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标题:《李清照:我吟我词,我书我心》

  • 李家有女初长成,雏凤清于老凤声。

  • 易安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 1

  • 《点绛唇》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 唐代杜牧的“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被公认是唐人写少女的佳句。

  • 但是和李清照的这首词一比,就知道杜牧只写出了少女的婀娜身姿,而整个的人太模糊看不清。

  • 读了李清照这首词,宋代小女生的形象就清晰多了。她是青春已经觉醒了,渴盼交友了,但是书香门第的家教早已经成习,所以她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搞那么一点小动作。

  • 2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首词,是易安词创作技巧臻至化境的一个代表作,也是她人生与爱情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 在政治的风浪和命运的坎坷面前,李清照最值得庆幸的是,和她志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没有因为家世、政治、环境而离开甚至疏远她。

  • 赵明诚依然和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思念“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所以后人屡屡评价,说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如何超越了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又是如何与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 3

  • 《鹧鸪天·桂花》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

  • 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表达了对桂花由衷的赞美与崇敬。

  •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 4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 正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有言:“恩爱无常,会合有离。”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终究没能逃脱“7年”的魔咒。

  • 因为无子嗣,赵明诚慢慢疏远起李清照,而且在家人的撺掇下,纳妾的事情也暗自被提上了日程。

  • 后来赵明诚在外地做官,两人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李清照经常一个人独自喝闷酒。

  • 这首词写离愁,步步深人,层次井然。前人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邹袛谟《远志斋词衷》),信不虚也!

  • 5

  • 《永遇乐·落日熔金》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 李清照在看到日暮美景时,恍然间不知道自己身居何处,仿佛回到了北宋未亡时的东京城。人在此地,魂牵梦绕的却是故国。

  • 昔日越是齐整热闹,而今越是风霜满面。既然再也回不到旧日的美好时光,那么,就让我再听一听这欢声笑语,给心灵一点点安慰吧,甜蜜之中充满酸楚。

  • 易安有着如此沉痛的故实,在《词论》里责少游一句“少故实”,假设秦观有知,也只能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