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大家都知晓的名诗。前期的她是一位无忧无虑的官家小姐,所作诗词也洋溢着青春的色彩,后期经历爱人逝世以及家道中落的坎坷,从此在颠沛流离中沉浮。我们在感叹一代女才人命运坎坷的同时,也不忍被她的爱情故事所动容。
近期诗词大会上讲述到李清照的诗作,蒙曼老师也讲了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恩爱小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李清照年轻时的俏皮形象。李清照年轻的时候富有闲情雅致,每当残雪未消的时候都会骑着小马驴前去赏雪吟诗,回来的时候就会让丈夫赵明诚去和诗。但是我们都知道赵明诚的文采比起李清照来说略逊一筹。这也使得赵明诚对于这项"家庭作业"感到频频苦之!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曾经说过,过去那段时间的回忆,无论是像香茗般口齿留香,还是像烈酒般辛辣刺喉,现在看来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回忆。读李清照诗词中的"凄凄惨惨戚戚"也会让人顿生一股黯然神伤的别离愁绪,也能够感受到她作为女子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朝代有多么艰辛!
小学课本中收录过李清照的一首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诗是她待在闺阁中所作的,那个时候的她同其他思春的少女一般无忧无虑且活泼可爱。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诗写作者记得曾经有一次去在溪亭一直饮酒到日暮时分,喝得大醉的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将小船划进了荷花深处。究竟该怎么读,怎么渡?却不想惊扰到一滩栖息的鸥鹭。开头常记二字就把读者带入作者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唯美画面,第一句也点明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溪亭",时间是"日暮时分",平铺直叙且语言平淡。
"兴尽""沉醉"也渲染了作者此刻愉悦自足的心情,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女,动态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
两个"争渡"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醉酒迷路的她不免有些许着急想要归家,也正如此惊动了栖息的鸥鹭。诗歌到此就戛然而止了,让读者意犹未尽地想要探究一番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首诗将作者年少时期那种自由自在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青春就像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骄阳一般,热忱地散发着它的光芒。每个人的青春都会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往事珍贵的回忆都会永远留在尘封的记忆中,再次回味的时候将会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