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易安,最重要的心境
1129年,因弃城一直羞愧寡欢的赵明诚,病逝在赴任湖州的路上。
出发前,李清照问先行的赵明诚:而今兵祸连连,如果发生意外,这15车古籍器物怎么办?
赵明诚也知道,她一个女子想在乱世保下这么多宝贝实在太难,但那些孤本古器皆是他毕生所藏、心血所在,他的研究成果、想要传于后世的《金石录》还没写完。
几经思考,他对李清照说:
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你先把用的、穿的丢了,再是书画卷轴,再是古器,但即使都丢了,独有“宗器”,你要随身带着,它在你在,它亡你亡。
是的,你没看错。
在赵明诚看来,“宗器”要比李清照重要。
而赵明诚在“玩物丧志”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变了。
在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序》中,谈起收藏经过,她开始时用的都是“夫妇”、“同”这种代指“我们”的词。
到了后来,人称指代分得很清,关于自己的只用“余”。
从我们变成了我,起因却是一件并不算大的事。
当时收藏的书越来越多,李清照就建议要不汇整分下类,建个书库吧,其实就是个小型的图书馆。
本以为只属于收纳范畴,谁料等书库真建成了,赵明诚简直要把这些东西供起来,不能弄脏,不能弄折,不能随便放,到后来甚至都不能多翻,看完要立马还回去收藏好。
李清照又从来都是个大大咧咧,不为外物所困的人。
从她的别号“易安”也可知。
“易安”取自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本意就在寻求一种舒适的状态。
珍贵也好廉价也罢,东西还不就是拿来用的,其他也就是喜欢多少的差别。
而喜欢的、有用的,不正是要多多用起来吗?这才是它们的价值所在啊。把它们都供起来,日子照旧还要为它们担惊受怕的,这图什么啊?
但就因为这点分歧,赵明诚为保护好他的宝贝,自己掌管着书库的钥匙。李清照想要看哪本书,还得向他请示。
李清照是什么人?直接讲,我受不了。(余不耐。)
这不仅给她的读书生涯带来了不方便,更是对夫妻平等的催毁。
硬气又傲气的李清照,此后宁可节衣缩食买副本去读,也不主动向赵明诚请钥匙。
所以在听了赵明诚那番等同于遗言的安排后,李清照心中早已有另一番逻辑。
人世三苦: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
做人,最重要是为了开心;做事,尽力就无悔。
赵明诚看不开的事,她能看开。
赵明诚心之所衷又能让他立身行道的,才是她该为他做的。
15车古籍器物,她尽力保存。
未完的《金石录》,她一定续完且让它传于后世。
07
人生最贵的,是对自己负责
带着众多行李,李清照踏上了漫漫流亡路。
据说,当时里面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单是器皿、被褥,就能供百人所用。
简直是行走的宝藏。但在乱世,身怀宝藏,就意味着恶狼环伺,你得需要自保。
李清照就准备投奔在洪州当官的亲戚。
结果一部分行李刚到,洪州被金兵攻陷,到那的宝贝全部丢失。
渡江时,几船的书还莫名其妙丢失。
后来,她就跟着宋高宗赵构的流亡路线走,以为这样安全点。
结果,突然传起了赵明诚曾和金国通敌的流言,连赵构都知道了。
为给赵明诚洗掉脏水,李清照就把代表着国之重器的青铜器全部进献给了朝廷。
每次周转,也都会丢些。最后七零八落,只剩带在身边的一些书画。
没错,就是在所有文物里,赵明诚比较不看重的那些,却又是她喜欢的。
赵明诚放不下的那些古器、宗器,她要么进献了,要么丢了。
虽然丢的丢,但她也是已尽力了。
像流亡到绍兴时,房东欺她只是一女流之辈,偷了不少东西。
但她一外来户,人生地不熟,只能隐忍,悬赏以重金收回。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破家亡,天涯沦落,
她的心气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渐渐磨平。
是的,她有点想向现实低头了。
