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g-139.jpeg

  •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诗文极少,两千余字的《金石录后序》,可能是她最长的一篇文章了。《金石录》为其夫赵明诚所著,李清照协助整理。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继续整理、保存,并于绍兴四年(1134)写下了《金石录后序》(以下称《后序》)。李清照的研究者,均奉此文为圭臬,然而,关于此文形成的前因后果及其所隐伏着的创作本旨,仍值得细加探讨。

  •  李清照生活的巨大变故,是从“靖康之难”开始的。

  •  在金兵南下、宋王朝南逃之际,特别是丈夫病故以后,各地的歹徒、掮客、兵痞,无不觊觎着那些跟随着李清照四处转移的金石藏物,就连干戈俶扰之中的宋高宗,也暗暗垂涎这些珍贵藏品,这就更让李清照惊恐万状。可以想见,一个寡妇家携带这些金石文物接连转移,难度太大了。在不得不追随流窜的宋高宗时,为了表明心迹,李清照在《后序》里自然得详尽说明所有藏品的集散过程。她非常清楚,若不这样,后面的麻烦就更大了。

  •  依据自己的身份,李清照以私人化的笔法将全部过程描述得绵密有致、详细委婉。此文独辟蹊径,为诸多论家所激赏。但问题是,论家一致认为,《后序》详尽记载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在战乱中浮沉、毁灭的悲惨遭遇。在注重其伉俪情笃的同时,无形中轻忽了李清照在行文之际,对丈夫赵明诚是颇有微词的。

  •  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劚,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  丈夫是以卷帙至上的严厉家规“惩责”妻子的。李清照委曲求全,只能对自己衣食穿戴上刻意减缩,市取“副本”以防备并应对丈夫的严苛责难。谨小慎微、有苦难言,她不得不低眉俯首,忍气吞声。至于文中的李清照博闻强识、聪颖巧慧,仅仅属于她个人的“良好感觉”。但问题是,宰相之子赵明诚曾入太学学习,且因学识出色而谋得要职,他对妻子的这一心理感觉,能认可吗?

  •  就在留京读书时,赵明诚觉察到妻子在诗词方面有可能与己齐肩,心里便不大受用。于是关门谢客,花了三天三夜,填成50首词,将李清照所寄的《醉花阴》也夹带其中,让同窗好友陆德夫进行品评。陆德夫品味再三,最终还是实事求是地肯定了那篇《醉花阴》。将此事与不慎损污书册的事联系起来,足以说明自作多情的李清照在丈夫心目中的实际位置。

  •  因金兵进犯,李清照于1128年初离开青州奔赴建康赵明诚处。不久,赵正好被罢免,夫妇二人便沿着长江西行(行程中一直携带着浩繁笨重的藏品),5月到达池阳,正打算落脚,赵又被重新任职出守湖州,并须先赴建康,接受朝廷的敕命。

  •  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  江边分手时,夫妻二人面对以心血集聚起来的文化瑰宝,共通的责任感确实感人。而行将觐见皇上的赵明诚,却是以蛮横的姿态指使妻子,即便是面对恭顺的奴仆,都不应这样命令其抱着祭器“与身俱存亡”。李清照望着江岸上“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的赵明诚而“余意甚恶”。这个“恶”字,恐怕不能解释为“情绪不好”吧。

  • 再往后,就是夫妻诀别之际:“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葬毕,余无所之。”悲切、凋零、凄惶,无所依归的一个孤身女性,是怎样的痛苦、寒心!这里的“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让读者更加怀疑赵明诚另有妾室的可能性。俗谓丽人罕育。李清照多年未能开怀生养,丈夫又是个笃信“无后为大”的官僚。心思缜密的李清照倘要对已辞世五载的故夫引用“分香卖履”的著名典故,绝对是反复斟酌而相当慎重的。

  •  李清照的一系列抉择,全然是面临的巨大困境造成的。一个寡妇于颠沛流离中所携的藏品,更易成为攻击目标;而李清照寻机再嫁的心理原因,也不仅仅局限于日常感情上的嫌隙。

