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李清照与王氏)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她的丈夫赵明诚,一个普通而平凡的文人士大夫,是作为“词人的丈夫”而记入青史的。甚至在她49岁时,结合不过百日的后夫张汝舟、媒人周邦彦都因她而为后世所熟知。这个名冠古今的女子,就是李清照。同时期还有一个女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世人所唾骂不齿,这个女人,就是宋朝著名奸相秦桧的老婆王氏。一个没有确切出生年月及姓名记载,却臭名昭彰的女人。
作为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个女人,在那个女性没有地位的封建王朝,以截然相反的历史形象同时被世人所记住,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更值得令人玩味的是,李清照与秦桧老婆王氏的亲戚关系。据史料记载,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一生娶过两任妻子,都姓王,一个是懿恪公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云:“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另一位妻子则为元丰年间神宗朝宰相、文恭公王珪的长女。由史料可知,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而秦桧的夫人王氏则是王珪的孙女,也就是说李清照和秦桧之妻王氏系姑表姐妹,李清照比王氏略长几岁。秦桧在密州(今诸城)负责州学教务时,李清照夫妇正在与密州相邻的青州居住,青、密二州甚近,密州还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故乡,两家却连通信也没有。
由此可见,这对亲戚基本上是无任何来往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对亲戚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李清照(1083-1156)生于济南,孩童时期随父李格非到了京城开封。李格非精通经史,诗词文赋样样精通,曾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号称“苏门后四学士”。李清照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小就展露出其过人的才华。“易安体词”崇尚典雅,善用白描,语言清丽,被称为“婉约之宗”,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李清照能与诗仙李白、词帝李煜并肩而立,被称为“词圣”,堪称中国“第一才女”了。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21岁的赵明诚(1080-1129),两人婚后情投意合,诗词唱和,琴瑟和鸣,堪称神仙眷侣。
新婚不久,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的李清照,就以小女人的柔情蜜意和娇涩自信,作了一首《减字木兰花》,以买花戴花的日常小事,尽情展示小夫妻间的亲昵和温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颦一笑中,悄然隐去了纯情的少女情怀,举手投足中,尽显浓浓的女人味。但李清照却绝非颔首低眉、柔顺软弱的小女子。虽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然赵挺之与李格非的政见不同,在政治斗争中也不属于同一派别。李格非属苏轼一派,苏轼曾认为赵挺之是“聚敛小人,学行无取”,遭到赵挺之的陷害。赵挺之附属蔡京一派,在李清照婚后第二年,已高居尚书左丞之位,“排击元祐诸人不遗力”,苏门弟子均受打击,亲家李格非和妹夫陈师道都遭贬官。李清照听说父亲将被逐出京城,急忙写信向公公求救,说“何况人间父子情”,请求不要把父亲发配到荒蛮之地,不料竟遭到赵挺之的断然拒绝。李清照十分气恼,写了一句“炙手可热心可寒”,对公公不无讽刺之意。可见,大家闺秀的李清照,个性中有奔放刚烈、蔑视世俗礼仪的一面,绝非低眉顺眼、谨守家规的小媳妇。
官场风波诡谲莫测,李清照夫妇结婚几年后,赵挺之却又遭蔡京罢黜。赵明诚夫妇定居青州归来堂,李清照在归来堂依据“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自号“易安居士”。
宣和三年(1121),朝中又想起了久处江湖之远的赵明诚。于是,被遗忘在青州角落里的赵明诚接到圣旨,出守莱州。此后,李清照独居青州,空闺独守,寂寞难耐,思夫之情日益深浓。于是,一系列抒写离情别绪、闺怨相思的词作,如潺潺清泉,源源不断从她笔端流溢出来:
最为人称道的是《醉花阴》,此词作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据说,赵明诚收到这首《醉花阴》后,赏玩之余,大为叹服,于是闭门谢客,冥思苦想,废寝忘食三天三夜,一口气填了五十首《醉花阴》词。数日后,他把李清照的词,混杂于这50首词中,请好友陆德夫来赏析。
陆德夫玩味再三,沉吟良久道:“赵兄,有三句尤其出色!‘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真乃绝世之句也!”
