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773912b31bb051704ef0f0753a13b04bede041.jpeg

  •     每个人都听过李清照,不必要读很多书,几乎每个人也都知道几句她的词,尤其是在少年习文的成熟路上,李清照肯定启蒙过这千年以来无数的中华学子,她的星盘想必定有其特殊之处,观照她这一生比较明确的部分,以下就予一一解析。

  •    身为一个如此不凡的女性,会让人注意到她几乎完美的婚姻,别说这是发生在不可思议的古代,就算是现代,这样的浑然天生的佳偶也是传奇;所以联想到他们两个人之间必定有良好的冥王星与土星的相位,这两个人的关系方才受到宇宙中宿世缘份的祝福,不仅在当时的世间形成了强而有利的结合,彼此更是对方的灵魂伴侣。往往这种结合背后的安排是超乎个人利益的,它会带有更高超的宇宙使命,需要这个结合去完成一些对世间有贡献、有价值的进化的工作。就像完成了她早年曾做的《词论》、编著及刻印'金石录'一书、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树立了个人风格的词体"易安体"等等。

  •     所谓良好的冥王星与土星的相位,意思是指双方的星图融合在一起看的时候,自己这两颗星在对方的星图落点上,有显示出彼此互相形成良好意义的相位(例如占星学中说的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之所以是土星与冥王星的结合,是因为土星与冥王星的关系是最神秘的,它是灵能上的奥义学,就像中国人说的"业报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样,观察双方合图上这两颗星对应的关系,仿如就在检验一张"宇宙兑现的支票",只是面额不知是正?是负?是多?是少?由业力标记的土星与轮回宿命的冥王星相结合,不容抵抗的命运于焉存在。

  •      先前我们介绍过土星,那么何为冥王星在占星学中所代表的意思呢?冥王星代表着黑暗与生命中未知的力量,并且经常与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有所关联,主宰着人们最深一层的潜意识运作。冥王星同时也代表着从毁灭之中心理的重生,它有另一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含意,所以如果说土星为此世业力的标记星,那么冥王就是累世轮回之业的宿命星了。说到冥王星,反观清照南渡前后期的人生,其反差之大,尤其是经历了生死离散的巨变,那么这应该就算是典型的"时势推运占星"中所说的,当时天象冥王星进入清照本命星图的天底宫(第四宫,也叫家庭宫)的现象了。

  •     千年前在北宋覆亡时,如果经过推运后发现这当时冥王星的位置与清照个人的生命星图,真的是很巧妙的在清照的天底宫会合的话,那么清照她一下子丧失了丈夫、亲人、家园、收藏、甚至是一个人的根源,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个天象就是会让人失落流离,会觉得生命中的脐带被剪断了,从此生命被彻底切割,好像与一个人过去所赖以存身的根基一刀两断了一样。虽然冥王星也有一个隐而未见的祝福的力量,但只有当事人努力在一片废墟中重建个人粉碎了的内心之家时,最后才能看到它。

  •      至于清照跟明诚这样琴瑟和鸣的良缘,也许有以下的几个可能:一个是他们夫妻的合图中,有土星跟金星的和谐相位(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因为代表情爱的金星有土星责任及宿命缘的呵护,就会有一个温馨满足的稳定关系,这样的束缚是良性的。又或者是海王星与金星形成良好的相位,如此的爱就会显现在海王星罗曼蒂克的理想性质之下,双方有助于将心中对世人或文学的爱升华,移转成艺术的专力追求。又或者是金星与木星也呈现和谐的相位,如此双方的情爱在木星生生不息的保守下,就是一种互生互利、可以一起创造繁荣的关系。

  •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是在清照的本命星图中,就有一颗木星落入婚姻宫(星图中地平线西方的第七宫),如此代表当事人在婚姻关系中不但容易受益,而且配偶很可能是个相当有智慧的人,甚至于会把欢乐与信心带给自己,因为这样的伴侣会关心他人精神跟物质上的双重福祉。当然,最后关系是否完美,还得再参照双方合图上的相位。说到木星,木星主生理,智力及精神上的成长,一如清照幸运的童年,她身心都无比满足与高水准环境的少年,以及一切尊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独享着,那很可能是因为木星落点在巨蟹座)或在第四宫之家庭宫)的关系了,因为此相生来即有尊贵之意的。

  •      每个人都听过李清照,不必要读很多书,几乎每个人也都知道几句她的词,尤其是在少年习文的成熟路上,李清照肯定启蒙过这千年以来无数的中华学子,她的星盘想必定有其特殊之处,观照她这一生比较明确的部分,以下就予一一解析。

  •      身为一个如此不凡的女性,会让人注意到她几乎完美的婚姻,别说这是发生在不可思议的古代,就算是现代,这样的浑然天生的佳偶也是传奇;所以联想到他们两个人之间必定有良好的冥王星与土星的相位,这两个人的关系方才受到宇宙中宿世缘份的祝福,不仅在当时的世间形成了强而有利的结合,彼此更是对方的灵魂伴侣。往往这种结合背后的安排是超乎个人利益的,它会带有更高超的宇宙使命,需要这个结合去完成一些对世间有贡献、有价值的进化的工作。就像完成了她早年曾做的《词论》、编著及刻印'金石录'一书、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树立了个人风格的词体"易安体"等等。

  •   所谓良好的冥王星与土星的相位,意思是指双方的星图融合在一起看的时候,自己这两颗星在对方的星图落点上,有显示出彼此互相形成良好意义的相位(例如占星学中说的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之所以是土星与冥王星的结合,是因为土星与冥王星的关系是最神秘的,它是灵能上的奥义学,就像中国人说的"业报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样,观察双方合图上这两颗星对应的关系,仿如就在检验一张"宇宙兑现的支票",只是面额不知是正?是负?是多?是少?由业力标记的土星与轮回宿命的冥王星相结合,不容抵抗的命运于焉存在。

