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李清照是怎样的呢?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伤情怀,还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兴致欢快,不管是怎样的,她给人的感觉就是表达的内容差别很大,确实她是不幸的。
早年间出生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家学熏陶,生活富裕,加之父亲气的影响,自己也学会了一些诗书礼仪,加之自身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大力称赞,在18岁的时候和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还是有了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婚后和丈夫一起收集整理藏书,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表达的是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 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可惜后来,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一家被指定为元祐奸党,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就这样,一对恩爱夫妻被拆散了,因为当时的各种制度都没现在这么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防抗在一起是会遭到惩罚的,严重则灭门,在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无奈之下,,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还好,崇宁四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与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二月, 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是,宋徽宗大观元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就这样夫妻二人的生活还是持续到了1129年八月,丈夫因感染不幸辞去,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绍兴二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自己也因为告丈夫被关押了9个月。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三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十三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她的前半生虽然家境上有转变,但是和兴趣相投的丈夫一起生活还是挺幸福的,后半生更多的是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对国家兴亡的关心,“婉约”一次对李清照的评价似乎不是很贴切,后人只了解她多愁善感,却不懂她的身世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