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性作家,李清照当之无愧居于首位。她以女子之身,打破词坛普遍的"男子做闺音"的局面,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不仅如此,她还研究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亲身实践,自成一体,宋人称之"易安体",许多词人都曾效仿,与苏轼齐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就有词作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她说:"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巾帼不让须眉,是对李清照其人其词十分重要的一个评价。
李清照虽为女子,但其作品中却不乏"男儿气"。她以女子特有的婉约细腻填词,比模仿女性心理而做婉约词的男性词作家的作品自是真切自然许多。而男儿气概的加持,又使得李清照跳出古代女性的小圈,达到相当高的格局,从而留下无数经久不灭的经典作品。
李清照其人:家世,才情
李清照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进士出身,朝中为官,所藏书籍十分丰富,文章也做得很好。李清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自幼就颇有才名,文坛名家晁补之就曾盛赞过她。那时候她所做的诗词,清新自然,活泼可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作于这一时期,此词一出,轰动一时。
后来嫁与赵明诚,可谓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结合,如秦观的《鹊桥仙》所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新婚生活的美满加深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她作品中的女儿情怀更显动人。日子虽清贫,但高雅和谐,充满趣味,这在她的一些词作中都有体现。
再后来经历离乱,李清照词风转变,愁成了其词离不开的一个意念,但她创作的潜力也充分爆发出来,《声声慢》中一连七对叠词,写愁之深重,可谓词坛绝唱。乱离之中,她对时事的关怀更为凸显,不忘对政治进行讽喻,家国情怀,不只是男子才有,女流之辈亦可为国奉献肝胆。除了在作品中表达对国事的关心,她还尽全力保护文物,在押运书籍文物过镇江时遇乱,她竟最终保存了这批珍宝,并押抵江宁府,其智勇可见一斑。
后来赵明诚逝去,李清照于绝境之中不得已改嫁张汝舟,然而所嫁非人,她将张汝舟诸般罪行告官,自己却因"妻告夫"而深陷牢狱,幸好为人所救,此后她又有不少抗击侵略,怀念故国的作品出世,直到她最终逝去。
才女李清照与她诗词中的"男儿气"
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子。中国古代的女作家还是不少的,虽比起男性作家还不到十之一二,但出名的也有那么一些,如东汉的蔡文姬,与李清照同时代的朱淑真,明朝的柳如是等,但都不足以和李清照相比。只要李清照这个名字一出,其他女作家必定黯然失色。明代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就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这归结于李清照将自己的人生与文学作品融合起来的做法,也归结于她不输男子的洒脱个性在作品中的展露。她的作品代表了她一生的心路历程,从青春少女的活泼怡然,到结伴烹茶煮酒的雅致豪情,再到垂垂老矣依然心忧故国、慨叹人生的心志。她的一生行迹,从她的作品中即可窥探大概。
一、细腻中带疏朗性格
文学史评论李清照,一般是极为推崇她的当行本色,常把她和南唐后主李煜放在一起对比,说他们二人都是词中本色当行的代表词人,明末清初的韵学家沈谦沈去矜就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的确,李清照善于描摹女性形态,刻画女子的细腻柔婉,捕捉岁月流转、环境变迁之下女性微妙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这一点是男性作家以男子身模仿女子心而难以做到的,因此极为本色自然。且看她的这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用词讲究,"慵""溜""嗅"几个字,将小女儿情态表露无遗,一个青春活泼、娇憨动人的少女跃然纸上,见到客人来,又分外羞赧,而"倚门回首"又是胆大和好奇,最后无意间嗅得青梅,更是将所有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思皆浸润其中,实在妙绝。
但除了细腻,李清照性格中还不乏疏朗,这是她洒脱近男子的一面。我们都熟悉她的名作《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的开阔境界,若非知道作者是李清照,还使人以为是出自男性作家之手。一次愉快的游赏之后,少女晚来归家,不小心走错了路。虽是偶然,错路却也美丽,藕花丛仿佛一个意外的桃源,从此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虽是慌张之下"争渡",但如今回忆起来,却是十分的有趣可爱。李清照性格中的洒脱与大胆,在这首小令中就可一窥。
二、自信以及女子自我价值的肯定
李清照是极自信的一个女作家。少时的才名给她提供了自信的基础,而她也并未因自信而自满,而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吸收学习,最终在文学上取得他人难以替代的成就。
李清照写桂花的一首词,一直以来有两句名句为人所熟知:"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首《鹧鸪天·桂花》可看做词人品格的写照,她说桂花轻柔相远,冠绝中秋,连梅菊等名花都相形失色,其实也隐喻了词人对自己的肯定。李清照于词之一道,倾注颇多,她的词论敢于批评苏轼的"以诗为词",虽经岁月证明苏轼的做法亦是颇有功业,但李清照专注词与诗的不同,对婉约词体的发展也颇有价值。她做事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这在中国的女性及女性作家中是少见的。
她的词作让不少男性作家都甘拜下风,连她的丈夫赵明诚都不得不承认,李清照的词极具灵性,时常夺冠。长久以来的成就使得李清照对自己的才情还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的,也曾流露出身为女子而颇受世事折磨的痛苦,尤其是在南渡之后,曾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来看这首《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渡后的词人经历了诸般消磨,身心俱疲,女子的身份更令她举步维艰,因此发出"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样的感叹,抒发才学无处可用的心境,既是苦于战乱世道,倾诉无路可走的迷茫,又是为女性发声,控诉女子在世上的艰难,再多才学也难以为用。因此她如自古以来文学中的游仙传统一样,在天上寻求精神寄托,寻找归宿。这首词既秉承了庄子《逍遥游》的浪漫风格和屈原《离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融入了游仙诗传统,写得大气豪放,泼墨笔尖。
三、格局之大:爱家爱国,关心时事,不局限于一小家
李清照词作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多次写到家国情怀,触及时事,不局限于一小家,而是将眼光放到国家兴亡之上,留下了许多爱国之作。尤其是南渡之后,她经常跳出一家之悲喜,将国之兴衰感叹化进词中。
她在早年时期,就曾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样的诗作问世,分析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和唐朝军队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借古喻今,影射和劝诫当朝,有"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之句。其讽刺之尖刻令人想不到出自女子之手,政治批评锋芒十分尖锐。南宋的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语溪《中兴颂碑》,自唐至今,题咏实繁。零陵近虽刊行,止荟萃已入石者,曾未暇广搜而博访也。赵明诚待制妻易安李夫人尝和张文潜长篇二。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
后来她还另出机杼,不像历史上多批评项羽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而赞叹项羽的豪勇,以讽刺战乱中临阵脱逃的行为,笔劲突起,气势过人。这就是读者所熟知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还在战乱中完成了《金石录后序》,保存文物,语涉时事,关心家国,这些都是她过于寻常女子之处,连诸多男子也比之不过。她在金华期间所作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为千古绝唱。
在男性作家主导的文坛上,李清照的女子之身本是不利,但她却化劣势为优势,形成了了属于自己的特有风格,她以细腻敏感取胜,写女儿心事真切动人,这是她的本色当行;她又有不输男子的"男儿气",如此一来,两相结合,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李清照。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女作家,她毫无疑问居于第一,而谈起宋词,李清照也是必然要先提起的一个人物,她被称为"词国皇后","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实在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