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或出身于书香门第、或长于名门豪宅、或来自民间市井、或落魄烟花柳巷,由于所处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风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凄楚、或缠绵、或悲恸,那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异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 u=1244672982,1059776124&fm=173&app=25&f=JPEG.jpeg

  •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据考证,朱氏系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而其生平已不可考。据传朱淑真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市井小吏,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朱氏也因此郁郁而终,年仅46岁。其作品后人辑为《断肠集》。

  •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少聪慧,喜读书,诗词皆工。与李清照、吴淑姬和张玉娘并称宋朝四大女诗人。细考朱氏作品,其辞哀怨,其意悲凉,其心压抑,其人孤独,虽多写闺阁幽怨,而用笔很深,故能动人。其诗词多写爱情之失败和内心之悲凉孤寂,故多幽怨之句,而朱氏体物精深,用笔深婉,虽格局略小,自有一段风流动人之处。

  • 下面细评:

  • u=2824017321,482749551&fm=173&app=25&f=JPEG.jpeg

  • 朱淑真诗词选评

  • 书窗即事二首

  • 其一

  •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 其二

  • 一阵催花雨,高低飞落红。

  • 榆钱空万叠,买不住春风。

  • u=1100972032,2956935718&fm=173&app=25&f=JPEG.jpeg

  • 王和尚评诗

  • 这两首绝句都是写惜春之意。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故而美女多有伤春惜花之意,虽是伤春其实伤己,虽然惜花其实是盼被人怜惜。

  • 第一首写春之无情,花落鸟啼,春无情东归,而在作者眼中感叹的是青春的流逝。而只有蜂蝶多情,飞过墙去追寻春的脚步。这首小诗以多情的蜂蝶做结,用细节去写春归之无情。而蜂蝶纵然多情,也是不能挽留春天脚步的。可见作者内心是充满凄凉和绝望的。

  • u=502752311,1871878653&fm=173&app=25&f=JPEG.jpeg

  • 第二首也是写春归无情,雨横风狂,摧花无数,榆钱似钱,终不能买来春风。这两首诗能看出作者的笔法和惯用主题,笔法轻巧,观察细致,设喻贴切;而其诗的主题多是伤春之意,伤春之外暗含内心的悲凉和孤寂,这或许是朱淑真一生性格的写照。

  • u=2603670616,323648155&fm=173&app=25&f=JPEG.jpeg

  • 春日杂书十首

  • 春来春去几经过,不似今年恨最多。

  • 寂寂海棠枝上月,照人清夜欲如何。

  • u=1257950028,2296079117&fm=173&app=25&f=JPEG.jpeg

  • 朱淑真爱情不幸,多愁善感的心思找不到知音交流,而闺阁之女更无多少机会去关心世事,故而其诗词处处流露出凄凉之意,其内心的郁结和渴望也就不言而喻了。

  • 这首诗重点在“恨”,春去春来多少年,幽怨越积越深,故而今年最多。夜月清凉,海棠花开,一个人的孤枕难眠又能怎么办呢?

  • 读朱淑真作品,不可忽略的意象就是清冷,而内含的感情则是深入骨髓的孤独。

  • u=2222908599,348135295&fm=173&app=25&f=JPEG.jpeg

  • 春日感怀

  • 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

  • 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

  • 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

  • 海堂方睡足,帘影日融融。

  • u=3277848331,92638501&fm=173&app=25&f=JPEG.jpeg

  • 自古以来,春心易感,秋士多悲。传统文化下,女性阴柔,地位卑下,不具备和男子分庭抗礼的能力和资格,而其所拥有的全部就是夫子姑婆。而朱淑真内心渴望理想的爱情,苦求而不得,故而谴笔写心,因此其诗词多有伤春惜春之辞。这首也不例外。

