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抵是公元的761年,纷纷乱乱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帷幕,许多人对之后的唐朝还怀有重返盛唐的希冀, 元结就是其中一位,他甚至为此写下长文《大唐中兴颂》。

  • 20200212124613_dd7c62b404a1efaac4a0a35257b38a3d_1.jpeg

  • 《大唐中兴颂》

  • 这篇荡气回肠的文章后来被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刻于浯溪石崖上,时隔数百年,又被翻出吟诵,苏轼极有名的学生张耒作《浯溪中兴颂》应和了这篇文章,一度引起文圈热潮,各位大佬纷纷应和张耒,这中间出了一位待字闺中的姑娘的诗,中有两句写:“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唐朝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过安史之乱的军队,因为战马都用来为杨贵妃传送荔枝了。

  • 此言一出,文圈浩荡,一代文学家李清照的政治思想初露边际,就遭到热捧,南宋文学家朱熹甚至评曰:“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 朱熹的这句话是否正确我们不去评论,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李清照的才能和政治见解是可以得到充分肯定的。

  • 但李清照的一生,并没有因为才华突出就过得安逸稳当。

  • 中国历史绵远悠长,在浩浩荡荡的时光里,大多数的女性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论,待字闺中,专攻女红,但身为大文学家李格非和状元外孙王氏的女儿,李清照小时候的时光与这些平常姑娘们有些不同,从小就不知道 “三从四德”几个字怎么写的李清照,在生机盎然的少女时代,她的眼睛里都漾着彩色的波纹。

  • 比如她曾在豆蔻年华,与友人一同泛舟湖上,日暮都不曾回家。

  • 这个北宋的少女出行旅程也被她用笔记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后人谈论李清照,常被她对于“瞬间”描写的精确和精彩所惊讶,这样文采四溢的词,居然出自一个少女之手。

  • 20200212124613_dd7c62b404a1efaac4a0a35257b38a3d_2.jpeg

  • 《如梦令》李清照

  • 因为生于一个六品官人的家里,父母又都是书香文人,李清照自小耳濡目染,遍览群书,得了眼界,也得了文人气。

  • 那几年,李清照在北宋士人圈里名声大噪。

  • 许是上天对肆意且有才的人都怀有一点偏爱,总希望才子当配佳人,此时宋徽宗刚刚即位,旧党和新党之间矛盾暂时平息,因着这短暂的政治和平,分别追随两党的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和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有了坐下来谈一谈的机会,赵明诚对父亲隐秘又迫切的请求也终于可以放在台面上来讲,没多久,李清照出嫁,两家结秦晋之好。

  • 李清照是爱赵明诚的,对于这个有前途又有共同爱好的相公,她心里充满了欢喜,曾写词曰:“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爱情,是所有姑娘的期待,极富才华又不被封建思想所束缚的李清照也不能免俗。

  • 20200212124613_dd7c62b404a1efaac4a0a35257b38a3d_3.jpeg

  • 李清照和赵明诚

  • 所有人的成熟都来自一场灾难,李清照的成熟也是从一次对灾难的无力开始的。

  • 公元1102年,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因为政治原因被驱逐出京,而打压李格非的政治团伙,恰恰就是赵明诚之父赵挺之的新党一派。

  • 父亲狼狈落马,而凶手就是公公,这件事让李清照沉寂了许久,她曾写诗给她的公公赵挺之,希望公公能看在两家秦晋之好和“人间父子情”的面子上放她的父亲李格非一马,但这件事最终无疾而终。经此一事,赵挺之对李格非的政治迫害和见死不救开始让李清照开始觉得无力且恐惧。

  • 继承了李格非刚强性格的李清照敢爱敢恨的一面终于展现出来,她又写诗给她的公公:“炙手可热心可寒。”

  •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的权力越大我心越寒。

  • 20200212124613_dd7c62b404a1efaac4a0a35257b38a3d_4.jpeg

  • 李清照父亲

  • 现在的我们无法理解那时候的李清照怎么敢向一家之主的赵挺之发言挑衅,但现代女性思想在李清照身上最明显的表达就是不畏强权,敢爱敢恨。

  • 李清照开始渐渐成长,以一种成熟的眼光来看待之后公公的长逝和丈夫的被贬,可能这时候的李清照已经学会了如何接受生命中突如其来的不幸,对生活灾难有了一定的逆来顺受。但当丈夫重新入仕,蓄养侍妾时,她才深刻的体会到,她生命里那个一直不妥协的性格依旧存在,当生活对她不公时,她依旧会觉得难过,会想要对不公说不。

  • 于是她直白的把愁绪说了了出来:“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 这种敢爱敢恨在后来赵明诚在江宁为官时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国难之下,赵明诚身为江宁知府,却因为害怕王亦的造反而于深夜逃跑,这件事成了李清照心里难以消除的疙瘩,深爱的丈夫居然是会临阵脱逃的懦夫,这不由得让她想起乌江自刎的项羽,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叹。

    a044ad345982b2b7258c28611e94ece977099bc7.jpeg

  • 李清照

  • 敢于向不正确说“不”的女子在古代屈指可数,生于封建王朝的李清照,却始终可以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敢于对一切不正确的事物提出自己的谴责与蔑视,这在男权至上的时代是极不容易的,李清照的觉醒,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社会极不容易的女性思想的萌芽。

  • 这时期的李清照作的词虽然笼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在面对生活时,她依旧是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智者,是拥有独立思想的成熟女性。03

  • 但那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终于还是老了。

  • 时隔多载,李清照在国难家愁中经历了丈夫的离世,宝物的遗失,再嫁又怒而离婚入狱的狼狈,那个不再年轻的姑娘终于对世界说了妥协,人生行至此处,也没有什么再斗争的念头,李清照的词里终于只剩下浓浓的愁绪,那个少年时期“争渡”的姑娘,也终于变成了“也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老人。

  • 但李清照依旧对自己一身的才华充满自豪,在晚年孤独的生活里,她遇见一个孙姓亲友家的小姑娘,可能是想起了过去的自己,也可能是对自己一生无嗣的遗憾,李清照突然动了收个徒弟的想法,决定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 20200212124613_dd7c62b404a1efaac4a0a35257b38a3d_6.jpeg

  • 李清照

  • 小姑娘却说:“才藻非女子事也。”

  • 李清照突然就懂了自己的悲哀所在。

  • 她自幼熟读诗书,极有思想,对政治和文学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因着懂得多,她从不服输,总在拼命取得自己的成就。可一生专注于诗词创作与金石文物的她,却也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政治的旋涡里苟且偷生,竭尽所能也保护不了文物的周全。

  • 如若她身为男儿身,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会不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会不会能保得那些文物周全呢?

  • 可她偏偏是女儿身。

  • 原来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 至此,那个在封建时代昙花一现的独立女性又归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化为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