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画市场大繁荣的时代。

  • 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国画艺术的一个高峰时代,是山水画、花鸟画成熟的时代。宋朝的文人雅士们也热衷于国画,出现了大量文人画。

  • 根据《图绘宝鉴》记载,在各种史料中,宋朝有姓名可考的画家超过了800多人。

  • 1000-273.jpeg

  • 北宋画家范宽

  • 1、宋朝人对国画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动机

  • 消费需求,反映了消费者某种生理或心理体验的缺乏,直接表现为消费者获取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对象的欲望。从唯识论的角度讲,消费需求是欲心所俱审虑思,只是希望去消费,但还没有促成行动。到了消费动机时,已经是欲心所俱动发思,希望和动机开始动身发语,促成行动完成消费。

  • 宋朝人对国画的消费需求,直接表现为宋朝人获取国画消费对象的欲望。

  • 简单说,就是宋朝人喜欢国画,想买一幅或几幅国画挂在家里。

  • 宋朝国画消费需求有多样性。

  • 宋朝的中国画有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占据了主导地位。

  • 中国画,从汉朝到唐朝,一直是以人物画为主,山水多是当作人物的背景。如晋朝顾恺之的《洛神图》,描绘了三国曹植的 《洛神赋》的内容。《洛神图》里面有幼稚、简单的山峰、树木等内容,大小完全不成比例,甚至山比人矮,树与人一样高,山与树只是对人物故事的一种陪衬,或者用于分隔画面。

  • 1000-7.png

  • 《洛神图》局部

  • 人物画兴盛的时代,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

  • 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反应在绘画中,就是要通过画面教化人的伦理、感情。

  • 古代欧洲宗教盛行,古希腊罗马时代以诸神为绘画的主要内容,中世纪以宗教人物画为主要内容,中国唐朝儒家社会以人物画为主,两者道理是相通的。

  • 从汉武帝尊崇儒术开始,一直到唐朝,儒家的主流是经学。经学是对儒家经典五经的注疏章句,多是一种死板固执的学问,满足于对经典每个字句的解释。到了唐朝,形成了《五经正义》,达到了经学的顶峰。

  • 但经学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流变的可能,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把经典当作历史典籍,今文经学把经典当作圣人的语录而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解释。

  • 今文经学的六经注我的精神,遭遇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冲击,儒家进行了反思和回应,最终在宋朝形成了程朱理学、王安石新学等学派。

  • 魏晋玄学推崇《老子》、《庄子》、《周易》,希望返璞归真。士人们倾向于玄学,仰慕陶渊明归隐山林,再加上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南北朝时逐渐出现了山水画的萌芽。

  • 所以说,中国山水画的出现,受到道家思想影响。

  • 唐宋年间,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使人们的思想异彩纷呈,形成了多样化的精神样式,绘画上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 甚至出现了融合三教,三教合流的思潮。

  • 1000-272.jpeg

  • 溪山行旅图

  • 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是《溪山行旅图》,其画者范宽曰:

  • 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 范宽的心路历程正是三教融合的产物,师人是儒家 ,师物是道家,师心是佛家。

  • 从师人,以人为师;进一步师物,以大自然为师,道法自然;最后以诸清澈崇高的心灵为师。

  • 宋朝人普遍对国画有象征性消费需求。

  • 消费的象征,借助消费国画表达和传递自己的社会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主要是表达自己。

  • 象征的消费,不但消费国画商品本身,而且这些商品所象征的的社会文化意义,包括美感、档次、身份、地位、氛围、气派、情调等,主要是享受国画的艺术美感和氛围。

  •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了恩格尔系数,认为随着家庭或个人的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将逐渐减少。

  • 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家庭,50%-60%为温饱家庭。

  • 宋朝富裕的市民家庭和农村二等户以上的家庭,存在大量的小康家庭,他们在当时的国画艺术氛围下,除了食品支出外,还有一定财力去消费艺术作品。这就促成了宋朝国画的大繁荣。

  • 2、宋朝国画的价格

  • 宋朝的国画是一种艺术商品,商品最重要的特性是价格。

  • 现代的拍卖形式,多有炒作成分,几个藏家相互炒来炒去,提高价格。

  • 目前国画拍卖价格最高的,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 · 篆书四言联》,2011年成交价4.255亿元人民币。

  •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2012年拍卖成交价是2.9325亿元人民币。李可染的这幅画,刻意模仿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构图中的突兀山峰和垂流直下的瀑布,极为相似。

  • 北宋佚名的《子母猴》,在2011年拍卖出了3.62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 宋朝的国画价格普遍高于唐朝。

  • 张彦远的《论名价品第》记载了唐朝的画价:

  • 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画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

  • 这里的一金不是一两黄金,而是一枚铜钱。

  • 唐朝顶级画师的一幅画才20贯铜钱。唐朝一贯一千文,一文铜钱的大米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一元人民币。

