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爱情是狄金森和李清照创作的共同主题。但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她们的爱情诗在内容和表述方法上又有所不同。狄金森的爱情诗,常写到在死后与爱人作永久的结合。而李清照的作品表现的多是深闺少妇思念远方丈夫的离情别绪。再者,由于她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所以表达爱情的方式也不同。狄金森大胆直率,而李清照委婉含蓄。
关键词 诗歌 爱情 文化差异
在美国和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两位璀璨夺目的女诗人,她们以独特的风格开创了诗坛词坛的一派新风,一位被誉为自公元前 7 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另一位则被公认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词家。她们就是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
两位诗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都出身于富有的学者家庭。两人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为以后进行诗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她们的爱情生活及社会遭遇却有着天壤之别。狄金森终生未嫁,生活波澜不兴。她成天呆在有草地围绕的宽敞“的狄金森家宅 ” (Dickinson Homestead)里,读书,写作,做家务,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因此,她被当地居民称作是“艾默斯特的修女”。李清照则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前半生她与夫君赵明诚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后半生却是经历了一系列悲剧性的打击:金人入侵,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丈夫亡故等等,她过着颠沛流离,苦痛坎坷的生活,直至老死。
由于狄金森和李清照生长在两种相距甚远的文化背景之中,且感情经历及对于爱的体验又是如此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她们的爱情诗词在内容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一
狄金森虽然没有结过婚,但她肯定爱过。可能被她热烈却又秘密地爱着的男人,评论家列出的名单有一串。但到底是谁,人们无从知晓。她的遁世及一身素白的装束(白色是新娘婚纱的颜色)可能表明,在精神上她已嫁给了某个人,“从此,封闭心灵的阀门,像一块石头。”[1]P1-20。
在狄金森与友人的通信中,她表露出这样的意识:爱情如果能够实现,反而可能令人失望。相比之下,她更愿意在收稿日期:2007-01-04作者简介:贺润东(1972-),女,湖南邵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想象中经历爱的结合。而她也可能意识到,爱情在她一生,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完满的答案。所以,狄金森的爱情诗中,很多首都是关于与爱人在精神上的结合,或是在死后真正的结合[2]P69-80。
我不能与你过日子——
那将是生活——
……
倘若你——得救——
我——被判去你不在的地方——
那自我——是我的地域——
于是我们注定聚散
你那边——我——这厢——
门户半掩
那是汪洋大海——和祈望——
那白色支持——
绝望——
这首“我不能与你过日子——”[3]P105-109是狄金森 1775首诗作中最长的一首,长达 50 行。诗人的代言人(speaker)说,和他——爱人——在一起过日子将会是生活,暗示着没有他的日子,她也没有了生命。矛盾的是,他俩唯一可能的共同的生活将是在坟墓之中。这对情人的未来是如此黯淡,以至于只能靠现在些许的通信及一丝微弱的希望来坚持下去[4]P170-179。
我的称号——神圣!
妻子——不着印痕!
敏感的身份——相爱——
大磨难的皇后!
……
这也是一首幻想与爱人精神联姻的诗。诗人似乎很明白这样的爱情所带来的折磨要远多于回报,实际上,精神联姻只是一场痛苦的幻梦。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描述成“大磨难的皇后”(Empress of Calvary)。在另一首诗“我如此害怕那第一只知更鸟”(348)中,诗人也曾同样把自己描述成“Queen of Calvary”。“Calvary”是耶酥受难之地,同时也是沃兹华斯牧师(他被认为是狄金森最有可能的爱人之一)从东海岸迁至西海岸后,在圣弗朗西斯科任职的教堂的名字。从“Calvary”这个意象的使用可以看出,诗人痛苦的根源是不能实现的爱情。对狄金森来说,爱情,意味着心灵的折磨和苦难[5]P1456-1512。
李清照的爱情生活可以说比狄金森幸运得多。她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两人兴趣相投,感情融洽。夫妻二人时常在一起揣摩金石作品,互比诗艺,而李清照往往胜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这样幸福、平等的婚姻生活很是难能可贵。而这也培养了李清照对待生活,对待大自然的健康的态度,使她写出的作品格调清新,自然,而又富于美感。
由于赵明诚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外出远行,李清照只有靠写诗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她笔下的爱情,多是深闺少妇思念远方丈夫的离情别苦。如这首清新雅致,千古传诵的《一翦梅》[6]P50-56。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善于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在这首词中,相思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挥之不去的愁绪。她还善于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描画出天各一方的有情人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在妇女的心声普遍受到压抑的时代,她能用词来抒发心中这种甜蜜的忧伤,歌唱自己纯洁的爱情,且真挚动人,毫无矫饰,这一点是极其值得称道的。
二
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两位女诗人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影响最为深远。艺术家们对待性的态度是健康的、自然的。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也通常是裸体。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性得到了一致的推崇和接受。与此相反,在东方文化中,性被神秘化了。任何描绘或仅仅是提及两性之爱的作品都被看作是淫秽之作。所以狄金森敢于大胆而直率地表达爱情,而李清照在抒发爱情的时候却是极其含蓄和委婉,这也就合乎情理,不足为奇的了。
狄金森的坦率在这首“暴风雨夜——暴风雨夜!”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暴风雨夜,暴风雨夜!
