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4175266584,3214769295&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1084~约1156年)是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 她的丈夫赵明诚醉心金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文物鉴赏家,18岁的李清照嫁给21岁的赵明诚后,在他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与赵明诚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在老家建了归来堂,收藏了体量巨大的藏品。


  • 读者杂志上有篇文章《至今思项羽》,是郭彦写的,书中说他们把收集来的书分门别类、编目排号。如要拿出来研读,得用钥匙打开房门,登记后方可取出。有时李清照不小心折损或弄脏了书册,赵明诚会毫不客气地责备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温情脉脉了,说赵明诚做官换了许多地方,把李清照留在家里照管藏品,把李清照的地位看得连他收藏的器物都不如,说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未必会迎娶李清照这样的女人,找一个会分门别类、掌管钥匙、打扫灰尘并做事轻手轻脚的老婆并不是一件难事。说这种老婆不仅会干活,还不会整天愁容满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还说李清照明知赵明诚心不恋爵、志不在仕,却非要把他保全性命的“正常行为”(赵明诚在江宁任上,城中发生兵变,他的下属奋起反抗,他自己却趁暮色翻墙逃之夭夭)上升到节义的高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他放置在英雄身旁,让他相形见绌、尊严尽失,让这个做丈夫的情何以堪?说李清照如果真爱赵明诚,不会在将近50岁时还另嫁他人妇,毁了一世英名。


  • 读罢此文,我不禁哑然失笑,也想说说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从哪里说起呢?就从她那首《声声慢》说起吧。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年轻时读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只是觉得好玩,对她词里的那份愁倒没有太多的体悟,而今有了些许阅历,再读这首词,不禁感同身受,被她深深吸引。写这首词时李清照与亡夫赵明诚阴阳相隔已经27年了,国破,家亡,夫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14个字,徘徊低迷,婉转凄楚,那是一个伤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我就已经感觉到了她的忧伤了,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


  •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赵二人的收藏大多都已毁于战火所剩无几,那次李清照在江边送别赵明诚时问:“如果时局紧张怎么办?”赵明诚说:“跟随众人吧,实在不行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几轴书画,再丢掉珠宝,只是那些金石彝器是我俩的毕生心血,必须抱在怀里,与性命共存亡。”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带着他们仅存的藏品在乱世中东逃西奔,一路南行,其间文物多次被人抢被人偷被人盗,乱世中一个弱女子想护好这些文物何其艰难!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叫张汝州的人出现了,他纯粹是为了骗取李清照的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为了她与赵明诚毕生的心血,万般无奈之中不顾名节毅然决然嫁给了张汝舟。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州的虚情假意及对她文物的窥视,又是为了那些文物,李清照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她兄弟的援手,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也就此结束。

  • u=199258521,2872903652&fm=173&app=49&f=JPEG.jpeg

  • 如果不是对金石书画的挚爱,如果不是对赵明诚的深情,一个才女何以会丢下自身的尊严委身张汝州?何以会冒着坐牢的风险去揭发张汝州?何以会孤身一人继续行进在文物南迁的漫漫长路上?这样的挚爱深情怎不令人拜服?怎不令人泣血?!


  •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虽然也不耻丈夫的弃城行为,但更多的是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了对宋王朝的愤恨!


  •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就在这凄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赵明诚的未竟之功,在中国文物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编撰《金石录》的过程中,她想到了什么?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初恋?还是“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娇宠?还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两情缱绻?还是“赌书泼茶,”的意气风流?我想她想得最多的还是与赵明诚并肩看书画,抵首玩金石,得之欣狂,失之怅惘的欢笑悲欣吧,看着《金石录》里赵明诚的题词刻画,仿佛他还在身边,只是28年过去了,那些美好的过往在时光深处向她凝望,坚强着她的神经,却也更增添了她晚年的凄凉。“寻寻觅觅,”往事如风,“物是人非事事休,”呀,凄凄惨惨又戚戚呀,从最难将息的早晨到晚来风急的黄昏,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谁来陪陪这个孤独无依的女词人?谁能理解这个坚强无靠的金石家?“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曾说过,她保护她与赵明诚的这些心血比护头目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她与赵明诚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子嗣,为此赵明诚也纳了几个小妾,但都没有为他留下子女(现在我们知道那是赵明诚的问题了),赵明诚临终把他的藏品没有托给别人,而是托付给了他的同志――李清照,如果他泉下有知,亦会感念李清照对他俩心血的这份坚持与爱护,他们的感情情比金石,如果有来世,我想赵明诚还是会愿意娶李清照为妻,成就他俩千年金石之盟,万古不变!

  • u=3055522820,1924331839&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45岁丧夫,这27年里,他俩志趣相投,收藏了15间屋子的金石字画,这些金石字画倾注了他俩满腔的热血。73岁时李清照离开了人世,这28年里她为守护他俩的心血倾尽自己,其间颠沛南北,流离失所,尝尽人间孤独寂寞冷,以一个弱女子瘦小的身躯扛下了金石史上一面不倒的旗帜,其情也真,其意也贞!日月可照,天地可鉴!


  • 没有人是完人!在柴米油盐中,谁都有些小情绪小失控。李清照敏感细腻,她把所有的爱所有的情都化为绕指柔的愁绪,有好事之徒就从李清照的愁情中揣摩她的不幸,揣摩她和赵明诚的感情,其实他们的高度哪是常人能企及的呢?


  •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而她用55年对金石字画的搜集整理研究守护,成就了她作为金石大家的地位。


  • 李清照词芳千古,金石功盖万秋!


  • 作者简介

  • 无言书香,本名周素香,做过代课教师,如今做着小生意,也学着画些写意花鸟画,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着,不忘初心。生活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于凡尘间搜集着点点滴滴的爱与感动,与一树花开间,与一段文字间,与一幅写意间,快意人生。愿以诗意舞人生。

  • u=4130441051,1296272243&fm=173&app=49&f=JPEG.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