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杰出的代表,她的词中的确也塑造了一位文弱女子的形象:她聪明俏丽,“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减字花木兰),“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沙),都是她跟赵明诚结婚前后的生活写照;她多愁善感,“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舍弃”(怨王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都是她跟赵明诚分居两地时的真情流露;她体质似乎也挺孱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青玉案),都是她用文字给自己画的像。李清照的招牌形象,莫过于[声声慢]词中所表现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image.png

  •     在许多读者的心目中,李清照的标准形象,大约就是这样一位多愁善感、孱弱悲戚的才女。难怪,我在不久前的一篇文字里介绍李清照善于博弈之事,就有不少读者表示意外,有人甚至责备我破坏了他们心目中女词人李清照的美好形象。

  •     事实上,真正的李清照,除了缠绵悱恻一面之外,还有她豪放刚强的另一面。换言之,缠绵悱恻只是李清照一生中某个时期、某些时刻、某些事情上的言行举止特征。七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除了这一方面的形象之外,李清照也有豪放刚强的另一面。为了醒目起见,我这里归纳出李清照一生的十一件豪放刚强事迹,如下:

  •     一、关心家族命运。[鹧鸪天](桂),“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云云,有研究者指出,其中可能暗含着借咏桂花赞美词人父祖名位虽然不及许多朝中王公大臣但性情高洁脱俗的意思。[行香子]“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云云,有学者指出,是有感于当时朝廷党争变幻莫测的形势而作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明显隐喻时局变化,家道中落。那年蔡京掌权,公公赵挺之卒于京师,并被追夺所赠司徒爵位。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在党争中遭到宰相赵挺之(李清照的公公)的排挤,被罢了官,李清照于是上书说情,其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等句,相当感人。可见,李清照决不是一个不问家事的寻常闺中女子。

  •     二、关心政治时局。[殢人娇]“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反映了当时金兵即将南下,宋朝形势危急的局面。可见李清照惦记的事情,已经大大超出了闺阁樊篱。

  • image.png

  •     三、跟丈夫赵明诚一道赏玩文物。赵明诚喜欢收藏文物古董,李清照就跟他一道,节衣缩食,从事此道。每次得到碑帖,他们就“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得到古书,他们便“共同校勘,整集签题”;得到字画彝鼎,也“摩玩舒卷,指摘疵病”,每夜都要燃尽一支蜡烛方才罢休(《金石录后序》)。

  •     四、生活崇尚朴实。李清照在《金实录后序》中说自己跟赵明诚结婚之后,耽于整理文物字画,根本无意化妆打扮。“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可见,李清照平时家居,不是一副如花美眷模样。“性不耐”,意思是嫌麻烦,她宁愿过朴素的生活,加上不喜欢刺绣之类女工活计,都说明李清照身上具有男性化性格特征。

  •     五、跟一班男性文士诗歌唱和。李清照集中,还保存了几首跟男性诗人唱和的作品。跟李清照唱和过的男性诗人有晁补之、张文潜等。

  •     六、竭力保存赵明诚留下的文物古董。随着金兵入侵,李清照跟难民一样,一路向南奔逃。迢迢路途,她一直带着赵明诚留下的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董(赵明诚死后,留下文物器皿极多,单是赵明诚病逝后,被李清照带在身边的就有:书籍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等也有百余件),辗转浙江各地,她自己又大病在身,“仅存喘息”。其中千辛万苦,不难想见。

  •     七、告发后夫张汝舟。李清照四十九岁那年,再醮张汝舟。婚后不久,即发现张汝舟有攫取取她的文物古董的企图、家庭暴力倾向和贪婪本性,毅然告发其“妄增举数入官”。当时法律规定,妻子举报自己丈夫也要受到惩罚。李清照这一次不慎重的婚姻,使她有了“友凶横者十旬”、“居囹圄者九日”的惨痛经历。李清照的再婚和告发后夫,在当时受到了士大夫阶级的一致谴责,没有一人对她表示同情的。

  • image.png

  •     八、大胆抒发内心感情。李清照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大胆披露自己心中对丈夫赵明诚的相思、爱恋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云云。这在今天看来是完全合乎情理之事,但是,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却被视作惊世骇俗的行为。宋人王灼就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陆游《孙夫人墓志铭》记载,墓主孙夫人小时候非常聪明,李清照想要收她做弟子,教她填词。结果,不但孙夫人家人反对,孙夫人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跟李清照学习填词。李清照之所以能够从小学习写诗填词,跟她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有关。李清照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于一般封建时代的闺阁女子。据《宋史》本传等文献记载,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门“后四学士”之一,诗文受到苏轼的赏识,著作甚多。更有意思的是,李清照的继母王氏(王拱辰之孙女),也善于写文章。

  •     九、心存男儿之志。诗言志,李清照存世的诗作不多,总共不过十余首,但是其中有好几首,气势、胸襟非一般男性诗人作品所可相提并论。第一首是《咏史》诗,诗曰:“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李清照对于历史的熟悉和关心,她是有自己思想的。朱熹曾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朱子语类》卷140)第二首是《乌江》,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一首诗作于建炎三年(1129)四五月间,当时李清照乘船从南京出发,经过芜湖,到姑孰,准备卜居赣江边。也就是说,李清照路过了当年项羽兵败自杀的乌江。其中英雄志向、豪杰气概,一般须眉也难望其项背。

  • image.png

  •     十、尖锐批评士林人物。李清照是作词高手,对词自然颇有研究。她留下了一篇残缺不全的《词论》。这篇残文不但评价了唐宋诗词的成就与特点,还批评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词人。柳永、张先、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等人,都被她指摘出了缺点,无一幸免。出言如此狂妄,不但一般女性诗人不能匹敌,整个文学史上也没有一个能够匹敌的男性诗人。李清照不但批评前代词人,就连当代士大夫,她讽刺起来也毫不留情。《建安》诗“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两句,打击面是相当大的。她不但作泛泛的讥刺,也作点名道姓的嘲笑。新科状元张子韶(九成)对策有“桂子飘香”的话,李清照就嘲笑他说:“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当事人佩服其对仗工整的同时,心中却是切齿忌恨。

  •     十一、断人财路。李清照晚年,有一段时间,跟宫廷中人交往密切。绍兴三年(1133)端午节,她代皇后、贵妃拟作了一些贺帖(形式是五言绝句的样子)。她这是越俎代庖,这原本是翰林学士的工作。翰林学士们做这事,每次都能得到金银财帛的赏赐。自从李清照做这事之后,赏赐的惯例就被取消了。当时一帮翰林学士,心里无不忌恨李清照,其中最恨她的是一个叫秦楚材的人(清吴连周《李清照传》)。

  •     我这篇文字,可能会颠覆不少人心目中的李清照形象,并因此招致批评之声。但是,我以为,丰富的、立体的、多面的李清照,才是更加光彩夺目的美丽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