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老天可怜。
她的执着算是换来了回报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被她一路追着南逃的宋高宗赵构,总算还有几分担当。
在群臣的拥护下,他勉为其难的迁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
因为政权初建,敌人来势汹汹,大有灭族的意思。
这位性子本就柔弱的皇帝总算是拿出了一点担当来。
开始起用抗战派来抵御敌人,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开始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
局面逐渐走向稳定。
她饱受奔波之苦的日子总算得以解脱了。
但随之苦闷开始充斥她的内心。
如果说成婚之前,她看到的是你侬我侬,撒狗粮的幸福人生,那么这两年的流浪,她彻底看到了什么是苦难。
金人铁骑横卷中原,昔日的繁华顷刻间化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的画面,如梦境一般不时的涌上她的心头。
她很想有些作为,哪怕学一学项羽,那也是好的。
可惜,她是个女人。
在这个以男人为尊,以理学为尊的时代,根本容不得女人叱咤沙场。
她只能将这份愿望化为笔端。
她要告诉天下人,她虽不能够驰骋疆场,驱除胡虏,亦不能持笏上本,直陈良策,但她可以为保家卫国的男人出钱出力。在国破家亡之际,男人女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分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着这个念头,她的笔下不再是柔情蜜意。
而是直抒胸臆的政治宣言。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鸡肋编卷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引诗说隽永、诗人李清照玉屑卷二十引诗说隽作、宋诗纪事卷八十七、癸巳类稿卷十五、绣水诗钞卷一。》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上枢密韩肖胄诗》
她借用早年的几个断句告诉偏安的宋高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眼下的局面与八年多年前的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差不多,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战事都会对全国造成严重破坏,饥荒、疫病频生,亦令不少人被迫离开家乡求活,成为流民,比起皇帝你的苦难,百姓的苦难要痛苦十倍。
如今你即有担当做这个拯救百姓的领头人,我感到欣慰,但这个时候的国家更需要是王导,刘琨这样有远见,有魄力,有能力的武将来保家卫国,只要家国稳定了,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稳定的
生活。
这两句短句很快就得以流传。
世人惊奇的发现,原来天底下有豪情,有英雄气概的并只有男人,女人同样有。
那个叫李清照的女作家,心中的热血比他们还要热,还要烫。
他们开始在朋友圈里点赞,转发。
不少人开始大量评价,比如当时最热门的文学杂志,《诗说隽永》就对这几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今代妇人能诗者,前有曾天人魏,后有易安李。李在赵氏时,建炎初,从秘阁守建康,作诗云:"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又云:"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苕溪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
世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女作家对爱国的情怀。
许多武将更是拿着这两组断句作为微博,朋友圈的说说,更有武将将其作为人生毕生的理想。
他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
将一腔热血彻彻底底的洒在了战场上。
可以说,南渡后的李清照一夜之间成了许多武将的精神偶像。
在诸多武将的努力下,局面彻底走向稳定。
看着许多饱受战火的百姓重新建立家园,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
李清照感到欣慰的同时,有多了几分怀念。
往日与丈夫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幸福日子重新涌上了她的心头。
她已经五十岁了,按说不该有这样的念想。
但她骨子里却还是那个向往幸福生活的十八岁的小姑娘。
越是思念,她就越孤独。
能做的,只能将一腔心思寄托在纸上。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赵明诚,我的爱人,你为何要去得那么早呢?
在这样人人幸福的世界里,你独独留下我一个人,你何其残忍。
你看这样的画面,曾经我们也有过。
只可惜,景依旧,物依旧,人却不在了。
明城啊,明诚,我的爱人,我想你,想你,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