  • u=592168542,517773207&fm=173&app=25&f=JPEG.jpeg

  • 作者伤春伤己,因惜花而讨厌雨,因多病而怕风,写得柔弱可怜,虽然心有蝶梦,但是只是幻想而已,唯有莺声聒噪,让作者心烦意乱。作者内心孤寂,羡慕沉睡在春日下的海棠花那样恣意开放。

  • 这首诗重点是“客愁”和“伤春”。朱氏作品集被命名为《断肠集》,其心情之绝望不难窥见。

  • u=1875208636,497056890&fm=173&app=25&f=JPEG.jpeg

  • 除夜

  •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 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

  • 残腊馀更尽,新年晓角催。

  • 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

  • u=1037452765,96773294&fm=173&app=25&f=JPEG.jpeg

  • 据传说,朱淑真嫁给一个市井小吏,由于志趣不同,多有龃龉。而朱淑真之父母非常反对她诌诗填词,曾焚毁她很多诗稿。但是朱淑真内心细腻,多愁善感,越是得不到的爱情越烧得她辗转难眠。而除夕之夜,新旧交替,这特殊时刻更容易激起她的伤感情绪。

  • 这首诗伤感之情略淡,而逗露出些许希望。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所以她不感叹年光渐逝,而欣喜新春将至。最后她发现后园梅花已经争先开放,这梅花或许可以代表朱淑真虽被压抑和打击但是仍然在夹缝中执拗生长的希望吧。

  • u=529194568,4261476149&fm=173&app=25&f=JPEG.jpeg

  • 春阴古律二首

  • 薄云笼日弄轻阴,试与诗工略话春。

  • 蠢蠢绿杨初学线,茸茸碧草渐成茵。

  • 园林深寂撩私恨,山水昏明恼暗颦。

  • 芳意被他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 u=11604173,1243293472&fm=173&app=25&f=JPEG.jpeg

  • 以下四首律诗都是感春而作,其笔触细腻,观察细致,其感情幽微,婉转含蓄,其主题多是惜春怜己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律诗的用字和句法,至于其主题就略单一了。

  • 朱淑真和李清照俱为宋朝著名女词人,其间区别很大。

  • u=3913555527,3371316719&fm=173&app=25&f=JPEG.jpeg

  • 易安清丽,朱氏凄婉;易安胸怀宽广,关心国事,朱氏则境界狭窄,多是伤春之怀;易安词后期沉郁苍凉,风格浑厚,朱氏诗词则多一以贯之,纵横不及;易安不尽善诗词,而且有思考和理论,堪称一代宗师,朱氏则重点写心写情,深有余而阔不足。

  • 细品两家笔意,易安多爽利巧妙,偶有健拔之句,朱氏则多细腻伤感,缠绵不断之意。以学问及辞意论之,易安远胜朱淑真,以女性内心隐秘的喟叹,朱淑真则更多独到之处。

  • u=2947118318,4085647878&fm=173&app=25&f=JPEG.jpeg

  • 春日即事

  • 轻寒噤花期晚,皱绿差鳞接远波。

  • 跃藻白鱼翻玉尺,穿林黄鸟度金梭。

  • 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

  • 尽日倚窗情脉脉,眼前无事奈春何。

  • u=3452086363,513124260&fm=173&app=25&f=JPEG.jpeg

  • 春词二首

  • 屋嗔柳叶噪春鸦,帘幕风轻燕翅斜。

  • 芳草池塘初梦断,海棠庭院正愁加。

  • 几声娇巧黄鹂舌,数朵柔纤小杏花。

  • 独倚庄窗梳洗倦,只惭辜负好年华。

  • u=1006968426,418344928&fm=173&app=25&f=JPEG.jpeg

  • 屈指清明数日期,纷纷红紫竞芳菲。

  • 池塘水暖鹣鹣并,巷陌风轻燕燕飞。

  • 柳带万条笼淑景,游丝千尺网晴晖。

  • 人间何处无春色,祇是西楼人未归。

  • u=699715550,2352152698&fm=173&app=25&f=JPEG.jpeg

  • 生查子 其一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u=2824017321,482749551&fm=173&app=25&f=JPEG-2.jpeg