赵明诚自愧弗如,对李清照更加敬重欣赏。不久,即接李清照到莱州,过起了志同道合、恩爱美满的生活。并在莱州留下了刻石拓字、遍访名山的佳话。
靖康元年(1126 年),赵明诚改任淄川守,李清照亦随居淄川。然而就在那一年冬天,“靖康之难”爆发,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金兵铁蹄入侵,踏碎了大宋的秀丽河山,从此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
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金兵大举入侵,一举攻破了都城汴京,时局剧烈动荡,举国一片惊惶。 国难当头,家遭不幸,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母亲郭夫人突然撒手西去,赵明诚夫妇不得不南下奔丧。南下之前,他们也料到北方多事,决定将珍贵文物带往建康(南京)城。然而,多年收集的珍贵文物不便携带,最后,几经筛选还是装了满满的十五车。而剩下的文物古籍,都收拾妥当,安放在青州“归来堂”的几十间屋子里,准备明年春天再来运走。未料,这些节衣缩食、苦心收集的宝贝,匆匆一走,竟成永别!靖康二年十二月,金兵攻陷了青州,李清照夫妇存于青州的所有古器物什,在金兵的一把大火中,化为灰烬。
赵明诚丧服未满,即被起复知江宁(建康)。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李清照与赵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苏,沿江而上。五月,接到圣旨,再知湖州。赵明诚认为时局不稳,决定自己单独去湖州上任。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赵明诚途中中了大暑,患上痢疾,走到建康,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李清照奔到建康时,赵明诚已经“病危在膏盲”,八月十八日,赵明诚病逝,年仅四十九岁。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相濡以沫二十八年的夫君暴病身亡,李清照再不复前半生里那个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婉约派"风雅词人。赵明诚去世后,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在匆忙慌乱之中,只能捡拾部分轻软古物,整理数十箱,追随宋高宗赵构。在金兵进攻之下,赵构如丧家之犬,李清照也跟着大臣们一道,颠沛流离, 苦不堪言。就这样,她和赵明诚费尽半生心血“十去其七八”,所剩无几。
屡遭打击、连日奔波的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在她最凄苦无助之时,一位“文质彬彬”的进士张汝舟出现了。张托词人周邦彦为媒,带上重金,郑重其事上门求婚,李清照以为重新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港湾,49岁的李清照再度嫁人。岂料,这场婚姻却是一场噩梦。张汝舟是冲着赵明诚遗留的巨额金石器物而来。婚后,张发现这笔遗产几乎丧失殆尽,剩下的一二残零,李清照又视为珍宝。张恼羞成怒,撕开儒雅的外衣,“遂肆侵凌,日加殴击”,恨不得将李清照折磨至死。然而,刚烈、独立的李清照,决不是忍气吞声的弱女子,她决计离婚。依据宋朝的法律,妻子是无权申请离婚的。除非,妻子检举丈夫有违法之事,坐实后方可离异,但也要判妻子两年徒刑。李清照很快就得到了张汝舟罪证,凛然上官府控告,解除了这场不到100天的婚姻,却也被判入狱。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綦崇礼之母是明诚的姑妈)的四处奔走下,李清照在牢里只呆了九日,就释放出来了。出狱后,李清照潜心整理凝聚着赵明诚和她终生心血的《金石录》,写出了著名的散文《金石录后序》。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终于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完毕,进献于朝廷,完成了赵明诚的遗愿。
李清照性情刚烈顽强,南渡之后,强烈支持抗金,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痛恨不已。她曾经过乌江,想起项羽宁可兵败自刎、决不投降之事,抚今思昔,激愤难平,题了一首《乌江》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经历了靖康之耻、家庭悲欢,体验了民间疾苦、世态炎凉,自此李清照词风大变,由清丽细腻的婉约派风格而为雄浑壮烈的豪放派。
李清照虽晚景凄凉,但秉性刚直的她却耻于向权贵亲戚求助。秦桧的夫人是李清照的亲表妹,秦桧拜相之后,权势灸手可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者不计其数。但李清照痛恨秦桧夫妇的为人,拒绝与他们来往。而李清照改嫁张汝舟,恶评喧嚣尘上,李清照只得求綦崇礼出面帮她制止那些没有根据的诽谤,却没有去求位高权重,权倾一时的亲戚王氏。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没上过秦府的门。在秦桧的相府落成、大宴宾客时,她收到请柬却拒不参加。在秦府万人攒动、花天酒地的喧嚣时刻,她独守着孤清的小院,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在凄苦中咀嚼余生。