  •      先前我们介绍过土星,那么何为冥王星在占星学中所代表的意思呢?冥王星代表着黑暗与生命中未知的力量,并且经常与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有所关联,主宰着人们最深一层的潜意识运作。冥王星同时也代表着从毁灭之中心理的重生,它有另一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含意,所以如果说土星为此世业力的标记星,那么冥王就是累世轮回之业的宿命星了。说到冥王星,反观清照南渡前后期的人生,其反差之大,尤其是经历了生死离散的巨变,那么这应该就算是典型的"时势推运占星"中所说的,当时天象冥王星进入清照本命星图的天底宫(第四宫,也叫家庭宫)的现象了。

  •       千年前在北宋覆亡时,如果经过推运后发现这当时冥王星的位置与清照个人的生命星图,真的是很巧妙的在清照的天底宫会合的话,那么清照她一下子丧失了丈夫、亲人、家园、收藏、甚至是一个人的根源,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个天象就是会让人失落流离,会觉得生命中的脐带被剪断了,从此生命被彻底切割,好像与一个人过去所赖以存身的根基一刀两断了一样。虽然冥王星也有一个隐而未见的祝福的力量,但只有当事人努力在一片废墟中重建个人粉碎了的内心之家时,最后才能看到它。

  •       至于清照跟明诚这样琴瑟和鸣的良缘,也许有以下的几个可能:一个是他们夫妻的合图中,有土星跟金星的和谐相位(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因为代表情爱的金星有土星责任及宿命缘的呵护,就会有一个温馨满足的稳定关系,这样的束缚是良性的。又或者是海王星与金星形成良好的相位,如此的爱就会显现在海王星罗曼蒂克的理想性质之下,双方有助于将心中对世人或文学的爱升华,移转成艺术的专力追求。又或者是金星与木星也呈现和谐的相位,如此双方的情爱在木星生生不息的保守下,就是一种互生互利、可以一起创造繁荣的关系。

  •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是在清照的本命星图中,就有一颗木星落入婚姻宫(星图中地平线西方的第七宫),如此代表当事人在婚姻关系中不但容易受益,而且配偶很可能是个相当有智慧的人,甚至于会把欢乐与信心带给自己,因为这样的伴侣会关心他人精神跟物质上的双重福祉。当然,最后关系是否完美,还得再参照双方合图上的相位。说到木星,木星主生理,智力及精神上的成长,一如清照幸运的童年,她身心都无比满足与高水准环境的少年,以及一切尊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独享着,那很可能是因为木星落点在巨蟹座)或在第四宫之家庭宫)的关系了,因为此相生来即有尊贵之意的。

  •       在此我们以中华传统占星术中,最早在周、汉朝代叫做"七政四余",后来经张果老等人集编,又名《果老星宗》的这本古书所衍译的相关文段,录下于此:"木星得入四宫中,可见无灾喜庆重,田宅昌荣需守祖,不逢破败福丰荣",意思是木星若在家庭宫,真的是福禄厚重,田宅昌荣,但是为人子孙的必须谨守祖业,只要没有遇到其余代表破落之星相,那么注定是一世丰荣。"第七宫中木宿游,聪明典雅备祥休,更饶取得高贤妇,偕老同心到白头",意思则是说,木星在婚姻宫的话,有极佳的好姻缘,可以娶到聪明、典雅、贤慧、同心、并且与自己白头偕老的佳偶。那照这样说来,就很有可能是明诚的七宫中有木星,而它则落在清照的四宫中了。

  •       只可惜当年除为帝王将相留传之外,民间的传记文学并不发达,有关清照真实生活影子和那个时代的背景,变成是永远联结在一起的故事了。真要知道清照的行事作风来分析星相,反而不易。而她的这些作品不只是大时代的纪录,也可以说是一个不屈者生命的流露。因为对文学家而言,文学作品正是他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验证,所以,清照以她历经的磨难作为文学升华的养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影响后世极大的,独树一帜于词坛的文体,这是她当初落入人间,来此一遭的信约吧!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诚非偶然呀!

  •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首诗原本是当年她与丈夫一同出游,沉醉于彼此的浓情所作。而现在回首看来,又何尝不是清照一生落款下的"跋";来到人世的天仙,迷醉的在人生中年之前,坐拥人世美好的一切,是沉醉不知归路了。而一切失去之后,在战火与卑微之中,虽属苟延残喘仍旧坚守文人清骨,不与俗同的尊严,是她误入了流言与污泥处处的藕花深处了。在这一生与后世中,清照的才华都惊起了凡夫俗子自叹不如的文思,而在这遮天群飞的鸥鹭之后,不知经历了人世中所有最好的与最糟的清照,她那一生的游兴又是否已尽了?天色已黑,属于清照的大时代已过去,最明了人生无常的人,也已然兴尽晚回舟了。但这样的结局,却不是在历史的长流中的交响曲里的最后一个乐章,那所有的人祸与灾难方殷,那所有的骨肉流亡,那所有的偏安与歌舞升平景象,都还存在着这一千年后的文明大地上。

  •            鉴古知今,希望清照国破家亡的诗词,终成绝唱。


  • 一代词人李清照

  •                                         魏菀

  •           她是古今未见的"天之骄女",她身家高贵、金枝玉叶,她才高八斗、天纵英才,她的精神与物质、亲情与爱情、名声与成就、识见与历练,样样不缺、样样不凡,她能跟李白、李后主(煜)二位大家在"词"的领域里齐名,她能随手轻捻一阙词,即风华千万、千古流传,她的存在是华夏文学中的奇葩,她的传作里有太多洞悉世情的经典,她有一颗冰晶玲珑的心,一种敏锐慧黠的眼光,还有…还有…..她这一生令人不胜唏嘘的生平吧;她风光的来到这世上,在赞叹与掌声中成长,却在长长一生的行路中,被迫在国破家亡的大时代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狼狈而卑微的丢失了所有,最后她孤老何往?她隐姓埋名、染垢流离、不知所终、卒年不详……. 。

