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png

秦百兰画李清照像,清照网配图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作为婉约派出类拔萃的代表,她的诗词,在宋代文学的阆苑里,可谓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姹紫嫣红,独放异彩。在她一生创作出的大量诗词中,那些真正属于女性自己心声的爱情词以其情感诚挚和缠绵悱恻而卓然名家,但爱国情怀也是其诗词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我将以李清照的生平为主线,以她的诗词为载体,对其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怀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这位伟大女性的了解,弘扬其文学作品中爱国情怀的主旋律。

李清照出生在北宋一个家里藏书甚丰、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 士大夫家庭。她的父亲李格非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亦善文”,有很好文学修养。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她曾受到当时文坛名家晁补之的大力称赞。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此外,从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李清照诗词名句中,我们也不难知道她不愧是灿若群星的宋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李清照少年時期生活环境优雅富足。婚后,她和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生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这时期她的作品里流露的多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才情。但期间也不乏爱国诗篇,如她读了张耒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的两首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在诗里,诗人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以托古喻今的手法,对误国的昏君奸臣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告诫当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十七岁少女,对国家社稷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其爱国情怀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宋代周煇 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

“胡兵忽自天上来”,金军还是攻取了北宋都城,掳走徽、钦二帝。高宗赵构率部南逃,于1127年6月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此后,难忘靖康之耻的大批爱国词人用自己沸腾的血液高歌抗战与北伐。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也发出了爱国的呼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夏日绝句》直抒胸臆,发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呐喊;“死”也要做“鬼雄”的浩然正气和凛然风骨充斥天地之间,其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特别是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项羽的悲壮精神和气节,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另外,她的《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在这首诗里,李清照把南宋继承北宋,比作东汉继承西汉,认为这是正统政权。对金人统治者扶持下 的伪楚、伪齐犹如王莽的新室不予以承认。同时高度赞扬了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嵇康 。这些无不表现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周所周知,李清照的词受“词别是一家”的影响,词风极为委婉缠绵。尽管如此,爱国情怀仍是其后期词的一个重要主题。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就充满了思乡之意、爱国之情。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江南的作品,上片写早春阳光和煦、春风柔和给作者带来的欢欣,但这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因为作者的丈夫赵明诚在宋室南渡之初就已经离世,她孤身一人在国破家亡之时四处漂泊、形单影只,乡关之思,无日无之。下片“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足见作者多少次引领北向、遥望故乡。只有借酒浇愁,在醉酒中才能把思乡暂时忘却“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而“醉”本身就是乡愁的表现,醉的越深说明愁情越重、思乡之情越浓烈! 宋金对峙之时,李清照是主张抗战的。现在,故乡已经被金军占领,朝廷又不思收复失地,因此她对故乡的刻骨思念里,既有对占领自己故乡的金国的愤恨,也有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透露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宁甡生 李清照 1.png

宁珄生画李清照像,清照网配图

再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师南渡的第三个年头。建炎元年,赵构初即帝于南京时,起用主战的李刚为相,四方勤王之师纷纷集结于此,当时士气还很振旺,如能誓师北伐,中原恢复将计日可待。但昏庸自私的小朝廷,已在南京建造宫室,预备巡幸游乐,早把收复中原抛在了脑后,甚至还罢免了主张抗金的李纲。建炎三年,岳飞上书奏请恢复中原,朝廷责备他越职上书,也罢了他的官。李清照《临江仙》中“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不仅写自己流离迁徙、岁月蹉跎的悲叹,而是道出了成千上万渴望恢复中原的爱国人士的心情。有人说,李清照的这首《临江仙》 是史诗是有道理的。

面对南宋朝廷偏安的悲剧,李清照既痛伤北宋的灭亡,又悲叹自己平生一切都随之东流,发出“谁怜憔悴更凋零”的哀叹。当她登上健康的石头城北望中原, 眼看大好山河已破碎,而金兵日炽,失地收复无望,这一切让词人“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残酷的现实描述寄托的是作者无限的故国之思,读来无不让人掩卷唏嘘。

李清照后期饱含爱国情怀的词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别林斯基说过:“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能融入他所处的年代”。李清照就是这样的一位优秀的诗人,她虽为女子,但爱国情怀激荡在她的心里表现在她的诗词中;她虽未戎马疆场却能用蘸满爱国之情的笔去战斗,发出悲愤凄楚的时代呐喊,唱出了时代的悲苦之音, 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