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的大明湖畔,其父李格非当时36岁,在古代这个年龄都可以当爷爷了。即便是个是个女儿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在古代谁家生了儿子是“弄璋大喜”,生了女儿只能是“弄瓦小喜”。可见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爷爷是宰相韩琦的学生,父亲李格非先是在山东郓城作个小官,之后在连跳几级在北宋都城东京做礼部员外郎,还被苏轼收为学生。母亲是宰相之女,大家闺秀,蕙质兰心。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李清照并没有遵循女子无才之说,而是从小就开始学习识字。事实证明,李清照绝没有辜负良好的基因甚至将此才气发扬光大。李清照还尚小,母亲便撒手而去。父亲李格非忙于政务,疏于管教女儿。李清照大部分时间与爷爷一起度过。所谓隔辈亲,爷爷的溺爱让李清照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的释放,也助长其叛逆性格。她的才气逼人,同时也让当朝名人吓的瞠目结舌。
李清照不仅词写的好,还喝酒好赌。偶尔出去游玩喝得找不到回家的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有个性,才青春。在她的所有词作中,喝酒和酒有关的占了一半。如此爱喝酒,酒量却不怎么好。偶尔也是“浓睡不消残酒”。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李清照到了适婚的年龄。以李清照的才气,粉丝还是一大把的。其中一铁杆粉丝赵明诚为了顺利娶到李清照还跟父亲撒了个小谎。赵对父亲说睡午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看到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词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这梦到底啥意思。其父一会儿明白过来说:你将来要娶个女词人呐。这三句是“词女之夫”。
赵明诚的父亲也许早已看穿儿子的心思,只是没有揭穿。论当时有名气的女词人要数李清照了,更何况赵明诚的父亲和李清照的父亲还是同事,同朝为官。不久两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下结为夫妇。赵明诚的门第比李清照更加显赫,其父亲赵挺之时任吏部侍郎,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后来当上了宰相。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能把有名气会作词的李清照娶回家并不代表赵明诚在词赋上有多少造诣。赵明诚的兴趣爱好在于考古方面,喜爱收藏文物,并著有《金石录》,是考古方面的巨著。
一个修修补补,一个写写画画,如此这般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也好。但毕竟是李清照, 词人总是心思细腻,特别有小资情调。春天踏青赏花,冬天寻梅踏雪。去游玩自然少不了写词,写词就算了还得让赵明诚和上几首,对一个热衷考古的人来说,愁煞人也,半天憋不出一句。在媳妇面前不能老是这么没面子呀,赵明诚终于等来了表现的机会。赵明诚外出做官,夫妻分别久了免不了相思之情。李清照给丈夫写了首《醉花阴》来寄托相思之苦。
想你想的都瘦了,可见用情之深,思念无孔不入,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赵明诚收到妻子的来信,一遍遍读着,极佩服妻子的才气,来而不往非礼也,总得也写点什么。他把自己关起门来写了个三天三天夜,憋出五十首词,喜不自禁,这下扬眉吐气了。他把李清照这首词和自己的五十首词放在一起,拿给朋友看。朋友也毫不客气夸赞,这些词中只有三句写的最好,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差点被气晕过去。有个这么有才气的老婆赵明诚不服也得服啊。生活若能在平静中一直过下去,不管是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日子也算幸福美满。但事与愿违,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平静生活因政局而打乱。
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正是由此开始,当时是宋神宗当政,支持王安石变法。所有与王安石意见相左的大臣均受到受到严厉的惩罚,被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自然都是一派,而苏轼在当时因为政局被贬官流放,苏门不得势。更严重的是,到了宋徽宗执政时,宋徽宗好坏不分听信奸臣蔡京之言,将之前的元祐党人追贬,苏门再次遭贬。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站错了队。未能幸免于难,丢了官被打回原籍。
娘家地位一落千丈,婆家这边,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先是追随蔡京官位晋升,后至宰相之位。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赵挺之与蔡京彻底闹翻,赵挺之罢相,不久命归西天。赵家也被抄家。赵明诚等兄弟官是做不成了,也要为父守孝,都回老家歇息去了。这一歇便是十年。
这十年生活上虽然处于低谷,但精神上却是难能可贵。赵明诚和李清照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两人都仰慕陶渊明,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便有这一句“申容膝之易安”,房子小的只能勉强把膝盖挤进去。此自号也表达了李清照淡泊名利之心。在赵明诚心里李清照既有才华,品格也端庄,虽然她喝酒好赌。酒历来是文人的雅兴,至于赌赵明诚不在乎。
