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的人生足迹,充满着诗意,却不时传达着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即使在她生命中最为艰难、最为痛苦的时期,仍诠释了一种充满着豁达豪迈、坚韧不拔的力量,以坚韧的勇气去面对现实,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刚毅豁达的情怀,彰显了她做人的品格与气度。

  • 李清照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在她的身上,不仅蕴涵着封建传统女性的柔情雅致和细腻多情,更兼具了须眉丈夫的气度刚毅,深沉厚重地凝结着对国家社稷、民族苍生的生命关怀与情感寄托。

  • 李清照的才气和情结,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历经千年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熠熠的光彩。她留下的诗词更是情之切、思之深、意之远,从中仿佛能够感受到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与悲苦。从她一生的经历中,我仿佛看到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侠义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 728da9773912b31b813ad4fbf5d70f7cd8b4e1e7.jpeg

  • 柔情万种,端庄雅致,典型的封建淑女风范,源自儒家文化的熏陶。

  •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出自苏轼门下,在其父和家庭环境影响与熏陶下,李清照从小就饱读诗书和儒家经典,对《周易》《礼记》《尚书》《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非常熟稔,接受了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李清照不仅具有了与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沟通的能力,更使得自己的心智胆识、文学才情、品位气质达到了一般闺阁女子难以企及的高度,养成了“清丽其词,端庄其品”的封建淑女风范。

  • 儒家的思想道德,让李清照对美好爱情有着隐忍与坚贞的特性。婚后的她与丈夫赵明诚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这种“夫如擅朋友之胜”的爱情几乎温暖了李清照生命的全部,使得“端庄其品”的词人也禁不住买了一枝鲜花“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面对年迈父亲的远谪、新婚丈夫的出仕以及夫家权势的如日中天,李清照都以其柔情雅致的淑女风范一一化解,表达了对丈夫心灵的体认和感情的依赖。一曲《醉花阴》,李清照把自己对爱情的隐忍坚贞化为精神世界里漫天的“薄雾浓云”,满怀的幽怨都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含蓄蕴藉地抒发开来。

  • 儒家思想还影响了李清照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在享受情投意合的夫妻生活之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李清照,虽缺少社会角色,但“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的政治环境依然牵动着词人敏感而警醒的心,对民族命运、社稷苍生依旧饱有深切的忧虑。

  • 77094b36acaf2edd69a87d61fedf38ef38019336.jpeg

  •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人生追求的格调与境界,李清照写出了劲直洒脱、激昂豪迈的《渔家傲》,将自己满腔的理想与抱负,才华高妙的清高刻画得淋漓尽致,力透纸背: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整篇词作以奇特的想象、豪迈的格调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她执著生活、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也激发了她对民族苍生的责任与担当。“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山河破碎,李清照也进入了颠沛流离、夫死财尽、故土难回的人生最悲苦的时期,进入了最能体现词人做人的品格与气度的中晚年。

  • 这一时期的李清照,以自己“非常女性的情思”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百姓遭遇的忧虑和关切之情,体现了词人对江山破碎、民族兴亡的关注,唱出了流传千古的豪迈之语: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菩萨蛮》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中“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新荷叶》中“安石需起,要苏天下苍生”,无不流露出词人对失陷了的故土家园、民不聊生的天下百姓的心系所念。抒发情怀的最是一首《南歌子》: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 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哀婉凄切的女性柔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间沧桑的兴亡之感。对民族苍生的责任与担当还体现在词人对政治的关心与无奈。

  • 南宋初年,以宋高宗为首的统治集团苟安江南,不仅将主战的李纲罢相,并且将上书奏请恢复中原的岳飞降罪罢官。面对如此腐败无能的时政,李清照深感中原恢复无望,满腔的爱国思乡之情化成了“春归陵树,人客建安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无奈悲叹。

  • b03533fa828ba61e3fc6939732fbae0c314e59b7.jpeg

  • 崇尚自然,安贫乐道,洒脱淡泊的尘世心境,源自道家文化的熏陶。

  • 胸无大志、淡泊宁静的历代封建帝王继位以后,总是喜欢推行有利于道教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北宋,由于王朝初建,人心思安,士大夫们因势利导、崇儒奉道,把道家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宝,进入了历史上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

  • 北宋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文治,文化学术空前繁荣,各种思想碰撞融合,对当时的文人士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其中道家倡导个体、自然、洒脱、淡泊的思想更是大行其道。在李清照的诗词文中,可以清晰地找寻道家思想的脉络。