  • 唐朝顶级画师的一幅画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

  • 在今天仅相当于一个二流国画家的作品价格。

  • 宋朝的国画价格就比较可观了。

  • 仁宗年间,唐朝流传下来的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卖到了700贯。

  • 这是前朝的古董,还不能说明问题。

  • 五代花鸟画大师黄筌的《梨花卧鹊图》一度市场价达到了数百贯。

  • 1000-271.jpeg

  • 黄筌的画

  • 徐熙是南唐到北宋初年的另一位花鸟画大师。

  • 赵明诚和李清照看到一幅徐熙的《牡丹图》,索价200贯,无奈囊中羞涩,惆怅而归。

  • 1000-6.png

  • 徐熙《牡丹图》局部

  • 到了南宋,徐熙“野逸”趣味的花鸟画更受追捧,他的一幅《芙蓉图》卖到了1750贯。考虑到南宋的通货膨胀,南宋中后期的物价是北宋中后期的3倍左右。徐熙的《芙蓉图》换算成北宋中后期的价格相当于600贯,相当于今天大约60万元人民币。

  • 一般说来,在各自的时代,宋顶级画师的画作比唐朝顶级画师的画作,售价要高出数倍乃至十倍左右。

  • 国画价格的提高,说明了两个问题:

  • 一是,在宋朝国画艺术地位的提高。宋朝士大夫在诗词中提到国画的频率远超唐朝时期。

  • 二是,宋朝画师的社会地位比唐朝有所提高。因为画价高了,画师挣的钱多了,谋生的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可以摆脱对权贵和宗教的依附地位,可以更自由地观察山水花鸟,创作水平也大大提升了。

  • 隋唐佛教大都受到皇室的推崇,在晚唐五代发生了从贵族化到民间化的转向。宋朝的佛教不断向民间发展,禅宗和净土宗独盛。

  • 反应在绘画上,是一些宗教画的低价普及。

  • 宋仁宗年间有一位著名画僧,善于画慈氏和观音菩萨,每幅索工价500文。相当于今天数百块钱买一幅画,很多普通的市民百姓都能买得起。

  • 3、宋朝的哪些人喜欢买画?

  • 宋朝的皇室是名画的第一买家。宋朝的皇帝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书画爱好者,最顶级的就是文艺青年宋徽宗,宋徽宗本人就擅长书画。

    1000-270.jpeg

  • 宋徽宗

  • 宋徽宗主编的《宣和画谱》,共收集画家231名,画卷6396轴,是中国当时空前的美术巨著。宋徽宗在当亲王时,就不断收集名画,当上皇帝后更加变本加厉:

  • 及即大位,于是酷意访求天下法书、图画。

  •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宋徽宗搜集的名画毁于一旦。

  • 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随着局势稳定,他对名画的追求不亚于他的老爸宋徽宗,“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

  • 宋朝的收藏家也是名画的重要买家。北宋末年著名书画家米芾在《画史》中说:

  • 好事者与赏鉴之家为二等。赏鉴家谓之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自能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有赀力,元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之好事者。

  • 著名的金石书画鉴赏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曾遇到一幅徐熙的《牡丹图》,要价200贯,可惜赵明诚没多少钱,只得两人相对惆怅数日。

  • 名画收藏家死后,家中藏画往往被不肖子孙变卖。成都王祖德客死秦州,家里人将他收藏的“黄筌、郭熙山水、李成寒林,凡十轴,闻已持出议价”。

  • 宋朝的市场经济发达,很多商业场所购置名画,增加自己的风雅之气,吸引顾客。

  • 酒店、熟食店、药铺、茶坊等,是购置名画最多的地方。

  • 《梦梁录》记载:

  • 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

  • 《都城纪胜》记载:

  • 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

  • 金国的元好问也记载:

  • 刘寿之买南中山水画障,上有朱文公元晦淳熙甲辰中春所题五言,得于太原酒家。

  • 4、宋朝人怎样买画?

  • 除了直接向画家订制、私人之间交易名画外,宋朝还出现了专业、半专业的书画交易场所。

  • 宋朝取消宵禁、打破坊市制度后,店铺贸易极度繁荣。

  • 宋徽宗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繁华之至,人们可以在街道上随意开设店铺。

  • 大内附近的街道,以及内城东北、东南,还有西边的主要街道,是店铺聚集区,有专门卖画的店铺。

  • 《东京梦华录》记载:

  • 街北都厅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

  • (东角楼街巷)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

  • 南宋临安城有四百十四行铺,出现了专门卖屏风画的市肆。

  • 宋朝还有定期的庙会贸易买卖书画。

  • 北宋东京的大相国寺庙会,是北宋最大的定期集市。

  • 《东京梦华录》记载:

  •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


  • 1000-269.jpeg

  • 李清照画像

  • 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是个穷学生,每次逛相国寺庙会前,先拿衣服在当铺里换钱。

  • 《水浒传》中也多次提到大相国寺庙会。林冲妻子张氏在逛大相国寺庙会时,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中。高俅为了养子,陷害林冲,最终把把林冲逼上梁山。

  • 宋仁宗景祐年间,著名山水画家李成的孙子李宥,当上了开封府尹。他让大相国寺的僧人惠明帮助购买爷爷李成的画作,惠明也是一个书画鉴赏大家。凡是李成的画作,李宥出价比市场价高一倍,人们纷纷拿出李成的画卖给李宥。以至于最后书画市场上再也难以见到李成的真迹了。

  • 参考文献:

  • 李华瑞,探寻宋型国家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18.12

  • 米芾,《画史》

  • 《宣和画谱》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吴自牧,《梦梁录》

  •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