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代诗人笔下经常出会出现一个边塞关隘——阳关,王维写过一首《渭城曲》,其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到了宋代,很多词人都有对《阳关曲》的描写,比如李清照在《蝶恋花》中写到,“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阳关曲》就是传统名曲《阳关三叠》,时至今日,阳关已经无处寻觅,只有《阳关曲》流传下来让人心驰神往。

    1000-232.jpeg

  • 阳关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置了酒泉郡和敦煌郡。敦煌郡包括六个县,其中一个县城叫龙勒,龙勒下辖玉门关和阳关两座都尉治所。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到敦煌,过玉门关或阳关直通西域各国。到了魏晋时期,阳关由都尉治所升格为阳关县。这时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丝绸之路逐渐湮灭在黄沙之中,阳关仅剩驻军守边。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的强盛,丝绸之路复兴,阳关又成了重要的关隘。玄奘大师从西域求法返回长安时就途径阳关,一路东行重回长安。

  • 1000-234.jpeg

  • 在唐代,阳关成为边塞的代名词,常用来形容远离京城的远方。唐诗中的阳关未必就是地理位置上的阳关,更多是一种文化意象。而后又有乐师创作了《阳关曲》,让阳关名扬天下。久而久之大家只知道阳关在西北边塞,具体地处何方就不得而知了。此后阳关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传诵千年。

  • 1000-233.jpeg

  • 到了近代敦煌遗书问世,为研究唐代地理、行政区域划分的学者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阳关到底在何处有了新的线索。经过对比多种文献,最后考证出阳关在敦煌的西南方向100多公里处。有了大概范围之后,考古学家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考察工作。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现阳关遗址,难道是文献资料记录错误,还是另有隐情?

    1000-235.jpeg

  • 经过实地考证才发现,根据史料记载的地方没有山口,由此推测阳关是在平地上建成的。由于此地有大量流沙,只发现了耕地水渠遗迹,进而推测此地在历史中应该是人口聚居区。至于没有发现关隘,大概是由于阳关被掩埋在黄沙之下。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阳关和汉代长城曾经连为一体,并不是独立的关口。在考古过程中只强调了汉代长城遗址,而没有特意突出阳关。到底事实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