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千年前的画卷中走出,乘着时空的隧道自宋旖旎而来。

宋朝,那里有才子佳人,也有良辰美景;有花好月圆,也有形单影只;有酒入愁肠,也有西风萧瑟。那些风月缠绵的故事,都随着诗人不朽的诗篇而流传至今。

她,就是惊才绝艳的一代词宗——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号易安居士。此号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可见,这个千古才女也爱这山水田园。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李清照出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进士,著名的文人。为人刚正高洁,嫉恶如仇。也是苏轼的学生,颇受东坡先生赏识。

李清照出生不久,其母就去世了。父亲续弦了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氏知书达理,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对李清照视如己出,照顾得妥帖细致。

李清照5岁开始读书写字,聪慧无比,过目不忘。书房是她常呆的地方,她喜欢与诗书为伴。

转眼,十几岁的李清照,已是娉婷女子。她性情温婉,但思想超前,不拘于陈腐的规矩,对三从四德更是不屑一顾。

image.png

对李清照来说,女红太过无聊,闺房太过沉闷。她活泼明媚,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走出闺房,到外面游玩。几年后她才落笔生花写出了当时游玩的情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从郊游和沉醉,便可看出她有一股不羁的豪气。而且,会作诗的人,似乎都好酒,李清照也是。她的生命中,从未少过酒。

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宋代,姑娘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更别提醉酒和晚归了。她身上有普通女子所没有的洒脱豪气。

元符元年(1098)冬天,在京为官的李格非让王氏带着李清照和弟弟赶赴京城团聚。来到繁华汴京(河南开封)的李清照,开始崭露头角。

李清照能够在京城施展才华,全因她有个不俗的父亲。李格非不但不责怪女儿抛头露面,还大力支持,悉心指导,鼓励提点女儿作诗。

很快,她那首《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引来无数人的赞赏。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就连“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也曾在前辈面前夸她:“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

除了出类拔萃的文学造诣,李清照还有超出常人的见识与胆魄。

一日,她在父亲那里看到张耒应和元结《大唐中兴颂》而写的《题中兴颂碑后》,格外喜欢。但她又有自己的见解,于是提笔应和。面对张耒红颜祸国的论调,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唐兴废之因,主要在于朝廷腐败、奸佞得志。由此可见,她的格局更高。

17岁的李清照,在文坛已是声名鹊起。她天资聪慧又乐于思考,且博览群书,对世事有独到的见解。文人们喜欢她的词和她婉约中又不失豪气的性格。这其中,就有赵明诚。

赵明诚是山东诸城人,其父是赵挺之。赵明诚自幼喜爱诗文,尤其酷爱收集金石书画。20岁的他,是太学生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这翩翩美少年还为人谦和沉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image.png

在大佛寺中,两人一见钟情。经过双方家长的思忖与考量,终于成全这对有情人。这一日,天朗气清。李清照正在院子里荡秋千,赵挺之带着夫人和赵明诚登门拜访。

喜不自胜的李清照连忙跑去看,慌乱中跑掉了鞋子,滑落了金钗。她才不管狼不狼狈,难掩心中欣喜。倚着门,把来人瞧了个仔细,却又怕人发现,假装是在嗅青梅的样子。

当晚,她回味着白天的情景,久久不能入眠。然后落笔成词,写了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将女子的率真与娇羞,可爱与俏皮,描绘得极其灵动传神。然而,这么清新的词却有人说是荒淫,甚至怀疑李清照的品行。我真想说,你丫的脑壳有包吧!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成连理那年,她18岁,他21岁。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收集研究文物,好不恩爱。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也进入成熟期,更具神韵与风格。

令人没想到的是,美好的生活只持续一年多,就因双方父亲的政治立场不同而受到影响。

崇宁元年(1102),李格非遭到贬谪。2个月后,又遭罢免。与此同时,赵挺之却青云直上,依靠攀附手段,几年就爬上了宰相之位。

然而,世事难料。两年后,赵挺之便从风光无限、高高在上,到罢免相位、郁结成疾,再到因病去世、赵家没落。

李清照与赵明诚回到青州故里,过起了赌书泼茶的清闲日子。

他们整理典籍,继续收藏金石书画。李清照爱梅,赏梅之后,总会填词。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看得出,此时她心情不错。原以为这岁月静好的日子能长久,没成想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太守,李清照却不能同往。形单影只的她只能将全部心事寄于诗词,这段离别的相思之苦,让她写下了很多千古佳作。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多少离愁别绪,都付诗词中。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就连重阳佳节,她也是独自一人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image.png

其实,除了相思和离愁,李清照心中还有隐隐的担忧。赵挺之去世前,曾嘱咐儿子关于子嗣的事。可结婚近20年,两人始终无子。这是李清照心中的阴影,也定是赵明诚心中的刺。否则她寄出的红笺小字,怎么等不回云中的锦书来?