我若和你同在一起,
暴风雨夜就是
豪奢的喜悦!
风,无能为力——
心,已在港内——
罗盘,不必,
海图,不必!
泛舟在伊甸园——
啊,海!
但愿我能,今夜,
泊在你的水域!
在这首诗中,狄金森表达了她对于男女情爱的热切的渴求。诗人的代言人自比作一艘船,停泊在爱人的水域。这样的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女人依偎在男人怀里的情景。但是,对狄金森来说,与爱人依偎在一起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想象上的奢侈!可以看到,在这炽烈的爱情表白之下,隐藏着诗人的无奈和忧伤。这首诗富于意象:寻找一个港湾停泊映衬出她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而暴风雨夜更衬托出她感情的强烈。
在“我的——以公正选举的权利”一诗中,诗人的代言人通过六个“我的——”,断然宣称她所爱之人是她拥有的财产,尽管他现在不在眼前,或许,只有在死后才会靠近。
我们无法想象李清照会宣称丈夫是她的财产。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妇女才是男人的财产和附属品。就算在 19 世纪的美国,轻视传统的狄金森敢于如此地大胆,也是令人惊异的。
我们还应注意到狄金森诗作中“婚姻诗”这一类。从未结过婚的她,却有时在诗中自称为妻子或是新娘。这正是她大胆表露爱情的体现,同时也是前面提到的她关于“精神联姻”的幻梦的明显例示。
与狄金森截然相反,李清照的爱情诗显得含蓄、温和且委婉。李清照经常通过“细雨”,“残酒”等意象来间接地抒写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和那“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万般愁绪。这“愁”字越深,她对丈夫的爱恋也就越深。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让我们且来探究一下历代文人对于含蓄的看法。刘勰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所谓“隐”,即含蓄;所谓“重旨”,即措辞约而义丰;所谓“文外之重旨”,即要有言外之意。刘勰还把艺术上的含蓄比作河流中蕴藏的珠玉:“川渎之韫珠玉也。”宋朝的梅圣俞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舍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另外如司徒空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的“弦外音,味外味”等,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文学作品要含蓄隽秀,富言外之意,使人读了感到诗意深厚,回味无穷。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最杰出的代表,在词的创作中,含蓄也是其艺术手法中最重要的特色[7]P140-158。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伤别怀远的词作之一,篇幅虽小却含蓄蕴藉,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初经别离的伤感情怀。“雨疏风骤”是用白描手法状写客观景物,“不消残酒”是概述主观情态,主客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种雨疏风骤愁煞人,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思绪有增无减,读者也同作者一样,被愁的气氛所笼罩。全词写离愁却未见一个愁字,言简意赅,语约情重。特别是“绿肥红瘦”四字,以花喻人,花残人愁,抒发了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伤感,无限凄婉,却又巧在含蓄,短幅中蕴藏无限曲折。
综上所述,狄金森的爱情诗歌多是描写她所幻想的爱情与婚姻。而由于她紧闭心门,与世隔绝,爱情于她而言可谓遥不可及,这种爱情诗难免笼罩上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剧气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她的爱情诗里不乏“坟墓”,“磨难”,“绝望”之类的字眼。相反,李清照幸福的婚姻生活体现在她清新隽永的词作中,是她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绵长思念,故而或浓或淡的愁绪也变成了生活中的一种美。另一方面,狄金森能直呼出自己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而李清照极尽婉转之能事,于含蓄之中表达其强烈的情感,这正是与中西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江枫译.狄金森诗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2]Moore, Geoffrey.American Verse(M).Penguin Books Ltd.London, 1977.
[3]木宇.最后的收获——艾米莉·狄金森诗选(C).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6.
[4]Phillips,Elizabeth.Emily Dickinson: Personae and Performance(M).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8.
[5]Mcmichael, George: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ird Edi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York, 1985.
[6]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7]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Z).成都:巴蜀书社,1996.
作者通讯地址: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转自《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