  •          (1)绣幕芙蓉一笑开

  •     李清照在距离今天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末年(即北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八四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西南的"柳絮泉"。那地方景色优美,人文荟萃、是一个天地山川之间的灵气仿如皆独钟于此之地,当地的柳絮若绵,处处飘飏,居屋古朴中带出秀丽,济南名士,名闻遐迩;李清照就诞生于这样一个能够薰陶心灵,触发文学创作能力的地灵人杰之处。

  •      她含着金汤匙出生,投胎在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这是一个位居社会金字塔顶端、身为皇朝权力中枢以及历来最高层士族的家庭,在这贵族的书香世家中,她的家族长辈不是状元,就是进士,连她的妈妈都是系出名门,"善属文"的才女,加上父母向来与文人、名士友好,所以她终日跟随父母来往于这些文坛硕彦之间,耳濡目染,使她成为一个博闻有礼,好学不倦的女孩。她承籍家学之渊博,受到良好的正统教育,克绍箕裘,研习经史百家,习文引经据典,学问渊博深厚。

  •       虽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清照的生长环境中尽是如此不凡的教育与薰陶,却不足以完全决定她那旷古风流的文采,因为真正关键的是清照的天资超卓,她生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强记及理解、创发及运词的能力;听说她还不到十一岁,这个小女孩的诗文就已经被父执辈的文坛耆老们所称赏,并以才藻闻名于乡里了。这样一个能过目成诵,更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女孩,不仅是嗜书如饴,几乎是把"书"看作了自己生命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了。这个二八年华的少女,却过着手不释卷的生活,她的闺房内往往不论是几案或香枕,最后都尽成书籍,可叹芳华正盛,不敌书香正浓,她终日满足的沈醉其中…….。

  •       先天的遗传、后天的庭训、高贵的家世背景与卓然天成的禀赋,都令她一出生即已高高在上、光彩夺目、不与俗同,这也注定了她的前半生要踩在云端之中,李清照人生的春艳景致,竟是那样的不食人间烟火、不识人间苦难呀!

  •       这样的才女注定要嫁给一个命定中的人,那就是嫁给了当时的吏部侍郎(也是后来的当朝丞相)赵挺之之子,博学多才的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与她年龄相当,是一位勤笃温和,踏实宽容的好先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没有丝毫贵族子弟的气息,他一样善于诗文,喜欢金石书画,对考古学极下功夫,后来并且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

  •        传说赵明诚小的时候,便曾梦见过一本奇书,醒来时只记得有三句话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觉得纳闷,便告诉父亲询问其意,听说他父亲仔细推敲之后便笑着说:"孩子!'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将来可能是'词女之夫'啊!"想不到明诚后来人生的发展,竟然真的与这离奇的梦完全巧妙的应合了。

  •        

  •        十八岁的清照初为人妇,初解情思与爱恋的生活是那样一帆风顺的甜美,他们小夫妻志趣相投、能力相当,诗词唱和之际,更收集研究金石书画,生活安定美满丰腴。他们每晚的工作时间是以点完一枝蜡烛为度的,有时校勘古书,有时相互评论前代的书画彝鼎。而据《易安居士事辑》记载:"易安(是清照的号)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同坐,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页,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怀中,反不得引而起。"这是他们俩别有风味的闺房之乐;意思是说,他们常在饭后喝茶时,做这样的游戏:即一个人说出古书上的一件事,另一个则要答出这件事记载在哪一部书的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说对了就算胜利,可以先喝茶,说错了就算失败,就得后喝茶。也因为常常笑闹争先,以致茶汤总会翻覆,弄得两人湿答答的。而那样的人生,不但小俩口拼记性、更比才情,明诚对妻子才气的折服,对妻子宁愿甘拜下风的呵护。正是清照这一生中最旖旎的风光了。

  •         (2)花自飘零水自流

  •       然而政治是无情的,因为当朝的权力更迭,清照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因立场不同而被自己的公公在新旧党争时给排挤掉,被朝廷给罢了官,两个亲家因政见不同而交恶,她曾上书求公公救父,哀痛陈词:"何况人间父子情?",但还是没用。这种现实环境瞬息万变,道义恩情全不顾的政治生态,令清照不屑与愤慨,后来她在公公拜相之时,清照也献诗说:"炙手可热心可寒",诗中存有讽喻。之后果如清照所料,赵家最终也被蔡京所诬陷了。任何处心积虑只为经营仕途的人,到底一样坐不住那权力斗争的顶端。

  •        经过了这场政争丑恶的纠葛,清照逐渐成熟了,在看过人情世态冷暖之后,他们夫妇更以学术与文学为重了,这对夫妇是全心全力的在致力于艺术的献身工作,不求其他了

  •        后来,赵明诚先后在莱州、淄州等地做了几年地方官,在公公赵挺之去世之后,夫妇曾在青州(现在的山东益都)故第乡居十年,过了一段悠然的文艺生活。据说明诚在莱州、青州、淄州做官时,图书曾搜集多达数万册,也罗致不少金石彝器,这些珍贵的资材,使他们能方便研究及做考证的工作;明诚家原相当富有,而他数度服官,收入当亦可观,但明诚把钱都用在搜集金石书画这方面去了。尤其是编著及刻印'金石录'一书,就已耗掉了他们财产的大半。

  •        他们尽管是粗茶淡饭,俭衣缩食,也要买书、藏书、校书,朝夕以书为伴;他们夫妻这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和拥有的。这些满满的收藏、冠绝一时的文物、以及传承古文化的使命感,就是清照与明诚两人耗尽心血与青春,所艰辛孕育的结晶,那就是他们的小孩。

