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海,安顺人。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博士。出版过《宋南渡词坛研究》《人生自是有情痴:唐宋词类说》,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级项目。
“当代李清照”沈祖棻
和她的《唐人七绝浅释》
诗词是文学殿堂中的精华,唐诗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皇冠,凝炼优美的诗句跨越时空,时时拨动人们的心弦。新冠病毒肆虐的这个春天,日本援助的物资包装箱上不也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七绝《送柴侍御》)?在众多的唐诗选和普及作品中,我最为欣赏的是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
沈祖棻先生为一代才女,诗词创作得到众多行家的肯定,被誉为“当代李清照”。这本小书中对唐人七绝的赏析充分展示了诗人赏诗的妙处:句句都在理,处处皆学问,又加之语言清新晓,正是读唐诗的入门好书。
现今留存的唐诗中,七绝数量大概数得到第二位。七绝相较于五绝,虽然只多了二个字,但其变化就丰富很多,诵之于口则顿挫有致,默之于心则如咀英嚼华,清芬四溢。清人宋荦《漫堂说诗》云:“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自帝王、公卿、名流、方外以及妇人女子,佳作累累。取而讽之,往往令人移情,回环含咀,不能自已,此真风骚之遗响也。”1934年春,沈祖棻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就读,当时胡小石先生开了“唐人七绝诗论”的课,对沈祖棻影响颇大。沈祖棻先生公开的四百多首诗中,七绝这一体裁约有近三分之二。
沈祖棻先生这本薄薄的小书,凝聚了她多年创作的体会,也集中了她在高校多年讲授的心得,又充分吸收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虽是普及读物,其学术价值也不容忽视。《唐人七绝浅释》的引言篇幅很长,介绍了七绝的产生以及唐七绝的嬗变。总体上按年代排序,分别围绕若干首有特色的优秀绝句展开,又将相类相近的其他绝句叠放在主选的绝句之后讲解。这一编排能够让读者较为清晰把握唐代绝句的整体面貌,又通过对分析比对,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凸显诗作的特色,扩展读者的阅读视野。沈祖棻是诗人,其对诗作的结构、语言等都有非常准确和敏锐的认知,引领读者抓住诗作精妙细微之处,很见才情和学识。
比如脍炙人口的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篇之下,还选了《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来时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以说明二诗一含蓄一直白,不同风格都指向归乡之情的复杂。又拈出唐人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清人叶燮《夜发苕溪》中的细节描写,认为都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同一意趣。再举苏轼二首诗与贺知章《回乡偶书》对比,其中一首诗正用贺诗的诗意“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另一首则反用贺诗诗意“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并分析说“这两位‘异代不同时’的诗人,由于其所具有的开朗胸襟、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有共同之处,因而不约而同地写出了这二篇意境和机杼颇为近似的作品”,更进一步指出“我们在探索作家的传承关系时,性格这一因素不应当放在考虑范围之外”。
需要补充的是,《唐人七绝诗浅释》最早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本小书的某些分析有思想的局限,如“美人计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常用的一种卑鄙手段”“这是一个宣扬封建道德的故事”等。但大部分作品的赏析入情入理,贴近诗作本身,并未跟随形势,更突显出沈祖棻先生的深厚学识和傲岸风骨。
2019年,沈祖棻的外孙女张春晓博士主编的《诗学词学手稿二种》中有“七绝诗论”,论述了七绝的“渊源”“家数”“特质”“格律”“制作”和“类别”,可补充《唐人七绝诗浅释》在诗学理论上的不足。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性面对,无一例外的,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大家尽量少出门、不聚会。
而我们的倡议也随之而来——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读几本好书。
据说,网络时代,阅读已跻身奢侈品之列。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大概算不上叫人乐观。虽然,我们仍愿尽绵力,不仅因为手中可留书香,更缘于读和享的过程中,自有欢悦喜乐。
当然不阅读的借口也多,常见是说没有时间,其实,古人早就感叹过了。
三国时代的董遇说,读书只能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宋代的欧阳修则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这段时间,既然要“少出门,不聚会”,那何不索性围着炉子或者拥着被子,安安静静、暖暖和和地读一本好书?
按照欧阳修的法子,我们来算一算,马上当然不现实,待在家里的话,那就“桌上、枕上和厕上”好了。各花15分钟,总共45分钟,一分钟读500字,一天就读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页差不多500字,则是315页,这是相当厚的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