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伪政权自沉相抗
张正吟,别名志熙,1912年出生。他自幼酷爱绘画,就读于原南京安徽中学(第六中学前身)时,除了上美术课特别来劲外,还不断地寻师访友,到当时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去看绘画。
15岁时,张正吟跟从名画家张二树学画。1933年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中央大学艺术系,他师法大画家徐悲鸿的素描,吕凤子的人物,张大千、汪采白的山水,后又受业于名画家高剑父门下,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对花鸟画的研究尤为精深。
1937年,张正吟大学毕业,受母校安徽中学之聘,他出任该校美术教员。当时,他家中开设有旅馆,名为“泰来旅社”,家境殷实。张正吟的事业和生活正是一帆风顺,蒸蒸日上。可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分不开的。不久,南京沦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泰来旅社无法营业,安徽中学也不能开学,张正吟的生活来源濒于绝境。
偏偏雪上加霜,敌伪政权威逼张正吟“出山”,他坚决以死抗拒,自沉于安徽采石矶长江中。当时正是寒冬,他穿着粗布棉袍,有很大的浮力,幸亏有民船及时相救,方幸免于难。张正吟回避了汉奸们的纠缠,得以闭门读书,苦度岁月。
住宅被称为“三六九”
抗战胜利后,泰来旅社恢复营业,张正吟也回到安徽中学任职,在教学之余,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多次举办画展,深得南京各界好评而享誉艺坛。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正吟的作品已驰名海内外。前些年,日本出版的《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名鉴》中就刊有他的作品,称其“风格秀丽,雅俗共赏”。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老依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后执教于南京十六中、六中等校,培养了许多美术人才。张老晚年受聘为南京书画院特约画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蜚声艺坛,其作品曾多次被选参展且屡屡获奖,在南京美术界有极大的影响力。
张老与笔者曾有师生之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笔者在南京八中就读,那时正迷恋书画,颇有好几个志趣相投的小画友。经本校美术教师段鸿模先生的介绍,我们每星期两次,放学后去向张正吟先生请教。张先生每次都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一一指点。
1961年夏天,张老在新街口东北角的《南京日报》社二楼,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百花画展”,以郭若沫的一百首“百花诗”为题,绘就一百幅神采飞扬的花鸟画作品。难得的是,当时还同时征得二十五位著名书法家,每人题写郭老诗作四首。我们有幸应邀前往观摩。依稀记得有胡小石,黄七五、沈子善、周琪、萧娴、谈月色、丁吉甫诸艺坛大家。
张老住在三条巷六合里九号,画界朋友都戏称他这个位于陋巷里的住宅是“三六九”。1974年,我曾前往张老住宅“三六九”拜访。多年未见,张老苍老许多,但依然精神矍铄,十分健谈。老人很高兴地问及我和当年几个小画友的情况,因怕耽误了上班,侃谈片刻,我便依依不舍地告辞了,临走时,他特意为我当场画了一幅花鸟写意。
曾收藏李清照用过的古琴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图。
张老不但精于丹青,而且在古琴技艺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南京乐社”的创始人之一。“南京乐社”从1952年创办以来,几十年间培养了大批古琴演奏人才。
记得我们初次拜访他时,见其美术室的墙上竟挂着好几张古琴,当时都有些纳闷,后来才逐渐了解到,他从小就与古琴结下亲缘,在上中学时,即拜我国著名古琴老前辈夏一峰为师。年轻时的他,琴艺与绘画同时闻名遐迩,他曾说过:“我一生中就两大爱好,一是作画,再就是这些筝箫琴瑟了……”。
张老省吃俭用,曾先后珍藏了二十多张古琴,多为南宋、明、清艺人的佳作,可惜都在汪伪时期为日本人掠走,最后仅拿回了五张。值得庆幸的是,其中有一张就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用之琴,后又历经“文革”浩劫,居然得以幸存,他将这张名贵的古琴赠给了其得意门生龚一(我国著名古琴大家),龚称其为“正吟琴”。
龚一曾携此琴两度飞赴英国,举办了古琴独奏音乐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位音乐家出席了这次盛会,龚一登台亮出此琴献艺。一曲终了,专家们许久不能回过神来。
1991年7月,为庆祝张老八十寿辰而举办的古琴音乐会在南京秦淮区文化馆举行,音乐家甘涛,香港音乐界人士和亲友们以及各界来宾,济济一堂,热烈祝贺,盛况空前。会上龚一主演古琴,张老也登台抚琴,琴曲悠扬,一曲终了,赢得了阵阵掌声。
1992年10月,张老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其新旧作精品数十幅,观者大饱眼福,再一次获得美的感受。不久,他患上帕金森氏综合病,腰脚失灵,步履维艰,语音嘶哑,但思路清晰,仍作画不辍。
1995年1月的一天,我与几位朋友聚会,畅谈见闻,突然有人告知,张老已于近日溘然离世,顿时满座黯然。现值先生百岁诞辰之际,谨书此文,以表追思之情。 赵子云
今年是南京著名花鸟画家、古琴家张正吟先生诞辰100周年。在南京美术界和音乐界,张正吟先生享有盛名,至今很多南京知名画家皆出自张正吟门下。
张正吟还是一位出色的古琴家,谈及南京近代古琴的发展历史,不可能不提到张正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