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因为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而称之为泉城。来到趵突泉景区,一是看泉水日夜喷涌不息,二是观漱玉堂,后者是济南吸引我的最重要的原由。 济南趵突泉景区中部有一座古建筑为漱玉堂,正殿为李清照纪念堂,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里面陈列着李清照年谱和历代各种版本的李清照著,院内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纪念堂分为东、西两处院落。由回廊连接,亭、轩、廊、榭错落有致。院内的芭蕉、海棠、桂花等植物都是李清照生前极其喜爱的。 李清照,山东章丘人,号易安居士,西院是易安旧居,这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山以寄傲,审荣兮之易安”。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堂写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精确地概括了千秋传诵的一代词人身世。纪念堂有一组腊像,对李清照一生中四个重要节点作了介绍。分别是父母教诲,词坛绽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 生长在书香门第的官宦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有着非凡的才智,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好友张耒、黄庭坚、周邦彦常造访家中,也都曾是李清照的老师,他们非常欣赏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的造诣,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李清照十六七岁时,就小有名气。18岁那年与赵明诚结为伉俪,门当户对,志同道合,共同经营金石和爱情。

image.png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在重阳节寄给在外为官的赵明城的一首《醉花阴》,道出相思之苦。 聚少离多的日子让李清照爱上了酒,在酒中取暖,在酒中抒发,她身材清瘦,如一缕清风,一生没有孩子。赵明诚病逝后,她更加孤独寂寞,更令她伤心的是失去了家园。靖康二年,金人大举南侵,青州兵变,朝廷崩溃,流寓江南,国破家亡。她带着15车的金石文物,也带着一片希望,追随着南朝躲避金兵的队伍一路向南。朝堂之上,投降派的卑怯,高宗的自保无能,让她悲愤地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之诗,使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极点。丈夫去了,金石、书籍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每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在这样境况下嫁给了张汝州。张汝州喜欢的不是她卓越的才华,也不是她清雅的外表,而是她的金石文物,经常对她拳脚相加。宋朝法律规定,男性可以休妻,女性想解除婚姻,必须服刑两年。李清照宁可失去人身自由也要找回自尊自爱。幸运的是,在九天后就被假释,这多亏了忠心于她的婢女四处奔走,找知名人士疏通关系。我猜想,这位婢女一定是她在如梦令中嗔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卷帘人。

image.png

 李清照逃脱了张汝州的魔爪,二次婚姻却难以摆脱道德嘲讽,她只有借酒浇愁,在醉意蒙胧中寻求暂时的忘却、瞬间的解脱。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公元1155年,71岁的一代大词人李清照在贫困忧苦、流徙漂泊中寂寞地病逝于江南,留下了易安居士一首首动人而优美的诗篇,她的诗词集中在《漱玉集》中,是宋朝诗词婉约派的代表,以浅俗易懂、明白如话为特点,被称为“易安体”。

 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分别在济南、青州、金华、章丘,每一处都是李清照生活地方。人们爱她典雅的词句,爱她的深远的词境,爱她的婉约的词风。走出漱玉堂的我,心情格外的沉重,她的名字柔进了我的神经,心里装满了她流寓江南的脚印,借酒浇愁的孤冷,冲破牢笼的抗争。她从青春芳华走到日暮黄昏,从北到南,散尽了一生的才智,正因为她的坎坷,她的诗词才有家国情怀,才有时代的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