研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那份追思与惆怅,令人怦然心动。在封建王权的历史上,真正的文人,为这个民族,为这块土地,可以有所作为、施展抱负的领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中国历代文人,无不以薪火相传为己任,总是要为弘扬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致辜负一生。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节衣缩食,好古博雅,典当质押,搜罗金石。纵大敌当前,危机四起,仍殚思竭虑,奔走跋涉,以求保全文物于万一,这在他人眼中,实乃愚不可及的书呆子行为。到了最后,她的藏品失散,丢弃,遗落,败损,加之被窃,被盗,强借,勒索,连词人自己都忍不住嘲笑自己,“何愚也邪!”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惨凄苦的。自从张汝舟被“编管”柳州再没人打搅她,一直独自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直到72岁那年(1156年),无儿无女,形单影只,为保存整理金石录半生流落的一代词人,在远离故乡的杭州客居中寂寞地死去,一缕香魂飘然而逝。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瑰丽诗篇的杰出词人,忧国忧民,抱负未施,其杳然离去的身影,给人留下太多的感伤。
再让我们回顾一下李清照表妹王氏的人生轨迹。秦桧(1090-1155年11月18日),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诸城)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元年(1126年)秦桧及老婆王氏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南归后,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王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礼,容貌姣好,足智多谋,但为人阴险毒辣。不能不说,王氏在秦桧罪恶的一生中,助纣为虐,对秦桧的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秦桧一生无后,与其养子秦熺(王氏胞兄与丫鬟之子)、孙子秦埙是“一门三状元”,在如今南京夫子庙还有一个巷子,东起贡院西街,西至教敷营,有100多米,这条巷被称为“状元境”,因为秦桧曾经陷害过忠臣岳飞,因此状元境前没有加上“秦”字。秦桧早年本是一位知名的抗金义士,后来随同徽、钦二宗被掳到金国,在金国期间,秦桧老婆王氏忍受不了囚奴的悲苦生活,与垂涎其美色的金兀术暗通款曲,策反秦桧通金。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夫妇依计逃返南宋。 此后,辅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在王氏的推波助澜下,帮助高宗赵构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等人的军权,以“莫须有”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父子。之后南宋与金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南宋对金国称臣纳贡,还要割让大片国土。秦桧与王氏就此成为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
回首当年,秦桧权势炙手可热之际,凡沾亲带故者,一律飞黄腾达,窃据要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李清照‘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掊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情怀,其文人的风骨与气节,怎可能依附于残害忠良,苟且偷安的秦桧、王氏。故虽为表亲,却从无来往。
秦桧之妻王氏,是李清照的二舅父王仲山的女儿;王氏比李清照小几岁,是李清照的嫡亲表妹。二人小时候曾见过面,还一起玩耍过,只是长大后就疏远了。《朝野遗记》记载王氏比秦桧还要阴险毒辣:“素阴险,出其夫上”。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于风波亭。此后便衍生出成语“东窗事发”,意恶行败露。
李清照与王氏,同样出身名门,同样是大家闺秀,同样的美貌与才情,一对表姐妹,却因个性与追求的不同,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一个名垂千史,后人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修建了雅致清幽的李清照纪念堂,供世人瞻仰,虽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但其作品光彩夺目,传诵千古,如郭沫若诗中所写“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述”。另一个却遗臭万年,在杭州岳王庙内,与其丈夫秦桧及爪牙万俟禼、张俊一起跪于山前,蓬头垢面,袒胸露脐,反缚双手,低首面北,面目可憎。掩卷深思,是否可以带给世人一些警示?
(附拙诗一首,以志纪念)。
忆清照
万红凋零
穷尽心力
乃见洋洋洒洒,文字流芳
婉约清丽奔腾豪放
念洛神飞袂曲水流觞
然国破家亡江湖庙堂
艰险跋涉只为了这千年一脉的进退忧伤
一份追忆
一代词人
一个国家的清平与灭亡
来而复往
熙熙攘攘
走过少时的欢畅
中年的漂泊
晚年的凄凉
绝世的孤独
成就冰冷凝绝的美丽
一位奇女子悄声细语流传千古
如一朵摇曳的奇葩
成为中华文字史上
不朽的
绝唱
华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