赵明诚撰写《金石录》,李清照也是功不可没。收藏文物可是需要钱呐,富贵的时候,她支持丈夫几乎把所有的财产贡献给考古收藏事业。遇到珍贵的名人字画,古籍文献,还帮着张明诚一起校对,整理,修补。李清照对这十年的总结“甘心老是乡矣”。希望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自己所爱之人一起慢慢变老。
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奠定了宋朝三百多年的基本政策。文强武弱,这也导致宋朝先后受辽和金的侵扰。辽被金所灭后,金国更加气势汹汹。1125年,金大举南下,直取中原。都城开封危在旦夕。面对金国的入侵,大宋却无力抵抗,除了割地求和便是不断逃跑。靖康元年,金兵包围了开封,开封城沦陷,大宋的半壁江山落入金人手中。连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家眷全被俘虏。宋徽宗在文艺上造诣颇高,但在管理国家方面不敢恭维,和南唐后主李煜蛮有一拼的。国破家亡之际,赵明诚的母亲去世。夫妻二人既要为母亲守孝,又要逃难。兵荒马乱还要带着多年收藏的金石文物,古籍书画,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就装了十五车了。二人青州的老房子了还留有几十间书画藏品。
1127年高宗继位即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在夫妻二人即将南下时,张明诚被朝廷再次任用。李清照只能自己带着十五车收藏品南渡。青州被后金兵攻陷,青州房子的藏品毁于一旦。第二年春天,李清照和赵明诚在江宁会合。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李清照也不再是感伤闺房哀乐的小女人,见识了风起云涌的战争,感受到国家的破败带给人民的苦难,她写下"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讽刺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当李清照对朝廷心怀愤恨时,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却也当了逃兵。建炎三年,赵明诚在江宁担任知府,一天夜里城内发生兵变,兵变前夕,赵明诚得知消息后,居然从城墙上栓了根绳子,带着随从悄悄逃跑了。事后赵明诚被罢官,夫妻二人离开江宁,再次踏上逃亡之路,夫妻二人一直处于逃难状态,同年五月,赵明诚再次接到朝廷的通知,被任用为湖州知府。赵明诚奉旨上任,这一别为永久离别埋下了一笔。二人分别之际,赵明诚嘱咐李清照,如果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先扔掉最笨重的东西,接着是衣服被褥,再次是书画,最后是古器。最珍贵的宗器不能扔,人在东西在,东西丢了除非人死了。接着便扬鞭而去。
赵明诚最后比较关心的还是他那些藏品,在如此兵荒马乱之际,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又如何能护藏品周全。不久李清照收到丈夫的来信,得知赵明诚在赴任途中病倒了。她了解他,怕他病急乱投医坏了大事。急匆匆赶过去但还是晚了。赵明诚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两人做了近三十年的夫妻,最终永别了,只留下孤苦伶仃的李清照继续承受生活带了的苦难。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两人相伴甘心携隐不为名利。而如今天人永隔,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所携带的藏品逃亡中也被叛兵抢劫一空,身边也只留轻便的书册卷轴。
晚年的李清照还打了场离婚官司,李清照到杭州时,有个叫张汝舟的人,对李清照关怀备至。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李清照为之感动,二人便结为夫妇。婚后张汝舟的面目逐渐增显出来,他早知李清照的名气,以为她手里应该有不少值钱的宝贝。发现并不是自己所想,便对李清照冷眼相对,甚至拳脚相加。在认清此人真实面目后,李清照勇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李清照最后胜诉了,但是也为她的名节增加了一个“污点”,按程颐所言,孤儿寡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代才女即将落幕,那年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葱少女,到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期间经历了太多太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历了国破家亡,经历了天人永隔,词人心里聚集了太多的悲伤与凄凉。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我最爱读她的《金石录后序》,两千来字,铺张有序,一气呵成。《金石录后序》是 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除了追述恬梦般的幸福,也记载了噩梦般灾难。《金石录后序》不仅记述了家亡的悲伤,也咀嚼着国破的痛苦。“南渡”之后,先生沦为难民,生活越发艰辛,身世越加悲惨,更不说顾及金石字画了。易安先生如一叶浮萍,漂泊在凄凉和困苦之中。
如果以靖康之变的“南渡”为分界,李清照 的前半生是风花雪月添多愁伤感,后半生颠沛流离加凄风苦雨。“风花雪月”表现了对生活的满足和无忧,“多愁伤感”诉说着对爱情的执着和珍惜;“颠沛流离”痛苦着亡国的仓惶和离乱,“凄风苦雨”哭诉着家破的痛楚和无奈。在她辗转的轨迹里,在传世的诗文中,还可以看见另外一个李清照,一个心存壮志、举翅欲飞的大鹏,一个对国家存亡、民族中兴时刻牵挂的赤子。
纵观她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不止她的才气,还有她的个性,她的坚强。不管几经沧海,她的光芒永远高悬历史的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