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pgirVzy6Slm1STwAa0&690.jpeg


  •     学然后而知不足,登泰山而知天下。今天天赐良机,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李清照的早期诗词,目的是弘扬国学,深入钻研国粹精华,使各位老师、朋友、同学们都能在德智美体得到全面发展。

  •     当人们走进济南李清照纪念堂前,便会看到郭沫若的一副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金石錄里,潄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看着漱玉泉那一池碧水,从水底冒出的万斛明珠,便犹然想起千古词人李清照曾到这个地方梳妆留影,吟诵着漱玉词浮想联翩。我们知道人们所说的“济南二安”一位是幼安辛弃疾;一位就是易安李清照。李清照是名门之后,父亲李格非(苏门后学士之一,著有礼祀说,至今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生母王氏乃北宋名相王珪(gui)的孙女,后母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中国历史年表上,宋朝公元960-1279(共319年)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后,关于她出生地有两种论点,胡云翼选注宋词选(内选十四首),和早期中国文学史认为李清照生于济南历城的柳絮泉,另外一种认为是生于齐洲章丘。(今属济南人)格非之女,嫁赵明诚,艺术形式善用自描手法,独辟途径,语言清丽,因能理瑶琴,又受家庭熏陶能文善画,所著散文有词论、金石录后序。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今人有《李清照集校》。

  • 宋朝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而公认的婉约派的正宗词人则是李清照。

  •       王士祯《花草蒙拾》认为“婉约以易安为宗,委婉含蓄,跌宕曲折为婉约派之旨,文词绝妙,鬼斧神工,是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李清照的号,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句子:“倚南窗以寄傲,申容膝之易安”。而号故称李易安,自题易安室。喜好独立特行、标新立异,妙句迭出,堪称乱世中的美神。

  •       清照今存故居有七处:

  • A、97年建于明水百脉泉的清照园中。

  • B、59年建于趵突泉的李清照纪念堂。

  • C、93年建于青州的范公亭畔。

  • D、94年金华八咏楼改装成清照纪念堂。

  • E、2002年建于柳浪闻莺公园内。

  • F、蟠龙山森林公园清照亭。

  • G、明水清照路李清照故居牌坊。

  •       另外北京、河南建有她的全身雕塑。

  • 遗有中禾琴、正吟琴;绘画自明代即失藏。史载:清照丈夫早逝,并无子嗣。


  • 003pgirVzy6Slm1uEQM08&690.jpeg


  • 下面就具体分析他早期的几首词

  • 1、如梦令,李清照

  •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少女时的诗把生活和精神局限在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喜爱,而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的表达出主翁护花使者的心情,妙笔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用拟人手法形象鲜明.

  • 试分析本词的涵义:昨夜的雨是在什么氛围中落下的呢,朱光潜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       “一切的物象,无论有怎样的的固有色,也没有一种不是被光所支配的,而调子一语本来是指音乐上种种高低的音调,在绘画上就是应用来说明色彩上浓淡的变化的。一幅页面,由于调子的强弱的关系,那么看起来,都可以感到有所不同的效果,又所谓“暖调”就是指属于暖色的调子,寒调就是指寒色所作成的调子,而所以能表出美的效果的,是不外由于作者的感觉及支配色调的能力,而作为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李格非为苏轼门生,所以他既除诗词歌赋外,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句)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丑奴儿),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流的是李成、范宽、关仝(tong)三峰并立。而宫庭花鸟画是工谨富丽的,同时还兴起水墨花卉画,画梅高手杨无咎,而画竹的有文同、苏轼,作为诗词“豪放派”盟主苏轼,他是胸有成竹而擅长国粹绘画艺术,名师出高徒,其父格非也必“心不厌精,手不厌熟”的学习,这就势必影响到千古才女清照。她不仅是一位大诗词家,也是颇有建树的书画家。其书法笔势清真可喜,亦能绘画。她曾按唐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创作图画并题写书法,时人叹为佳品。明莫是龙曾藏其画作《墨竹》。《才妇集》评云:“易安居士能书,能画,又能词,而尤长于文藻。迄今学士每读《金石后序》,顿令心神开爽,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大奇!大奇!”

  •       生活在艺术,文艺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也自然把年轻时期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纯真和豪爽性格的女子,但那时“女子天才便是德,宋代理学以封建礼教控制女性,并受到社会力量的辖制和束缚,这就使他把生活和精神的活动局限对爱的渴求和对自然郊游,文体活动的喜爱。而昨夜的风雨已不是杜甫笔下的润物细无声的雨,而是如她自己,点绛唇(寂寞深闺中所说的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而绿肥红瘦,也不仅是桃杏枝头的绿红更替,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意味着春天的来临。“花褪残红青梅小”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阳春景象,人们不至于为之叹息,待看到海棠的零落,人的情绪就不一样了,李清照在好事近词中曾写道:“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以此为旁证,说作者正是以海棠的绿肥红瘦,曲折含蓄地表达了她的伤春、惜春情绪。

  •       这里的“雨疏风骤”可理解为代指春天,欧阳修的“雨横风狂三月暮”写的是同一季节,海棠的凋谢也是这个时候,春分一侯,海棠开,春分的下一个季节是清明,海棠再过个把月是初夏,已是开到荼蘼(tu mi 2)花事了的节侯了,这个“花事了”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伤春的代名词,伤春、惜花是古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其中包含了社会人生深刻的内容。

  •       王士祯说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李清照的词颇象歌剧中的咏叹调,极富抒情色彩并有戏剧性。

  • 读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音同“铲”:1、铲除的意思;2、袜底着地的意思)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音“秀”)。


  • 003pgirVzy6Slm0Rlexb1&690.jpeg


  •    2、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      少女见有人来,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心理是行动的结果,行动是心理的表现。“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成功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用以遮掩她的紧张。年青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一样,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把她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她的天真,勇敢,这种思想感情和李清照另一首词《渔家傲》中写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所表现的对自由的渴望和豪放的气概是一致的。有人大约就是以封建社会的深闺少女总是遵守“礼”的,温顺的,循规蹈矩的,羞答答的这个尺度来衡量李清照《点绛唇》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又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有心理描写,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好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可以婢美。

  •       用美学的眼光看:美是心物婚媾产生的婴儿;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的自然,凡是到了极浓度的初恋者,可以到胸无纤尘的境界。同理,女人也是经过春秋的一株美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不是吗?李清照的《漱玉词》这株千年美花依旧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且越开越明艳。墙内开花海外香(注1)。

  •       (注1):84年就召开过李清照学术研讨会,胡云翼、唐圭璋等撰写200多部文集,译成英、德、日俄四种文字,尤其以美国人肯尼斯.霍克斯.罗斯、台湾钟铃翻译的纽约新闻书局79年《李清照诗词选》,获得世界公认。

  •       我们本国的教育也要反思,宏扬国学是我们民族的使命和责任,让神州大地国学这颗千年的古树绽开新的蓓蕾,让我们的娃娃吸取民族艺术的营养,在德、智、美、体全面发展,茁壮成长,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 003pgirVzy6SlnjTDJU92&69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