  •       这对夫妻当时自谓是"葛天氏之民";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理想帝王,在他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所以在文学与考古的天堂中,他们脱离了世俗,他们活在完全自得其乐、不忮不求的心境之中。然而,此时大时代的脚步,却无预警的拖着所有不论是凡庸或出尘的人,都得一般的往下滑….往下滑,一直滑落到人世间最悲苦惆怅、生死惊惶的地方。

  •         (3)风住尘香花已尽

  •       在清照年轻的时代中,其实重文轻武的北宋已到了濒临危亡的边缘了。在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时金兵终于南侵,一举攻破了宋都汴京,大肆搜刮京城财物,并且挟徽、钦二位皇帝及王公贵族等三千多人,百姓十余万及大批皇宫珍品北上金都,之后金人还将宋廷的王公贵族全当成奴役差遣使用。这如此荒谬的奇耻大辱,就是史称的'靖康之祸'了。这时清照仍跟随明诚在淄州(山东淄川)内,夫妇俩得知此讯,知道淄州不久之后也必将沦陷;两人只好准备撤离,为了逃难,忧心忡忡的他俩不得不把历代收集的金石书画忍痛抛弃了一大部分,虽然缜密的锁藏了十几间房子之多,这样还装了十五车!而这些随身的经史书卷、金石鼎彝都是他俩再也无法割舍的宝物,清照心理知道:"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这些珍贵的必定会失去,但是能够保全多久就算多久吧!

  •        接着,朝廷南迁,北宋灭亡,"靖康之难"后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清照夫妇他们由山东入苏北,渡江至金陵,由于赵明诚是有官守的,他一到金陵,便向政府报到,后来,高宗便委他为湖州太守。夫妻俩接着南逃到了建康(南京)。从山东流亡到南京,这千里行路的风霜劳顿、冒着酷暑的心力交瘁、这颠沛流离的一两年,让赵明诚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可这局势还没能稳定下来,这国家眼看是乱的一塌糊涂了,国有外患,更有金人册立张邦昌于汴京,僭号楚的这种事情,朝中却因统治者无心收复,甚至陶醉南方山水秀美,歌舞升平的景象,而让主战派受主和派的压抑而不得收复失土,这让稍有民族意识的人皆感愤慨。在这种国仇家恨、小人当道的时刻,清照的人生已经完全不复从前的活泼浪漫、闲适美满可言了。

  •        隔年是建炎三年(1129年),明诚身体刚刚好点,却为了哭母奔丧,途中单身一人旧病复发,那一年的八月,清照连夜仓皇赶至南京见他,再见到明诚却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那时节明诚就这样抛下了尘世的所有,享年四十九岁,走完了他单纯干净的一生。至于他本应上任的湖州太守,也因明诚这些年前后的病况而至死迄未到任。他留下了新寡的清照(当时四十七岁),以及那一生心血所在的金石瑰宝。在这一刻,清照狠很的从云端摔落了泥沼,她这一生中最为心爱的知音、一直呵护着她的稳健靠山、与她结缡了近三十年的伴侣,最懂最相依的那个人,就这样,在异地寒微的情境中憾恨的撒手归去了。

  •       她病了,她怎能不病?是大大的一场病,但她得活着,因为明诚跟她还有记忆存留在那最后相依为命的经史书卷里。那是明诚讬孤给她的使命了!但是由于宋代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的,所以一旦失去了丈夫,加上两边都早已在党争中没落的家世,清照可说是完全孤弱无依了。可这乱世却不容她多作喘息,江南的局面就起了大变化,金兀术引兵南下侵宋,于建炎三年九月攻打南京,明诚死后一个月,清照就带着病体又得仓皇的走上流离之途。她一个人该怎么照看这批文物呢?她想到自己还有个妹婿担任着兵部侍郎,于是在兵荒马乱之际,好不容易出了高价托船将大部分运过去!可是人算毕竟不如天算,十二月,金兵攻陷洪洲(今属江西南昌),那些运过去的东西就这么全被丢弃了。当时她由南京到了杭州,可到达后月余,杭州又陷,清照只好再渡钱塘江入浙东避难。最后在兵荒马乱中,清照逃难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县),最后她找到了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这样人事皆非、东飘西泊、一路上还得照看着自己随身的文物、日夜胆战心惊的辗转流亡之后,她终于到了一个能够暂时的落脚喘息的地方了。

  •         (4)北去应悲易水寒

  •       当时的南宋,已有土崩瓦解之局,金兵势如破竹,金兀术从海路追宋帝,直闯浙东,高宗匆促逃至温州,兀术之大兵海上遇难,损失惨重,且岳飞等在湖北带兵擒王,袭金兵之后路,于此,金兵退兵,南宋偏安之局于是成型。

  •       然而,谣言却在这个时候四处流散!南渡那一批昏瞆而少进取心的朝臣,不知是何居心,硬是说她还拥有一只玉壶,准备要送给金人自保之用的。逼得她只得打包了身边所有的铜器金石,准备献给朝廷。那知朝廷还来不及接收,就转到四明(今浙江宁波),而这些物件,只好全部寄放在剡县(今浙江嵊县)。哪知道战乱波及,官军、叛兵的一来一往,所有的器具、手抄本,又全付之一炬。

  •       剩下的几个竹箱,她再也不愿意轻易离身!这是她半生颠簸的仅余了。清照在浙东走过绍兴、今华、宁波和温州等,不知在哪个地方,清照缜密藏于床榻之下的这些东西,有天一朝起来,墙壁硬是被小偷挖了个洞,又被取去五箱。她怎能料到,在这样细细密密的收藏下,还有痛失的可能?她拿出了所有缠头勉强立下重金悬赏,也只得回十八卷书画。

