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之愁
宋朝虽然在政治上相对来说比较孱弱,但是在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繁荣程度,不仅超过了古代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其发达程度也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作为一个承继了大唐遗风的封建王朝,宋朝时期的女性地位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之下,宋代的文化生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宋词”作为宋朝文化发展的突出代表,不仅标志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且也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代文学里程碑。
在“宋词”高度发展的宋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词人。据《全宋词》中所辑录的“两宋词人”,就高达人一千三百多家。根据“宋词”的风格不同,可以将《全宋词》中的“宋词”作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大派别。
这两大派别在宋朝文坛上相互辉映,不仅促进了古代文化发展,同时也将宋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和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无论是在当时社会还是当今社会中,都是如雷贯耳的“宋词创作大家”。
尤其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不但具有十分深厚文学修养,而且也有一种男人所不及的创新精神精神。在她创作的宋词作品中,人们既可以感受到闺中生活的惬意,以及离情别绪的哀婉;同时也可以感知到哀愁、孤独与惆怅。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词与人生”
相信一提起宋词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想到苏轼和李清照。作为宋代词人中的翘楚,这二位古代文坛上的著名词作者,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学你财富,而且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词与人生”。
笔者认为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能够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并且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词作,得到后世人的景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的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颇具才情,又多愁善感的著名女词人。
1.生于书香门第,深受文化熏陶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封建社会之后,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之下,女性要想出人头地或者说,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其实比登山还难。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虽然女性地位已经有所提升,但依然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但幸运的是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士大夫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而且还是著名大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学生。
在他的思想中虽然也有封建思维,但由于李格非十分溺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年幼的李清照才有机会,识文断字并饱读诗书。
2.“才高学博,近代鲜伦”的李清照
据史料记载幼年时期的李清照“聪慧颖悟”,年长之后更是“才华过人”。
据王灼撰写的《碧鸡漫志》记载:“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笔者认为这为李清照后来在宋代文坛上,能够以一介女流之辈,跻身于著名词作家埋下了重要伏笔。尤其是后来能够成为与苏轼并列的词人,这不仅体现出了李清照,、满腹经纶、擅于工词的特点,同时也彰显了她在宋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瑞桂堂暇录》称赞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大意就是李清照渊博的才学,在整个宋代都十分罕见。尤其是她创作的宋词更是让,当时社会中的很多男性词人深感自愧不如。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相思之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既有才情又天生丽质的女性非常多。无论是唐代“四大女诗人”,还是宋代“四大女词人”,这些以诗作或词作闻名于世的女子,其实都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以及震烁古今的才情。
但唯独李清照才是,世人心目中的“千古第一才女”。这不仅与其独特的词作风格有关系,还与其颇为传奇的经历息息相关。
作为婉约派中唯一的女性代表词人,李清照作创作的词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拥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1.关于“一剪梅”词牌名的来历
“一剪梅”是宋代词牌名,又有“腊梅香”或“玉簟秋”等名称。所谓“一剪梅”实际上就是“一枝梅花”之意。这与宋代的语言习惯有直接关系,当时的人们习惯性地将一枝称为一剪。
“一剪梅”的寓意其实就是,相隔两地的人通过互赠“一剪梅”,来表达对彼此的深切思念,一般多指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达的就是对丈夫赵明诚的一腔思念之情。
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谓众说纷纭,但是按照李清照中后期的词作风格来看,这其实就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一种离愁别绪,当然还有一种极富美感和深情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公事不得不远离,独守空房的才女李清照,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于是就创作了这首“别情词作”。
这首饱含深情的著名词作,用词之精妙、情感之真挚,相思之深切、思归之强烈,可谓已经达到了无人可及的地位。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这首词的第一阙通过“红藕香残”和“玉簟秋”,描写了窗外与室内、季节与心情的对比和反衬。进而想表达的是作者的相思之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锦书”就是用锦缎写的信,通过北雁南飞表达出了,作者与丈夫两地分别的离愁。而“月满西楼”表面上看,抒写的是夜半时分,圆月填满了西楼的轩窗,但是其深意就在于作者,此时内心的空荡之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实际上这两句写的就是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情绪的外露。通过花落于水并顺水而下,表到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心境。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指的就是作者与丈夫相互思想,但两地分居后的愁苦心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相思之情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办法消除,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绪,主要是因为越是想摆脱就越沉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指的是“相思之愁”如影随形,迫使作者不得不去思念自己的丈夫。
结 语
李清照作为宋代女词人中,最会写借景抒情的文学高手,在她的词作中总是先入为主的,去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景色或者生活场景。
然后再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色或某种物品之上,利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宋词,不仅更具感染力而且文学性更强。
笔者认为表达离愁、相思的手法或者词语有很多,但是在研读了李清照的“相思词作”之后,就会发现她所撰写的宋词,总是以一种精妙绝伦的笔触,去表达看似寻常但却又入木三分的情感。这其实就是李清照词作中的最大亮色。
【参考文献】
彭国忠《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
王小华《花似人,人似花——李清照词作中“花”之意象分析》
朱庆和《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周慧《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