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提起作词者,很多人会想起方文山和林夕,为此,有人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方文山和林夕的作词水平,是否可以赶超苏轼、李清照?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论证:
格局比对
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文学创作的许多理论。和绘画、作曲、雕塑都有着共通之处。
前不久,当代画家冷军的一幅《小姜》拍出天价,引起很多美术界的从业人士议论。认为《小姜》价值不大的群体认为,《小姜》的优势在于绘画逼真,但是,如果绘画水平只用是否逼真来形容的话,那么,无疑是美术学界的悲哀——因为画画是讲究艺术意境的。《小姜》和《自由引导人民》比起来,《自由引导人民》的逼真度不能和《小姜》相提并论,但是,《自由引导人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哪里是《小姜》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同样道理,诗词文学也讲究着文学意境,苏轼、李清照的作品对文学史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和各自作品的意境相提并论,不论是苏学士的豪放,还是李易安的婉约,读完后都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意境,而方文山也好,林夕也罢,他们的现代词,仅仅是辞藻上比较浮华,但论起意境,方文山和林夕同苏学士、李易安,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因此说,这差距可以概括为格局差距。
商业与文艺
情绪对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文艺领域,有过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业余爱好PK专业人员,有时候占优势的,居然是业余人员。其实,这种现象折射这样的定律:那就是一个人如果将一个事业作为爱好来做,那么就会具备研习这项事业的自觉性,同时还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能把这个事业做好。反之,如果将这项事业作为吃饭的技能,那么,各种抵抗情绪和压力,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苏学士和李易安,仅仅是将诗词作为一个爱好,一种消遣,因此他们的作品文艺气息很浓——毕竟不用刻意讨好谁,也不用靠之谋生,因此有心情也有余地进行精益求精的琢磨。而林夕和方文山的创作,大多存在商业驱动的背景,在商业背景的干扰下,林夕和方文山的作品,其文艺气息必然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高水平的养成。
这就好比网络文学,一天需要打几万字的作者,是很难成为文坛大佬的——即便暂时得势,百余年后,也必然被后世遗忘。民国时代的小作家何其多?但是,如今不过时隔几十年,这些作家都被当代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