  •       清照到底还拥有什么?为何这些瑰宝在得到的时候是如此的的艰难,而失去的时候却是如此简单?过去才为"玉壶事件",把清照弄得几乎下狱;现在又因对时政的不平,看在眼里,发而为诗,又得罪了不少人;对于南朝的政治,清照是愤懑的,她才锋过露,以及批评文学作品之水准太高,于是,小人捏造谣言来诋毁她,说她在投老之年,改嫁一个品德败坏的男人,辱骂她失节、假清高。至于南渡之君臣,在南宋绍兴初年之后是逐渐安定下来了,乱事渐渐平定,大家在山明水秀的临安享乐,清照却行吟双溪,不屑与当时权贵同调。她从越地到了杭州,后又由杭州到了浙江的金华,她虽然暂时在金华定居了下来,却还时不时的得受这批人的污衊与流言干扰。

  •       曾经的丰荣岁月、曾经的鹣鲽深情、曾经的富裕收藏、曾经的一时重誉,现在何往?清照的芳华已尽,向晚的人生孤苦伶仃,她居无定所,知音无存,故乡已沦陷,丈夫已死去,收藏皆离手,国仇家恨,怆怀难已,流离他乡,万般情思、百般愁肠,就只能寄讬在一只健笔里边,使她后期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深沈的忧郁,一种凄切的悲凉;就这样,她悄然自人群中退隐,晚节流落江湖,从茫茫人海中消失了她孤弱的影像,是病?是贫?是身处于如何不堪的地方?甚至于连卒年都不可考,后人据推断清照约活了六十岁吧,这个曾经无比灿亮的文学大家,就抑郁的在江南的旅居中,寂寞的离开这炎凉人寰了。

  •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较;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灰汗成雨;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坯土!"这是清照距明诚之病故三年后的诗作,看看这与她南渡前文风的清丽婉约差异实在甚大,全诗的声情激越奔放,从前的活泼富丽一变而为凄怆沈痛,已不似纯粹女性的作风了。在大时代中历经疯狂迭起的坎坷,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位伟大词人的生命面貌了,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一个落难的天才,带着苦痛的灵魂,她却在文学创作方面树立了个人绝对魅力与灵动的风格,在意境上、在运词上、在词体的流变中,她毅然特立、独树一格,超绝两宋词人之上,闪耀出她文体特有的鲜明生命力!旷古之才,千古流芳!


  • 李清照:一切从门当户对开始 

  •                                      侯虹斌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格非之女。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夫妇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考证鉴别。金兵入踞中原后,流落江南,夫病死,李远走金华依弟,晚景凄凉,有材料证明其曾改嫁,不确。清照多才多艺,工诗文,善丹青,词的成就尤高,被誉为"婉约"之宗,在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材料说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成亲,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还是父母指定的缘分,或者是两者兼有之,但李赵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好的一对夫妻。李清照是散文家兼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而赵明诚是两度任宰相的赵挺之的儿子,他比李清照大三岁,年纪轻轻就做太学生了,二十岁时即潜心搜蓄金石书画,满满装了十余大屋。李清照对这一时期的乡居生活非常满意,"甘心老是乡矣。"她把自己的居室称"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为李清照的画像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就是那种"淹然百媚"吧。夫妻俩在山东青州故第闲居时,一起校勘书籍一起品评书画一起整集签题,两人还喜欢打赌,赌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的先喝茶。往往赢的人就乐得人仰茶翻了。

  •     一年的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阕"醉花阴"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阕词后,竟闭门数日,穷三日夜之力,填了五十阕,把妻子的那一阕也抄杂在里面,也不写清作者,拿去给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玩诵再三,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明诚自此以后,对妻子甘拜下风。李清照是千年不世出的天才,输给她没有什么可羞愧的。难得的是赵明诚心胸坦荡,还把妻子作为他的骄傲。有这样的好儿郎,李清照也造化。

  •        这样的一个女人,适宜被暗恋,不宜相爱。才华固然是对男人的一道门槛,而她内心的完满和自足更使她无法让外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十八岁嫁给这个人的时候,她一定迟疑过犹豫过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和赵明诚一起,李清照是他的酒朋诗侣,是他的知交挚友,琴瑟和谐,不是不快乐的。即使后世资料证明,赵在婚前曾去过花街柳巷,在婚后因李清照没有生育曾与丫环有染,在以狎妓为风流的那个时代,也可以原谅了吧?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李的内心是独立的,她只需要一段可以互相酬唱应和的平等的爱情,来释放她的丰盈和美丽。她把性感留给自己,才华给了世人。赵无疑是最适合她的。

  •       但是,里尔克也说,爱是最难的事。上帝到底嫉妒了。他给了李清照"国破山河在"的凄凉的收场,而且,在他们成亲二十六年之后,赵明诚死在去建康赴任的路上。

  •        当然还是会好好地活下去,只不过不再快乐罢了。那是一条漫长得没有边际的地下铁,身边每个人都忙忙碌碌恍恍惚惚,喧哗热闹,然而那都不是她的终站。自赵明诚死后,战争、流亡、无子、贫病交加,仿佛几世千劫过去了,停也停不了。果然是繁华被摧毁,乐极会生悲。看到这样的天才女人心碎,心里还是有点悲凉的。

  •           ——《红颜:女人千年的荣耀与哀伤》

  • IMG_6144_??.jpg

  •                图片/清照网

  • 漱玉泉畔声声慢 金石录里脉脉情

  •                                         孙绍光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今日来到这首传颂至今的词阙——“声声慢”的孕育地,才真正体会到“人杰地灵”的涵义。

  •      坐落在山东省章丘市百脉泉畔的“清照园”,便是被誉为“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故里。清照园北行,至漱玉泉。此泉便是清照敛镜梳妆之所在。这一泓碧泉,如明镜般亮洁,恰巧天上有一朵白云飘过,雾影倒映,更使这泓泉水如诗如画,晃若仙榈。坐倚池边,掬一捧清泉,遥想当年伊人在此梳妆打扮,吟诗作赋,不免思绪缕缕。历史的轮回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清泉依旧照佳人。不变的唯有这池水,它是否也能记得,若干年前曾有一个绝代女子以此为镜,顾影自怜?