  • 这首词作者一说是欧阳修。

  • 这首诗是写元宵节的名作,全词明白如话,但是感情真挚动人,其手法也非常巧妙。首先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去年两人约会,浪漫并且充满欣喜。下阙却写分离,花灯依旧人已不在,孤独乃至于泣下。其二,其选取细节精准。“月上柳梢头”,画面感极强。

  • u=1919338951,4024307383&fm=173&app=25&f=JPEG.jpeg

  • 下阙“泪湿”写情非常细腻,不必写为何分离,但是已在情中。第三这首词的回环往复值得注意,比如“去年”“今年”“花市”“月与灯”等,读起来音韵和谐,非常具有音乐美。

  • 谒金门·其一 春半

  •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 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 u=2660675745,70553801&fm=173&app=25&f=JPEG.jpeg

  • 朱淑真诗词皆工,据说其书画也有相当造诣,虽多哀怨忧伤之篇,细读之下却很动人。比如这首小词,春初半,作者就感觉春将逝,徘徊不易,情难抑制,虽仍然繁花似锦,但是莺莺燕燕并翼双飞,更增愁绪。何则?作者内心一直盼望爱情的美满和知音的陪伴,但是心意难谐,只有任落花凋零,任芳草萋萋罢了。

  • u=576343651,3716552570&fm=173&app=25&f=JPEG.jpeg

  • 眼儿媚

  •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 u=3046623361,3659019600&fm=173&app=25&f=JPEG.jpeg

  • 读朱淑真词,要留意其意象和内心蕴含的情感,朱氏心思细腻,多愁善感,虽不能说见微知著,但是微风落花都能激起内心的涟漪。这首词重点在“春愁”,愁无具象,但是无处不在,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都是极美的场景,但是作者内心充满愁绪,其徘徊的足迹处处沉淀着愁绪,所以虽然春色满眼,换来的确实满腹春愁。

  • u=409869471,173835007&fm=173&app=25&f=JPEG.jpeg

  • 蝶恋花·送春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 独自风前飘柳絮。

  • 随春且看归何处。

  •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 把酒送春春不语。

  • 黄昏却下潇潇雨。

  • u=1100972032,2956935718&fm=173&app=25&f=JPEG-2.jpeg

  • 这首诗朱淑真很负盛名的词作。垂杨如丝,挽留不住春天,风飘柳絮似乎也要追寻春的脚步,这些都是作者内心情绪的外应。杜宇声声,即便狠心无情也瞒不过内心的愁苦,把酒问春,春无情无语,只有潇潇雨声伴随着作者的愁绪飘荡在风中。

  • u=2882297401,2761601656&fm=173&app=25&f=JPEG.jpeg

  •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内心的压抑似乎总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其于外界的交流总是被无情打断。这或许是作者自闭的性格源头吧。而自闭来源于压抑,作者对一切都满含悲观,虽然希望一直萌发,但是总被自己有意无意的消磨掉,这或许是她人生的底色吧。

  • 所以读朱淑真,会发现其孤独无法排遣,其愿望也总是不可捉摸,虽然总是哀叹和忧伤,但是其内心却是空虚和寂寞的。就好比,她总是在哀叹唠叨,但是她永远不能走出藩篱,不能张开心扉去观望世界,这也许是她悲剧的内心源头吧。

    u=2914429421,1558361725&fm=173&app=25&f=JPEG.jpeg

  • 严蕊词一首

  • 卜算子

  •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 u=3530334357,3838150359&fm=173&app=25&f=JPEG.jpeg

  • 严蕊是南宋人,生卒已不可考。据传说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虽然她自幼习礼乐诗书,但是由于出身低微,最终沦为台州营妓。

  • u=2795543926,2747756216&fm=173&app=25&f=JPEG.jpeg

  • 关于这首词的来源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 u=1485091746,354125528&fm=173&app=25&f=JPEG.jpeg

