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以其代表性的文体,成为并列的“一代之文学”,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1.jpeg

  • 宋词成为词史上不可企及的巅峰。宋词凭借的全部创造性与开拓性,被指认为宋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文体。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2.jpeg

  •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

  •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3.jpeg

  • 郑振铎也说过:“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像她那样的词,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自西周宗法制度确立开始,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地位就不断被动摇。封建社会以来,女性的地位不断下降。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残酷学说,女性被进一步压迫。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4.jpeg

  • 女子不仅没有话语权,思想也被束缚。李清照反其道而行,不断为自己、为女性发声,她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用平实生动的语言突出生活、刻画情感,表达真实的自我。

  • 01自由的生长环境,天真烂漫的才情

  • 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进士出身,文采斐然,官职做到礼部员外郎。其母也出身文学世家,是王拱辰的孙女,诗词也有很深的造诣。

  • 天资聪颖加上良好出身,李清照早年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5.jpeg

  • 生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丰裕的物质生活造就了她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以及向往自由、勇于追求的性格。“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 这首词写少女时期的自己,外出游玩,醉酒误时,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黄昏了,划舟返家,却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越着急,越找不到出路,把已经栖息的鸥鹭都吓得四处飞起。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醉酒后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天真烂漫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在大自然中放飞自我,沉醉不归。

  • 自由的家庭环境,让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充分释放了自己的个性,没有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展示了真实的自我。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6.jpeg

  • 从“慵整”到“袜刬金钗溜”,再到“倚门回首”,生动刻画了闺中少女的真实的内心情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作者追求自我、渴望自由、摆脱枷锁的意识。

  • 02追求爱情的执着和对独立人格的坚守

  • 年岁渐长,李清照不再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的渴望。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 随着年龄的增长,闺中愁绪也逐渐显现。李清照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经常“醉酒”予以排遣。面对春天的逝去,悲春的情怀愈加浓厚,点明醉酒理由,也体现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焦虑以及淡淡的怀春情绪。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7.jpeg

  • 《浣溪沙》中“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酒虽然没有喝多少,心却已经醉了。“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作者辗转难眠的愁思,举杯浇愁愁更愁。“醒时空对烛花红”将作者满怀愁绪以景物映衬而出,实为寄托情思,为下文做了铺垫。

  • 李清照遇到赵明诚,二人琴瑟和鸣,幸福自不必说,夫妻双方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感情基础深厚。和赵明诚生活的时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8.jpeg

  •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李清照这首《减字木兰花》,流露的是新婚女子妩媚娇憨的幸福,内心的甜蜜姿态跃然纸上。勇于表达情思,也是李清照女性意识的写照。

  • 丈夫不在身边时,李清照倍感想念,于是写下《醉花阴》寄给他:“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赵明诚读后心悦不已,想着一定要写一首比妻子更好的词来。闭门三天,写了50阙词,把李清照的混杂其中,请友人品评。友人反复咏叹,说这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9.jpeg

  •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伤心不已,很久都没有兴致做其他事情,个人精神极为空虚寂寞,恰值春将逝去,李清照从梦中惊醒,写下《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 通篇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平静中蕴含深情,斯人已去,空留活人在世间,毫不掩饰对逝去丈夫的爱,在礼法严谨的宋代,这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

  • 03品行高洁,心忧家国

  • 出身诗书之家的李清照,受魏晋名士的影响很大。她的词中,能够看到对归隐雅士的羡慕。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10.jpeg

  •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11.jpeg

  • 此词咏白菊,先渲染了赏菊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作者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一语道出自己会像陶渊明不甘随波自流,要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的志趣。

  • 李清照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动乱时代,她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除了对爱情的追求,她还有浓重的家国情怀。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12.jpeg

  • “靖康之变”结束了北宋政权,金兵大举入侵,百姓南逃,家国巨变。从养在深闺的女儿到经历战乱,遍尝人间疾苦,被迫流落他乡,李清照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 她的词,从女性自我意识上升到忧国忧民,关注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延展到了更广阔的的天地。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李清照《菩萨蛮》

  •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作者却没有感受到一点的温暖之意,思乡之情把她折磨得无法忍受,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因为回乡无望,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词意含蓄隽永。

  • 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希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苟且偷生、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 20191111074829_adcea5ff07e8880a6234b2b689e1e49a_13.jpeg

  •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看似语似平淡实则沉痛已极。词中交织着作者对故土的怀念和国运民生的关注。

  • 相比同时代的女性,李清照的胸怀更宽广,视野更开阔。

  • 中国文学史上,她是独树一帜的女作家,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词作,篇篇都是经典。然而,她的一生,少年烂漫,中年遭遇家国巨变,晚年凄苦,她的思想和见识,让她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却也让她感受了比别人更深的苦难。

  • 李清照以自身立世,不做男权社会里男性的附庸,一生勇于追求自我,是女性真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