,这春意到底已来了几分。正月十五,正是渐有春意的美好时光,可惜在词人的一问之下,满是萧索之意。

  •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第3问又是词人刻意为之:元宵佳节的好天气,谁又能说得清,接下来是否又会有风且雨呢?你看,在一个孤单寂寞又凄苦的人眼里,再好的佳节,再好的天气,也未必会让人心情舒畅。

  • d1a20cf431adcbef1ebc44027c1702dba2cc9f6c.jpeg

  • 风景,都在人的心里,心情愉快,再不堪的天气,也是开心时刻,即便“风雨如晦”,依然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得见恋人,自然可喜。可惜,孤单的女词人今生恐怕再不会遇见明诚那样的人。于是,她谢绝了来邀她出去游玩的酒朋诗侣,选择一个人待在家中。

  • 下片前6句,词人回忆起往昔在汴京的日子。那个时候,京都一片繁华盛况,词人也清闲得很,对于元宵佳节这样的节日自然很是在意,当时的她,会戴上翠羽冠,另外再配上金丝绢花,就要让人看到,我最漂亮。

  • d52a2834349b033b80d5b6ecda761ad5d439bde2.jpeg

  • 哲宗元符2年,李清照16岁时,自家乡到了京都,父亲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过了2年无忧无虑的日子,这里词人显然是回忆起那一段少女时光。京都,是李清照一生的诗词情缘开始的地方,也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然而,回忆终归是回忆,又有谁可以在回忆里不再清醒!“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数十年过去,远在异乡的词人此时没有子嗣,挚爱的明诚也已离他而去,只剩下形容憔悴,两鬓早已斑白的自己,这个时候,又有谁,能兴起夜晚到街头观赏花灯的念头?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既然如此,干脆也就不出门去了,就躲在自家帘子后面,听听别人在街头的欢歌笑语罢。这2句话,隐含了词人无法说出的、孤单寂寥的感伤,听着别人的快乐,一个人承受悲伤,实在是悲苦至极。

  • b8014a90f603738d0b45585e64a39c57f919ecfa.jpeg

  • 开封鼓楼夜景

  • 与往常所读到的李清照的小令不同,这首词有104字,偏偏还是感觉不那么长,用词也极为平淡自然,读起来也极为平顺自如。词人没有花费一个字去描绘自己的悲伤,开篇连发3问,又将整个悲伤隐藏在屋外的繁华热闹,以及往昔在京都时的快乐元宵节的夜晚,与屋里独自一人藏在帘后听人们欢笑的孤单里。此种屋里屋外,冰火两重天的比照,比之结句用上悲声泣下此类词句,更让人不忍再读,又久久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