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一位旷达、超逸、文采斐然、超凡脱俗、风流倜傥的人,他的一生却起伏跌宕、坎坷不堪,但是,当今天,我在回想苏轼,仍然是一次美的历程。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李清照是宋朝的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回想起林清照,我想到的不只有悲惨的人生,更多的是对这未一大才女的人生感到悲哀。
区别一 诗词
想起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便映入心田,这些诗词,便是苏轼这个大名绣入青史的因素之一。
是苏轼开创出了豪放派这一大词派,苏轼将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与苏轼的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而李清照,最为一代才女,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更是卓尔不凡、超凡脱俗。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读到这几首诗词,便能感受到李清照的作词风格——婉约派,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她的写作方法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惨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风格也是属于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乐美。她的语言明白家常,通俗易懂,有却能够抒发出真情实感。
苏轼与李清照,这两个人物,在中国的文学世上都有着极大的贡献和地位,这两位伟人一个是豪放派英雄,一个是婉约派翘楚。一个少年得志,誉满天下,被称为李江苏海,名垂千古;一个少女得情,神仙眷侣,被誉为婉约之宗,光照日月。而这两位大师,同为大师,都是当时腐败政府的牺牲品,都有着悲惨的一生,但是他们在诗词方面的不同有有什么呢?区别在于,一个是婉约派,一个是豪放派。
区别二 人生态度
而在人生方面的区别又有什么。
苏轼,少年得志、名满天下、官场得意,但最后却因自身性格被一贬再贬,最后客死他乡,无法落叶归根,而李清照却几经婚姻破败,最后只剩下自己和凄惨的晚年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虽然说苏轼与李清照的人生微有相似,但他们的心态又是不同的。
苏轼虽被贬官,处境艰难,但苏轼却能够将悲伤化为力量,能够苦中作乐,就算在物质世界中,苏轼是匮乏的,但他的心灵却是富有的,它能够在自己还有一丝微薄之力时帮助他人,报效国家,他不埋怨世态炎凉,而是在自己的穷窝里,继续做大事做好事。
而李清照却用一首又一首佳作来表达心中的悲哀,如《声声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以至于她的暮年如此的凄凉。
这就是苏轼与李清照的区别所在,这两位文豪,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