  •        漱玉泉的得名也有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李清照童年,曾随父亲李格非来此观泉,快走到泉前时,李清照跌了一跤,她咧开大嘴正要哭,父亲李格非忙说:“快别哭,你哭这泉水就不冒了。”李清照就急忙用两手把嘴紧紧捂住,忍着没哭出来,可是眼睛里却不住地掉泪。因为她没哭,所以这泉水就一直冒到现在。又因为李清照常到这里来观泉,并且漱过口洗过玉,所以才叫漱玉泉。

  •       有趣的是,记者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采风时又发现一个同名的“漱玉泉”,并且都声明:李清照曾居于此。李清照到底在山东哪里居住过,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不过史料证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章丘人。近年在章丘发现一块碑石也是李格非的墨迹。由此推论,李清照更有可能在章丘百脉泉群的漱玉泉边梳妆,并以此泉作自己词集的名字——《漱玉集》。据说,在山东就有四处纪念李清照的“漱玉泉”,若“一代词宗”知道她能如此泽被山东,芳魂亦能含笑了。 

  • 20180706_IMG_3681.jpg

  •                                     图片/清照网

  • 误入藕花深处

  • 枯荷雨声

  •      她刚从我清冷冷的梦中走过。

  •       叹息之声如梦里花落,一朵朵敲击在几案上,如隔窗的雨碎了芭蕉的衣裳。

  •      总想选个月华如水的夜晚与她温一壶薄酒,一脚踏在北宋的沧海,一脚踩在南宋的桑田,醉卧柳荫花阶,流连苹花汀草,抑或泛一叶兰舟,误入藕花深处。

  •       一池青荷幽碧,满目绯红如霞,浅浅涟漪,淡淡氤氲,行如流水,静如处子,罗裳舞翩翩,木筝韵依依。如此美景良辰,携她素手纤纤,游弋于香海花潮,吟唱那词魂诗魄,该是人生怎样的幸事。

  •        无须旁人用多余笔墨为她树碑立传,只那一本《漱玉词》就已写尽春秋与风流。人间词话,少她则难是一家,多她则自成一体独树一帜。思绪寂寞地在她的词卷中行走,在字字与句句中一点点触摸,那缠绵着的相思,那悱恻着的怀念,那惆怅着的等待,重叠了多少的年华,恍惚了多少的岁月。那眉头上的一朵愁,隔了千年,依旧在独然然开着,竟是无计可消除。

  •       相思逐流水,闲愁折花黄,在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堪闻的萧声里,又怎盈一地的月光,掬一池的清水,挽一袖的暗香,在她起起落落的词句里,碰的又是谁的伤,撞的又是谁的痛。

  •       风住,尘香,花尽,寥寥素词,淡淡清愁,在阡陌中飞行,在街巷中穿越,在我记忆狭长的隧道中游走。尚未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少女初长成,转眼竟是“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那倦倚西窗问海棠花瘦的女子,那把酒东篱待黄昏日暮的孑影,我该用怎样的胭红轻染她唇边的哀伤,该用怎样的脂粉淡抹她腮边的泪痕。

  •       碧纱窗外枕残月,疏帘影下弄灯花,醉里插花花落去,梦里载舟愁更愁,秋千架下,荡起多少丽词清句,藕荷池边,吟落多少华章鸿篇,一身清愁,半世寡欢,一袖家亡怨,一袖国破恨。宛叹间时光凝成她眸中的瘦水,年华攒成她眉上的浓霜。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如带香的清风,如皎洁的明月,在岁月的清流中缓缓行,徐徐舞,自在花开花落。临水照花的女子,谁不愿在月移花影的旖旎风情下就半枚花笺寄幽怀娇恨,谁愿在颠沛流离的凄凉悲怆中书一页汗青思屈原项羽,那个在“欲将血泪寄山河,去酒东山一掊土”、“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中悲歌的清秀婉约女子,遗世而独立成历史的风景,人如池莲冰清骨,文如秋水不染尘。

  •       何时与她把酒,就研旋研墨,共桃李春风,一解旧愁。

  • ????.jpg

  •          网络图片,清照网配图

  • 象棋 赌博 李清照

  •      能博而胜者,为人们所推崇。而博胜者往往又不满足于精神上慰藉,于是带有一定物质奖励的娱乐亦随之出现,古人称之为“博戏”,后人称之为“赌博”或“博彩”。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就有记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为之博,令人不行,天神不胜,乃辱僇之。”赌自诞生后,在历史上似乎就从未中断过。

  •   宋王朝号称“以文治国”,文网轻松,因此北宋中期以后,赌博不仅在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即使文人、士大夫,也无不热衷于此。

  •   王安石诗词:《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   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弈棋赌是当时一种重要的赌博方式,弈棋赌流行于各个阶层。两宋时期最流行的棋类是象棋,宋家皇帝大都喜欢象棋,尤以徽宗赵佶为甚,徽宗还用其擅长的瘦金体御书棋子。据曹勋《北狩闻见录》载,甚至在其被掳北去时,也未忘记带上象棋。

  •   象棋,古称“象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棋类活动。它的起源至今无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根据象棋的局制和规则,中国象棋的起源应与兵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   《楚辞·招魂》中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着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 

  •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隋唐时期衰落的象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   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   李清照下象棋也赌博。她甚至坦言:“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书画,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李清照甚至对历代博戏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发展,故有《打马图》一书传世。

  •   赌博在当时常被一些文人视之为雅戏,有文人贪赌者不足为怪。《宋史·寇准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此语也正是成语“孤注一掷”的出处。在悠关大宋命运的澶州之战中,作为阵前总指挥的宰相寇准亦未忘记“与杨亿饮博”。这位杨亿嗜赌成性,常和文武大臣们赌博,有时赌得身无分文,甚至拿笔墨纸砚充数。

  •   宋经济繁荣发展,但社会的亦动荡,战争不断。宋“祖宗之法”重在防内患,故一些士大夫为避免皇帝的猜疑,以沉湎于赌博,表自己胸无大志。使士风颓废,借赌来寻求刺激,消磨时光。如李清照就是在南渡的颠沛流离中开始创作他的赌博专著《打马图》的。“乍释轴楫,而见轩窗,意颇释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于是乎博奕之事讲矣。”可见,李清照爱赌并作《打马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发流亡途中的无聊日子。江山支离、异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却要粉饰太平。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好用赌搏来麻痹自己。正如李清照所云: “谁能致敌千里,但愿将象过淮水”。把打马赌棋,看作是抗金。

  •   李清照在《打马图序》中提出:“夫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她对于历史上赌博主要依赖于命运的习惯看法予以否定,认为才智和技巧更为重要。

  •  

  • 李清照:闺秀,还是古惑女?