  • 面对城市经济兴起、物质充裕的时代环境,深受陶渊明影响的李清照蔑视追名逐利、心为形役的世俗生活,崇尚质朴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注重精神的愉悦与内心的满足。这种思想是深受道家文化熏陶的结果。

  • 为了表明自己的此种人生志向,李清照将摒居十年的青州故居命名为“归来堂”。她也曾在《感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种厌弃世俗的道家思想:“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词作《殢人娇》也表达了这种旷达的精神选择:

  •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 34fae6cd7b899e51dc6a6ada3668e035ca950d69.jpeg

  • 李清照以一种“云闲水远”的淡然心境笑看人世间的追名逐利,并给仕途上失意的丈夫赵明诚提出了“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旷达的精神选择,表现了她超出一般士大夫的精神境界与心胸。

  • 面对钱财等物质利益,她能够打通“物障”,不“物于物”, 追求淡泊自守的精神境界。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表达了自己潜心学术、不贪图享受、淡泊自守的精神追求:“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 尤其是在堆积如山的金石文物散亡之后,李清照曾用“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来开释自己内心的深沉痛苦。面对“俯仰随人”而不能赋予自己生活以选择的主动性的痛苦时,她力图在精神上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 李清照以奇特的想象、豪迈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超脱;面对多舛的命运,在经历了国破夫死、再婚离异、老来无子、贫病交加等生活的种种悲苦时,依然能够凭借精神力量而得到自我解脱,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 b21c8701a18b87d63ac3d2ee74c7113e1d30fd97.jpeg

  • 豪宕不拘,好气任侠,不逊须眉的豪爽大气,源自侠义文化的熏陶。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来就不乏崇尚自由兼爱、恣情任气的侠义文化。深受侠义文化熏陶影响的古代士子文人,无一不具有一种“豪宕不拘的旷爽之气”“亮直无伪、矫抗任真、不于物俯仰的伉直之气”“宁折不弯的傲气和刚决之气”,“无所畏惧而又敢于冒险的胆气”。(《游侠人格》)

  •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侠义文化无疑在其中添写了浓重的一笔。一首《打马赋》中所表露的“木兰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正是李清照“好气任侠”性情的充分表露。

  • 清代词学家沈曾植在《茵阁琐谈》对李清照这种超俗拔尘的胆识与雄浑刚毅的气度有所评价:“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并非秦、柳也”;清人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也给予了类似的评价:“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子与酒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但女子能饮酒尚且还能作词作诗的并不多见,而任情好侠的李清照,一生偏偏爱作“险韵诗”、爱喝“扶头酒”,并将自己一生的际遇与感情历程与“酒”紧紧联结在一起。

  • 少女时期就“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婚后为解思念丈夫之苦,她更是沉醉于酒的世界不能自已,“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夜来沉醉卸妆迟”等皆是酒后佳作。

  • 晚年时期夫死国破、故土难见,李清照更是以醉酒来消解流落异乡的孤独、孤单、孤寂的悲愤感情,如《菩萨蛮》中写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正是由于侠义文化的影响,而使得李清照的词,无论前期抑或后期,都始终洋溢着大胆、热烈、直率的感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虽悲伤却能自振,虽哀怨而不伤怀,虽凄苦却能自强,表现了词人劲直洒脱的品格和厚重博大的情怀,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坚强执著的高贵的人生格调。

  • 5ab5c9ea15ce36d3da9b2b2c4e3c0381e850b160.jpeg

  • 结语:儒、道和侠义文化的熏陶,成就了李清照多姿多彩的一生。

  • 文化塑造人性,李清照充满诗意的人生,深深打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就是一种充满着豁达豪迈、坚韧不拔的力量,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的勇气,以及那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和高尚品格。

  • 即使是在国破家亡、夫死财尽、再婚离异、老来无子的凄凉悲苦的晚年,她对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保持着“寻寻觅觅”的追索与探求。而具备此种人生格调与境界的“诗意人生”,正是缘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侠义文化的影响与塑造。

  • 儒家文化造就了她的封建淑女风范,道家文化塑造了她洒脱淡泊的心境,侠义文化铸就了她雄浑刚毅的气度,使她不仅具有了女子的柔情雅致,更兼具了男子的刚毅,足以堪称“一代词宗”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