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不仅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还是一位国宝守护人。
李清照刚满18岁,就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
赵明诚从小就超级喜欢研究金石字画,14岁就立志“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城,尽天下古文奇字”。虽然年纪轻轻,就有“汴京第一金石学家”的美誉。
婚后,李清照夫唱妇随,在丈夫的熏陶指点下,也爱上了收集文物,自己还成了赵明诚的小迷妹。
那时候,赵还只是个太学生,没什么经济收入,两人就把赵父每月给的生活费,拿出一半来搜集文物。
李清照甚至还会从生活费里省下些碎银子,和丈夫一起去大相国寺淘宝。两年后,赵明诚进入仕途,有了经济来源后,这个爱好愈发不可收拾。
1107年,夫妻俩回到了青州定居。那些日子,他们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寻常巷陌,收集各种金石字画,然后一起校勘、整理、编号,写入《金石录》里。
书房“归来堂”
1121年,41岁的赵明诚被提拔为莱州知府,随后去莱州赴任,李清照则留在青州老宅看守他们20年来的收藏心血。
在莱州做官期间,赵明诚在淄博境内,偶然还得到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
几年后,赵家宅子里堆满了各种文物,收藏之丰,藏品之精,堪称大宋第一。
1128年,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今南京)病逝,他便停职南下奔丧,夫妻俩商量决定把青州的文物运往老家保管。
所藏文物装了15车,折腾两月,才运到江宁,然而青州还剩10大间文物。
刚到江宁,赵明诚就接到圣旨,特命他任江宁知府。赵明诚做官去了,于是李清照独自又回到青州运文物。
这次回去,金兵攻占了青州,文物还没来得及装车,就被金兵烧光,李清照抓起蔡襄的《赵氏神妙贴》,就落荒而逃。赵明诚也因弃城,被革职。
1129年,他们雇了艘船,装上所有古籍文物,决定去江西赣江之滨隐居,船至安徽池阳,赵明诚又接到圣旨,传他立即赴任湖州知府。李清照则又留在池阳照看文物。
别离
分别的烈日下,李清照问赵明诚:“假如发生什么不测,我该怎么办?”赵明诚回答:“如果情势危急,就随众人逃难,遇到危险,就扔掉杂物;再不行,扔掉书画;最后实在不行,就扔掉古器,但祭器礼器,务必带着,绝不能扔。”
哪知,赵明诚在赶路途中患病,李清照得信赶到湖州时,他已经病入膏肓。
弥留之际,赵明诚使出最后力气,向窗前的书桌指了指,他是在嘱咐李清照,将未定稿的《金石录》整理完善,尽早付梓问世。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李清照本是想追随丈夫而去,但一想到那些文物,还有丈夫未完成的梦,便断了念头。
病好之后,李清照乘船回到了池阳。
回池阳
她先让两个管家,带着一批文物送往洪州,因为赵明诚的妹夫李擢,当时正在洪州护卫皇帝。
谁知,这批文物刚运到洪州,金兵就攻陷了洪州, 数以万计的金石字画,尽数毁于战火。
经过青州和洪州的两次浩劫后,文物已丧失了大半。李清照不敢轻举妄动,她又想到去投靠弟弟李迒。
李迒当时正担任台州勒令所删定官,等李清照赶到台州,这里的大小官员都跑光了。辗转睦州、衢州,最后来到越州。
到处兵荒马乱,李清照于是决定把剩余国宝捐献给朝廷,她就带着这些文物开始了追献之旅。但李清照发现自己很难赶上皇帝的步伐,便把文物寄存在了剡州。
得知弟弟在绍兴后,李清照于绍兴元年初,赶到这里与弟弟汇合。
李清照把仅剩的字画藏在床下,不料,盗贼开挖墙洞,偷走了她的大半宝贝。
第二年,宋金达成和议,金兵退军,李清照在弟弟的安排下,来到临安(今杭州)安定下来。
李清照行踪图
这时候,赵明诚的生前好友张汝舟,走进了她的生活。在张的关怀下,李清照心情也好了许多,她虽然不喜欢这个男人,也不需要别人照顾,但她需要有人和自己一起来照看这些文物。
绍兴二年五月,李清照再嫁张汝舟。
婚后没多久,张汝舟性情大变,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是满身酒味,酒醒后就找李清照要钱,然后又去烟街柳巷。
张汝舟当初接近李清照,图的就是她手中的文物。自己钱不够花,张汝舟就偷文物出去卖,还对李清照家暴。
为了摆脱魔掌,李清照状告了张汝舟,哪怕自己也要因此蹲两年大牢,也在所不惜。幸运的是,李清照在朋友的关照下,被关押了9天,就被释放回家,张汝舟也被流放。
萎靡多天后,李清照决定帮赵明诚完成《金石录》。其实,在赵明诚去世前,初稿就已经完成了,只是其中有些疑问没有核实校正。
《金石录》
李清照手中有两幅米芾的字帖,不知是否为真迹,就想请米芾的公子米友仁帮忙鉴定。
她先后两次去镇江拜访米友仁,请他帮忙鉴定。
李清照四处奔走,终于在绍兴四年八月,把《金石录》中的种种疑问,逐一核实校正,完成付印。
最后,又将《金石录》进献于朝,她知道,只有这样,赵明诚的毕生心血才能流传后世。
《金石录》被誉为“历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也是研究中国金石的必读之作。
李清照不仅守护了国宝,还编著了《金石录后序》。功成身退,于1155年秋,离开了人世。
李清照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