  •                                       简超

  •       中南大学教授杨雨新书《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称李好赌、好酒、好色,赌棍、酒鬼、色女,一变其奇女子形象为古惑女。博、酒与男女,或为时俗风气,或为人情之常,杨书从怪异角度解秘词人「恶习」,与其说标新立异,无如说是歪曲。 

  •       所谓好赌,乃嗜「打马」(据说是麻将的前身)。我们想「打马」这个东西,和六博投壶等等,以至隔座送钩、分曹射覆,一面可作赌胜,一面又是体育游戏,目的不同,因有雅俗美恶之别。好之乐之而不疲,赌棍也者?体育健将也者?孔子曰:「不有博弈之戏乎?为之犹贤乎已。」健身养志,应该是孔子的用意,但弈之为博,不免也有彩头,若视以为赌博,则彷佛孔子在做庄家了。蓝裕攀君做《中华赌博史大纲》,记述「唐宋时士大夫,喜善博戏的人很多。李白、杜甫、韩愈都有此嗜好。韩愈好为博弈之戏与人竞财,柳州雅好双陆,泛海通风船破,左手持双陆局,口衔双陆骰子,二月不舍。」凡此种种,客观以视之,则是风俗、娱乐、游戏、雅趣;刻意以视之,则一部文明史近於赌博史,千百圣贤人皆为大赌棍,又何止一个李易安!这就是笑话了。 

  •       古代文人生活里,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徵,一壶浊酒喜相逢,融尽无量喜怒哀乐。从斗酒诗百篇、把酒话桑麻、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我们发现李白孟浩然陶渊明的豪情闲散颓唐,又岂只见或莹或浊杯中物、半醉半醒座上人?所以酒徒这个雅号,酒鬼这个俗称,高阳酒徒与沟边醉汉,意义不同。《醉翁亭记》云: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文忠公的知音,当知李易安是酒文化中人;对醉汉发脾气的女人,才只见李易安为酒鬼。杨书以嗜酒论定酒鬼,脱离中国酒文化的环境,忽略酒於文人的精神价值,之外,还有错解:说李清照最出格的一次,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她和夥伴们踏青春游,在大明湖上划船,喝得醉醺醺的,不小心闯进荷花丛中,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里的「沉醉」,其实是沉醉於良辰美景游赏之乐,欲以此证李清照是「酒鬼」,不是不解古人书,就是不解风情甚或不择手段了。 

  •       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无疑是感情丰富的人。於是在杨书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害羞是幌子,骨子里是少女怀春;「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温情脉脉,无非是诱惑老公上床。稚气清纯成了春心荡漾,柔情似水成了风骚露骨,感情成了欲情,词人成了色女,杨雨教授如此解读,也多少有点不够淑女了。 

  •         

  •      同一人物现象的不同解读,即如李清照,以明朗心境视之,看见多才、雅谑、可人;以晦涩心理视之,看见赌棍、酒鬼、色女。「文章千古事」,学者著书立说,标新立异自然要紧,但要防止谬种流传,还应客观为好。


  • 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

  •         美女李清照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一千年来,那么多关于李清照的野史逸闻,那么多关于李清照指手画脚的评论,都是争她有没有才,有没有德,就没有一个字评价她的长相。但是,关于李清照的长相,有两点是可以推测的: 

  •      第一,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李清照的长相不应该是“恐龙”、“鳄鱼”之类,因为《宋史》说她的父亲李格非“俊警异甚”,女儿长得像父亲嘛。而且她的父母,都是才貌双全,无论继承哪一方,她都应该是个大美女。更何况,李清照出生不久,李格非就开始官运亨通,应酬很多,来往交际的都是当时的一些名士才子。女儿从小就很聪明,诗文歌赋无所不通,李格非很为这个女儿感到骄傲,所以,他和朋友们之间的交游唱和就常常带上小清照。 

  •       李清照对自己的美貌那是相当有自信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      这首词写的应该是她结婚以后的事情了。你看,春天的花开得多漂亮啊,鲜红鲜红的,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李清照忍不住买了一枝最漂亮的来插在头发上。女为悦己者容啊,给谁看?当然是给她的丈夫赵明诚看了。怕丈夫说自己还不如花好看呢,就故意把鲜花斜斜地插在云鬓上,在老公面前扭过来晃过去,一定要老公说说看:到底是老婆漂亮,还是花儿漂亮? 

  •        第二,从当时的审美潮流来看。李清照的长相是既符合宋代人审美眼光,又符合我们21世纪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到了李清照的时代,杨贵妃式的以胖为美早成了过去时,宋代是以瘦为美的。不光是人瘦,宋代人连写诗作画都很崇尚“瘦硬”美,所以宋代文人笔下的美女也就一个赛一个地瘦:比如说欧阳修的“清瘦肌肤冰雪妒”,柳永的“自家空恁添清瘦”,苏轼的“冰肌自是生来瘦”,黄庭坚的“抱琵琶、为谁清瘦”,秦观的“消瘦、消瘦”,周邦彦的“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        看李清照31岁时候的画像就知道了——削肩细腰,一口风都吹得起的样子,典型的古典瘦美人。李清照还有个相当有名的外号,叫“李三瘦”。因为她在词里,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一句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另一句就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有的是说花瘦,有的是说人瘦,还有的是说花已经很瘦了,可是人比花更瘦!

