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png

  •  李清照(10841156)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自幼即有才名,善文工书画,诗词更佳。

  •   在她十八岁时,其父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与两任宰相赵挺之结秦晋之好,将她许配给挺之的儿子赵明诚为妻。赵明诚是位金石、字画、古玩收藏、鉴赏大家,家中所收金石两千多件,字画古玩无计。他俩婚后琴瑟和谐,夫唱妇随,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    他俩经常做的游戏是“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推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金石录后叙》)谁输谁饮茶。这样生活了十年,直到南宋建炎元年(1127),为奔明诚母丧,他们将许多过重的书籍、古玩、礼器,不得不置于青州故居,仅以轻车十五辆,载一些较为珍贵的书籍、器物乘船南下,翌年九月到达明诚为官的建康(南京)。建炎三年(1129)三月建康失守,明诚只身垂城而下,保住了姓命,不久与李清照会合,开始了长期的逃难生活。因赵明诚自小对金石、碑帖有浓厚的兴趣,在山东时就不遗余力购买、收藏金石字画,曾为一件徐熙《牡丹图》未能尽心购置而惋惜多日。这天舟至芜湖,明诚一定要泊舟去城东夫子庙手拓唐代书法家李阳冰著名的《谦卜碑》,还要去能仁寺观赏当代苏轼应寺僧蕴湘在芜湖书写的温庭筠《湖阴曲》手迹。这幅珍迹是元丰七年(1084)苏轼亲为蕴湘所写,离他俩逃难不过四十九年,字迹保存完好,虽蕴湘早已过世,但仍保存在其弟子印伦手中。这当然是赵明诚朝思暮想的东西,何况观赏江南古城芜湖,也是他俩的共同愿望。于是,他们把舟泊于弋矶山下,当时芜湖驿站就设在附近。早有官府接待人员以礼相待,将他俩安置于上等客房,并准备好官轿及马匹随时听从调遣。

  • image.png

  •    先去能仁寺。法师印伦得知来意后,领他俩去一密室,展示苏轼手书《湖阴曲》真迹,时间虽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因保存完好,看来还像新的一样。赵明诚抚着这装裱精美的字幅,感慨万分地说:“如不是因为战乱,我一定会坐下来,好好摹一遍!”

  •    下午他们又去了离此不远的“梦日亭”,这是叙述晋代叛将王敦梦见元帝窥探其军营,他醒后派兵追杀未遂的故事。虽然事隔数百年,但因其十分生动,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也让李清照十分感动,意欲写首诗或填阕词以资纪念,谁能料到他俩之后的日子越来越难熬,先是没多久赵明诚因风寒染病,很快不治而卒。后来她一路逃难,舟中的古玩书籍不断丢失,她的心情十分沮丧,哪来的心思去创作诗词?再说战乱年代,即使她写了这方面的文字,也在路途中丢失,所以我们在《李清照诗文集》中读不到有关她来芜湖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