  • 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宋孝宗,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作《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岳霖判令从良,后被赵宋宗室纳为妾。

  • 那么再看这首词,就能发现其妙处。严蕊字字为己辩护,不卑不亢,毫无悲戚之态。她说:沦落风尘非己之愿,或许是命运的刻意安排吧。花落花开怎么能由自己做主呢?全仰赖东君做主。上阕有自辨,自伤和不平之意,但是语调哀婉,用词谦逊,但是其性格却显得很有风骨。其中“似”“误”和“赖”字值得细品。

  • u=3603036631,545962571&fm=173&app=25&f=JPEG.jpeg

  • 下阙回应岳霖何归之问。离开是终归要离开的,但是能去哪里呢?这句写得凄凉悲愤,含有无限悲凉,写出歌女天涯漂泊的无奈和彷徨,也表达了希望脱离苦海的愿望。作者继续说:如果有一天我变成村妇那样,山花插满头,就不要再问我的归处了。严蕊对自身认知很清楚,作为妓女很难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很可能终究会嫁与村夫,了此残生。但是这恰恰也是严蕊所愿,这样虽不富足,但终究会平安喜乐了。

  • u=2032891172,635104366&fm=173&app=25&f=JPEG.jpeg

  • 这首词是严蕊当堂回应之词明,其才情、哀怨、悲愤和希望,纤毫毕现。虽然严蕊存词很少,但这一首足可称佳作。

  • 王清惠词一首

  • 满江红

  •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

  •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 u=922423227,2735203133&fm=173&app=25&f=JPEG.jpeg

  • 这首词是和尚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王清惠,宋度宗时昭仪,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她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 ,勾起王清惠深切地亡国之痛,在驿站墙壁上题了词《满江红》(太液芙蓉)。这首词后被传遍中原。

  • u=4050110441,1353185899&fm=173&app=25&f=JPEG.jpeg

  • 这首词语言苍凉,用笔坚劲,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以花喻人,指自己已失却往日容颜。王清惠以劫后余生的皇宫里的荷花自比,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王清惠以此自喻的意思,表明自己立志保全名节的志气。

  • 今日的凄清飘零,自然使她想起往昔的荣华、欢乐。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从写花自然过渡到写人,写自己在皇宫里受宠幸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总是令人留恋的。对旧日官廷无限眷恋之情,却反衬出今日的可悲。

  • u=698604688,30037334&fm=173&app=25&f=JPEG.jpeg

  • 通过文势上的跌宕。写作者感情上的巨变。“忽一声”突如其来 ;“揭天来”,元兵的汹涌气势;“繁华歇”,则高度概括德祐之变。“龙虎散 ,风云灭”,由江山巨变,泻出胸中的亡国之恨。南宋朝廷已经土崩瓦解,君臣流散,大势已去。

  •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山河破碎。人如飘絮。这千古遗恨,凭谁诉。王清惠一个红粉佳人,能有词政治见解,亦属可贵。

  • u=3217674160,1382277869&fm=173&app=25&f=JPEG.jpeg

  • “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词人从个人的遭遇写到国家的命运,又回过头来定个人目前的处境。这两句说明作者是羁旅途中。飞扬的尘土意谓战乱景象。宫妃们饥寒露宿,翻山越岭,驶向花的关塞,征途之苦可想而知。

  •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 ,同圆缺。”对王清惠来说,一位“ 晕潮莲脸君王侧 ”的皇妃,一朝沦为敌俘。是忍辱求荣?还是保持节操?她仰望天空冰冷的月亮,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月里嫦娥呀,您容许我追随你,去过同圆缺,共患难的生活吗?

  • u=1237764455,1568178776&fm=173&app=25&f=JPEG.jpeg

  • 此词将其婉惜、悲痛、惊恐、凄苦复杂感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可信 ,又维妙维肖。文贵有情 ,这首词传唱良久之原因 ,盖由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