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是婉约派词风的代表者,在历史上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才女,李清照像大多数女性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爱情人生。从少年懵懂的爱情到无奈舍离的三十年间,李清照把自己与丈夫赵明诚的故事尽融在一首首情感细腻的诗词里了。
李清照
第一首
点绛唇(初次悸动)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春天的早晨,刚刚荡完秋千的李清照,脸上洋溢着少女的青春笑容。轻衣薄衫已被玩耍时的汗水打湿。当听到家里有客到来时,来不及整理好发饰与鞋袜便要要含羞离去。来访的人一定是一位翩翩少年,16岁的李清照相见又不敢见因而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全篇寥寥四十一个字,那个天真纯洁、活波灵动心生爱情的少女形象被刻画的惟妙惟肖。这是年少的李清照第一次在词中来描写那种初见萌生的爱情,就在这三年之后19岁的李清照与金石世家赵明诚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第二首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燕尔新婚比喻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当时李清照与赵明诚正值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其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词人买了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儿,花瓣上那晶莹剔透的依然可见。刚刚新婚的李清照心怕夫君猜疑,嫌自己的容颜没有花儿好看。为此她便将花儿插在云鬓间,教夫君赵明诚亲自看一看谁更好看。这样一段新婚中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自己爱情与婚姻的那种热情与满意。
赵明诚画像
(第三首)
一剪梅(谁道分离才知相思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新婚过后,赵明诚就要外出一段时间了,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完全是为了表达自己与夫君两地分离,相思忧愁无法互诉衷肠的心情。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夜晚的一个人孤枕难眠。一种相思,勾起了相隔两地人的内心惆怅。
第四首
一剪梅
夏日绝句 (大义下的悲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李清照虽然很爱丈夫赵明诚,但是在国家大义上,对于逃跑的丈夫她直言批评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
李清照画像
第五首
声声慢(国破、家亡、人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李清照
此后的几年间,居无定所的李清照在感情上也经历过其他婚姻,均以失败告终。她心里清楚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从16岁到46岁,三十载光华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个令人敬佩的女词人该经历的她都经历了。在她的心里永远的那个他只有赵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