宣和三年秋,李清照赴莱州与赵明诚相聚,才发现她日日思念的郎君已纳了小妾。赵明诚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可她偏深爱这凡夫俗子。终究含泪原谅,和好如初。

靖康二年(1127),宋徽宗和继位的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北宋历史宣告落幕。

两个月后,康王赵构即位,改元建炎。南宋历史,在战火纷飞中惨淡开始了。

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李清照与赵明诚回到了青州,清点他们多年来的收藏,发现要带走的文物竟有15车之多,而留在青州的也占了十几间屋子。啧啧啧……

只可惜,那些文物后来因战火和偷盗已所剩无己。

建炎二年(1128),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太守。次年,王亦在江州城内作乱,赵明诚却以拿到了调任湖州太守的调令为由,将事情全部丢给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处理。这也就算了,他还抛下妻子与百姓,自己同两个官员爬墙逃跑了。

此时,这个男人的懦弱显露无遗。李清照感到非常失望,以前这个男人在她心里是完美的,如今看来却是怯懦自私的。

数月后,当李清照与赵明诚路过西楚霸王庙时,她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失望归失望,她还是原谅了。不知她是爱已成痴,还是无可救药的豁达,亦或终究是心太软。

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弥留之际,手指向了书桌上未完的《金石录》,李清照立刻明了。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身如浮萍,四处漂泊,带着仅存的文物。她心痛气愤文物的丢失,再加上连日的奔波,又病倒了。可颠沛流离、凄风苦雨的日子还在继续。

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在弟弟的安排下,抵达杭州。暂时结束了漂泊,可她的心依然没有着落。纵有千般才情,万般智慧,她也还是一个女子,她也需要安定与温暖。

不久,张汝舟走进了她的世界。他带着吴道子的画造访,让李清照品鉴。此后,又隔三差五地嘘寒问暖、大献殷情。古人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真是一点没错。

此时,已经颠簸漂泊了大半生的李清照只想安定下来,有个温暖栖息的依靠。所以,当张汝舟贴心照顾、写信传情,要与之修好时,她默许了。

虽说在世俗眼中,女子再嫁是失节,可她鄙夷这些世俗。她唯一觉得愧对的是赵明诚。她的爱都给了赵明诚,现在的她只想在这乱世拥有一丝温暖。

没想到这最后的温暖也是奢望。婚后,姓张的就卸下伪装,露出了丑陋嘴脸。他对李清照不止冷淡,还找她要钱去花街柳巷。稍有不合,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

为何婚前还是谦谦君子,婚后却禽兽不如呢?因为他娶李清照完全是为了她手中仅存的文物。

这场婚姻只维持了3个月,李清照已是忍无可忍。终于,一纸诉状告姓张的“妄增举数之官”(宋代科举:考生若多次不中,朝廷会按其参加考试的次数,授予相应官职)。姓张的谎报次数,骗取官职,证据确凿,被判流放。

李清照赢得了官司,名正言顺地离了婚,这场不到百日的婚姻就此烟消云散。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来只见夫休妻,未有妻休夫,李清照真不愧是女中豪杰。

绍兴四年八月,李清照完成了赵明诚的遗愿——《金石录》,并写了后序。这对史学、考据学和金石书法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晚年的李清照,孤寂一人,西风萧瑟。靠着读书填词、烹茶小赌打发无聊的时光。她对赌博颇有研究,图文并茂地写出了《打马图经》和《打马赋》。并借《打马赋》暗讽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达了她希望收复山河的愿望。

绍兴五年夏,李清照来到金华城南的八咏楼,写下了《题八咏楼》,表达了她心忧国事之情。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那年秋天,她又回到了杭州,住在西湖边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image.png

绍兴十一年(1141)除夕,精忠报国的岳飞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风波亭,让李清照痛不欲生。那是她最敬重的举世无双的英雄,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了奸佞小人之手。

绍兴十三年,李清照将《金石录》进献朝廷。

绍兴二十一年除夕,李清照在烛下惆怅到深夜,怀念岳将军。写下了《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的李清照已年近古稀,处境冷落,寂寞无语。最后的那几年,她的文字里满是西风。

绍兴二十五年初秋,李清照来到西湖边上,见远处有位老翁正教一个小女孩背古诗。细一听,却是她的那首《夏日绝句》。

老翁告诉小女孩,这首诗是易安居士所写,是有名的才女,长大后要以她为榜样。爷孙俩说着她的故事相携远去,而她早已是热泪盈眶。这世界,毕竟还是暖的。

那个秋天,西风萧瑟,满地落叶。李清照带着凄凉与寂寞蓦然离去,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