  •           赌神李清照 “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从出名那天开始,挨的骂还真不少,最让人骂得过瘾骂得来劲儿的就是她的“不守妇德”。宋代有个著名的学者叫王灼,这位承认李清照是当朝第一大才女的王灼,首先就开骂了,说自古以来的大家闺秀,就没见过李清照这么不知羞耻,荒淫放肆的女人!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她的好赌,比如说她的“风流”,再比如说她的好酒……  

  •            先来看李清照的好赌。 

  •      李清照赌博赌了一辈子,还真没后悔过,为啥呢?一个字——赢。这不,李清照接着就得意洋洋地宣称: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       那个时候到底流行什么赌博?李清照又最精通哪种赌博呢?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也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赌棋,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几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那李清照喜欢什么赌博呢?据她自己说,是“打马”。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 

  •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都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所以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 

  •      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      当然,要声明一点,爱赌博也不是李清照一个人的错,人家宋朝连皇帝都好这个。民间甚至传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跟道士陈抟赌博,输掉了整个华山!还有更绝的,受宋朝赌博风气的影响,北方各民族也都盛行赌博,例如辽国的皇帝辽道宗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扔骰子比大小,看大臣们谁可以升官,结果还真有人扔了个最大点,立马升了个宰相的官!好赌到了这种程度,难怪宋朝要亡国,也难怪辽国灭亡比宋朝还要快!

  •        风流李清照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       李清照可能这一辈子压根儿就没把什么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教条放在心里。不信我们来看看李清照的两首词。要按宋代人的道德标准,这两首词已经足以说明她的“风流成性”、“荒淫放肆”! 

  •          这第一首词,说的是嫁人之前的事儿!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        这首词写一个少女荡完秋千的姿态。秋千已经停了,少女慢慢地从秋千上下来“慵整纤纤手”。一个“慵”字,可以推想出她荡完秋千后的那种疲倦和慵懒的神态。“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花瘦”表明地点是在少女的私家花园中。突然,私家花园里突然闯进来一个陌生男子。 

  •        按道理,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不可能有陌生男子不经通报就擅自闯入后花园,可是少女刚刚荡完秋千,衣裳也没整理好,鞋子也来不及穿,慌慌张张只穿着袜子就往屋里逃,头发蓬散,金钗也掉到地上,都顾不得了,先溜走再说。可是,在她急急忙忙溜走的同时,又依依不舍地回头看。“和羞走,倚门回首”,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说明少女因为害羞,溜得很匆忙,但又忍不住躲在门后头偷看。 

  •       表面上,李清照好像是在写少女看到陌生男人后,是如何的害羞,是如何地想赶紧逃跑,生怕被陌生男人偷看了去。可实际上呢,这些都只是李清照设的幌子啊!她想要说的,根本就不是少女的害羞。那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呢?一句话:哪个少女不怀春!李清照其实并不比别的女人更“风流”,只是别的女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她全给抖出来了,这就是离经叛道啊! 

  •        第二首词,描绘的是李清照结婚以后的事儿。这第二首词的“风流”,比第一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丑奴儿》) 

  •       刚才我们讲的第一首词,虽然表现的是少女蠢蠢欲动的“春心”,这“春心”好歹还是经过掩饰的。这第二首词变成明目张胆的挑逗了。首先时间上就更加暧昧了:是刮了风下过雨之后的夜晚。而且呢,还是夏天的夜晚,在这样的时间和天气里,一看就知道有故事要发生吧?果然,我们的女主人公款款出场了——理罢笙簧。琴弹给谁听呢?——檀郎”。 

  •        檀郎本来是指晋代一位名叫潘岳的美男子,后来诗词当中往往就用“檀郎”来泛指美男子了,女子也常常用“檀郎”来作为对爱人的昵称。所以“檀郎”就有了两层意思,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帅哥”,一层相当于我们说“亲爱的”。对李清照来说,她的“亲爱的”“帅哥”,当然就是丈夫赵明诚了。

  •        她不但好酒,而且还好喝烈酒!李清照写过一句词:“险韵诗成,扶头酒醒”。这句词也明显地有自我吹捧的嫌疑:一方面吹嘘自己有才气,敢作“险韵”的诗,也就是专门找一些不经常用的生僻字来押韵写诗;一方面还吹嘘自己有酒胆,敢喝烈酒。古人有句诗:“易醉扶头酒”,就是说这种烈酒喝了很容易醉。那为啥叫“扶头酒”呢?喝醉过的人大概都有这种经验:喝醉了酒不是头昏眼花、头重脚轻、头疼脑热吗?所以醉酒的人常常要用手扶住东倒西歪的头,于是烈性酒就有了个外号,叫“扶头酒”。 

  •   李清照自己酒量不咋的,还非要逞能喝烈性酒,这一喝,就常常不省人事,睡一宿还醒不了酒。李清照不是有句很有名的词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昨天刮了一晚上的狂风,下了一晚上的暴雨,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晚,一觉醒来,昨天喝的酒还没醒呢。 

  •   这李清照不但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且还有一大嗜好——爱喝“花酒”!大家要问了,喝花酒不是男人们的专利吗?这里说的“花酒”是指赏花喝酒。 

  •   李清照写花的词有40多首,当然就少不了“花酒”了:赏菊花的时候,“……………………”——菊花开了?喝酒!赏梅花的时候,“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梅花开了?喝酒!赏茶花的时候,“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茶花开了?喝酒!……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花落,得,一年四季都泡在酒缸里了吧! 

  •   瞧见了吧?是才女,是美女,就算喝醉了酒,也要醉得风雅,醉得脱俗,醉得楚楚动人,醉得流芳千古……可才女是流芳千古了,才女身边的丈夫却要受苦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