  •  起知江宁府的赵明诚任职刚刚半年,就被罢免。原因是在一场暴乱的前夜,他什么也不要了,一个人缒城而逃。这起暴乱,虽然被一位将军平息下去,可在李清照敏感的心里,是不可能无动于衷、风过无痕的。

  •  窝囊的赵明诚既被罢免,便带着妻子离开江宁,乘舟沿长江西行,打算在赣江流域择地而居。1129年初夏,行经安徽和县时,他们应当是造访了乌江边的项王祠。因为《金石录》里列有项王祠里的唐代碑铭(藏品或许就放置在江边的船上)。这是李清照生平里仅有的一次行经此地,所以,“生当作人杰”的《夏日绝句》,只能是此时此地的产物。

  •  这首抒发情怀底蕴的诗作吟成时,须是藏掖不露,不能让丈夫发现。尽管心仪“木兰横戈好女子”的李清照,所嘲讽的对象,也未必就是针对赵明诚。而笔者所留意的是:丈夫为官,一见风吹草动就胆小如鸡,顾自逃命;突闻升官,马上又变得颐指气使,凶相似虎,李清照心底,会是何等滋味呢?既然如此,丈夫殁后,李清照就更有可能萌生改嫁之念头,她很有必要去选择心目中“人杰”式的伴侣。

  •  孤寂、痛苦的李清照决意再婚,本是想在残存文物之外弥补些感情上的慰藉。她所选择的对象是武官出身的张汝舟。却没料想一脚踩空,反而致成终生最大的失误。

  •  刚成婚时,两情相悦,彼此也还是热络甜蜜的,否则,张汝舟就不会陶醉于私房娓语,连“妄增举数”的作弊行径也告诉新婚妻子了。而张汝舟诱婚的真实意图,是占据其金石藏品。当李清照发觉他怀揣鬼胎时,张汝舟则亮出本相,“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国破家亡之恨、丈夫病逝之苦、流言蜚语之忧集于一身的李清照,突然间又面临引狼入室而招致的老拳暴力,一下子陷入了罕有的两难境地:维系现状吧,会不断遭受虐待,最终失去财产甚至生命;倘决心做个了断,她则会成为公众羞辱、嘲讽的笑柄。

  •  几陷绝境的李清照,果决地选择了断。她不以家庭暴力提起诉讼,而是指控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的渎职行径。以洞房私语为铁证摊牌于公堂,借助国法来回击嚣张的歹徒。能选择如此角度展开交锋,足见李清照是悲伤刻骨却又坚韧不拔,其刚强、胆识是融化于柔弱躯体之中的。

  •  这场官司的判决结果,张汝舟被免职,发配到边远的柳州。宋代法律规定,夫妻间若有一方发起控告,无论结果如何,原告须被拘禁两年。如此,李清照也被投入监狱,可在9天之后就重获自由。很显然,此案是得到了翰林学士綦崇礼的疏通与关照。结案后,李清照给綦崇礼写了一封唯有才女方能写出的雅致的感谢信,简述这场婚变。以羞愧难当的心情写下了“忍以桑榆之晚节,配玆驵侩之下才”的自责、内疚的文字,感戴恩人帮衬之际,她自恨失足,诚挚、痛切地进行忏悔。

  •  岁月奄忽,待到写《后序》之时,李清照则展开叙述她与赵明诚之间相爱、相知之深。《后序》与写给綦崇礼的书信对接、相衔,两者比照阅读,可知《后序》的本意是要获取广泛的同情和理解。对《后序》惨淡经营,目的是决心要将其磨砺成与世俗抗争的最得手的武器。一代才女,上天体悯,早早赋予了其化笔为剑的卓越条件。到了1143年,李清照在向皇帝进献贺岁帖子时,则证明是已经恢复了命妇的地位。

  •  20世纪80年代,国际天文学组织以“李清照”来命名水星上的一道环形山脉,宛若女神之归位——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