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一般的女孩子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攻女红的生活。因此在那样一个女性受压制的社会里,李清照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而提及她的才华横溢、文学修养,便不得不好好讲讲她少女时代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
李清照她老爸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饱读诗书自不必说 ,关键这哥们儿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还专攻教育板块,李清照她老妈这边儿的出身也不得了,李清照母亲的祖父王拱辰是仁宗时期的状元,官至财政部部长兼商务部部长,《宋史》记录李清照的母亲「亦善文」。生来就在这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接受熏陶,加上天资聪颖,李清照的个人素养自然不言而喻。
《碧鸡漫志》记载她「自少年便有诗名 才力华赡 逼近前辈」,得到苏轼大弟子晁补之的疯狂打Call,后来写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名震汴京,更使得「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 未有能道之者」。当然,李清照能赢得那些清高文人的好评,并不单单因为她的「青春文学」,也有严肃的政治题材 ,比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就以安史之乱借古喻今,说唐玄宗你哪可能打得赢呐,你的战马都跑死在给你的爱妃送荔枝的路上了。说出这话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朱熹还感叹说,这哪里像个女孩子写的啊,这要是个男娃,拾掇拾掇明儿就能科考去了。
而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她有言传身教外,更是给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普通女孩儿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李格非在教育上相当开明,把李清照既当女儿又当儿子养,对其才华不仅毫不掩饰,反而天天发朋友圈招呼自己的好朋友们来看,而李清照所展现出来的也不是传统观念里那种裹着小脚的大家闺秀,她和她的闺蜜们几乎都是这样世家大族出来的孩子,她们可以「争渡」,可以「沉醉不知归路」,可以「兴尽晚回舟」,可以用最明媚的姿态享受青春最灿烂的那些日子。
好多人提及李清照的时候都喜欢把她塑造成一个高冷女神的形象,可是在我看来,李清照妥妥的就是一个朋克少女啊!她18岁的时候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也不管两家老爸是不是政敌。这俩人的婚后生活按她自己在《金石录后序》中的说法,虽然两口子理论上是「贵家子弟」,但是她和赵明诚都是狂热的金石古玩收集者。正所谓「素组穷三代 喷漆毁一生」,两口子喜欢逛文玩市场,见到喜欢的又买不起,于是俩人决定每次去之前先拿家里的衣服去当铺换钱,激动的时候直接当场脱衣服换东西。
「美好时光易逝」仿佛理应是所有故事的发展趋势,李清照和赵明诚也不能免俗。这俩人虽然也经历过「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美好时光,但是因为北宋政局的动荡(这一点我们在写苏轼的时候提到过),她在其后的时间和赵明诚聚少离多,后又因赵明诚豢养歌妓与之感情渐生隔阂。
在她44岁那年,金人大举南侵,虏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当北宋官民纷纷衣冠南渡之时,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之际押着15车文物到了江宁与赵明诚汇合,可是,就在她写下「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诗句时,身为知州的赵明诚却抛妻弃城而逃,不久后因疟疾病死他乡。
之后的李清照带着文物四处漂泊,途中遇见张汝舟,此人最开始对李清照百般殷勤,可在婚后不久李清照发现张汝舟只是惦记着自己的文玩字画,在发现自己其实所剩无多之后居然对自己大打出手。
可是李清照是好欺负的人吗?我们的朋克少女怎么可能轻易罢休?李清照一边按住不发,一边暗地收集张汝舟买官的证据,结果一告即中,把这个人渣扔进了监狱,闪婚闪离,结束了这段百天孽缘。
晚年的李清照一直漂泊,眼光却关注于国事,在完成一连串的著作后,终于在她73岁左右逝世。
李清照好的作品非常多
在这里我却非常想提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真的是李清照的作品里相当绚烂明亮的一篇——一群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一块儿跑出去划船,在船上弄点儿小零食喝点儿小酒,一边划着船一边唱着歌儿,顺带还看看漫天的晚霞和灿烂的夕阳,结果一不小心一群人都喝多了,酒驾之下掌不好舵,船一下子蹿到荷花堆里去了,于是这群少女笑着闹着酒劲大发,甚至要比比哪艘船划得更快。
明媚艳丽得如在梦境一般。
关于李清照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赵明诚写得你侬我侬如同神仙眷侣,可是拆开了来看,一地的鸡毛也够人鼻子犯痒。琴瑟和鸣的日子不假,只是人都是要生活的。赵明诚官场沉浮心性改变,李清照却依旧侠骨风流。在我看来,李清照和赵明诚更像是一对志趣相投的朋友,有共同爱好的时候大家一块儿玩儿,三观合不来的时候就把「我们」改成「我」和「他」,因为毕竟李清照的骨子里并不是一个期期艾艾的人,只是我们大多被她作品里所体现出来的愁绪带跑偏了。
为什么这么说?从她的兴趣爱好就能看出来。
李清照喜欢喝酒,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喝得大醉,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现存的49首词中,一半都在写喝酒。开心的时候喝,悲伤的时候喝,踏青赏花的时候喝,没事干的时候也喝,她不仅要喝 ,酒量还不好,喝得半醉就嚷嚷着要写词,「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说的就是她。
李清照不仅爱喝酒,她还爱打麻将,《古今女史》甚至评她为「博家之祖」。她不仅喜欢「赌」,而且逢赌必赢,什么斗鸡、斗蛐蛐、掷骰子、赌球,都不在话下。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性,她甚至还出了一本赌博攻略《打马图序》,还说「予性喜博 凡所谓博者皆耽之 昼夜每忘寝食」。什么意思?就是说她自己天生爱赌,只要跟赌有关的娱乐活动,全都喜欢,为了赌,她可以不吃不睡不分昼夜。而且在金兵攻城李清照夫妇准备撒丫子跑路的时候,赵明诚连最爱的古玩古物都准备遗弃,李清照却要随身携带她的赌具,逃难的时候也不忘随时「来一把」,可见李清照多爱麻将——价值连城的收藏品可以不要,麻将不能不要啊!
李清照的这些生活作风放在当时,经常被人怼说她「不守妇道」,但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她不仅没有因此收敛,甚至还写了一篇「词论 」,从前唐的李煜、冯延巳到前辈柳永、张先、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秦观、黄庭坚挨个全怼了一遍,说他们根本就不会写词。要知道上一个口气这么大的,还是那个「凤歌笑孔丘」的李白。
尾声
李清照的一生,柔软却刚强,活于红尘乱世却豁达通透 ,总是暂时性伤春悲秋,持续性乐观开朗。她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七十多篇,却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傲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在她之前,婉约词派大多被定性为「含蓄婉转 缠绵细腻」,而且大都是男性作家写女性的题材。可李清照不同,她笔下的女性不再是那个呆呆地坐在屋子里终日以泪洗面的僵化形象,她们可以「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她们可以「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她们可以「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 她笔下的人物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有自己真实的忧愁,并且能让读者从忧愁中读出愤慨,从感伤里读出倔强。在她的婉约词里,是有骨气在支撑着的。
后世有人说,张爱玲身上有李清照的「美」,三毛继承了李清照的「才」,可她们都拼不成一个李清照。李清照是多面的,也是可爱的,在女性极度受限的封建社会里,她敢爱敢恨,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极力活出自我光芒。虽然她的一生并无子嗣,可是读过她作品的人一定能够感知,李清照的文学没有绝嗣,而是绵绵不绝地繁衍生长着,在每一个读者心中永远永远地流传下去,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