再加上自赵明诚去世,她大病一场,她希望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可以分担她的痛苦。
这时,张汝舟出现了。
这个口上抹了蜜的家伙,说出的话很让人开心。
他还懂得体贴人,李清照病时,他回回都专门过去小心照顾着。
渐渐地,李清照相信了这是个可以当作老来伴的人。
于是,冒着有失妇德的嘲讽,两人结婚。
但谁料,没过几天,这人就现了原形。
他开始逼问李清照手里到底有多少好东西,见不如预期,就开始拳打脚踢。
李清照这下清醒了,收起想要做个菟丝花的心思。
这世上,谁都靠不住。
除了自己,谁都带不来安全感。
于是,迅速收起眼泪与抱怨。
她要离婚,即使很多人在看笑话。
当时,宋朝有个特别奇葩的规定:
妻子告丈夫,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对方有没有罪,女方都要坐两年牢。
张汝舟断定李清照不敢赌上自己。
李清照却不这样想,为了及时止损,坐两年牢又如何,总比搭上一辈子好。
递上和离状书的同时,李清照还递交了一份张汝舟曾谎报科考次数以谋取官职的档案!
(宋朝连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顾,破格录取!)
再加上自己第一才女的名号,此事闹到宋高宗亲自下令立案彻查!
最终张汝舟丢官、流放。
李清照得到赦免,只在牢里呆了9天。
没有一个生命能够为另一个生命负责。
安全感是要自己给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一个人要承担的,
自己对自己负责,生活才真正有意义。
至于别人的指指点点,爱谁谁。
【崔错】 《李清照小像》
08
淘尽万古英雄汉
史书没有记载,李清照具体于哪一年去世。
公认的说法,她大概活到了72岁。
在人均寿命53.3岁的宋朝(数据来源:《北宋人口死亡年龄研究—以墓志资料为研究中心》),称得上是长寿。
她后期作品多凄凉,很多人大概会觉得她的晚年生活是不是也很凄苦。
其实孤独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是如此。
对于李清照这种夫亡无子一人生活的文人,偶尔的伤情也在所难免。
但你要觉得她的生活只剩冷冷清清就大错特错了,她有的是事干,多的是风风火火。
她把《金石录》续写完,并将它呈送给了朝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赵明诚立身行道的梦想。
这本书在金石研究史上继往开来,时至今日,仍是文物鉴定、文史考察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赵明诚金石大家的身份,得到举世的公认。
闲暇的工夫,李清照还写了篇《打马图经》及自序。
一本极为正经,从学术角度和你讲怎样去赌的书。
花样多,见效快,包教包会。
说到这,你可能不知道,李清照有一个隐藏身份——赌神。
她自己都说了:
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我赌了一辈子,每赌必赢,这是什么道理呢?
还不是就是因为我玩得精。
所以,她觉得她需要把的经验分享出来,和国乒“养狼计划”一个道理,孤独求败就没人陪玩了。
除了分享经验,她还发明了新的玩法,以巩固自己赌神的地位。
“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使自易安居士也。”
“博家之祖”,非我莫属,你们谁都别想抢!
【陈少梅】《李易安》
大约是1150年,李清照69岁,这是她最后一次被正面记载在文献中。
当时她拿着自己珍藏的米芾墨迹,两次拜访米芾之子米友仁,请其作跋。
虽然我并不知道,临终时,李清照说了些什么。
但我想,当回首这一生,李清照肯定是一种满足的状态。
她没有活成世俗规定的样子,却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写词论政,年少成名;
金石良缘,尊重平等;
诗酒花茶,有趣有雅;
千里护宝,有险有惊;
怒斥懦夫,敢说敢恨;
再嫁离婚,刚柔相济
……
她的每一步,都由自己主控。
她,以李清照,而不是赵李氏的名字,
靠自己一篇篇篇作品的累积,
不掺杂桃色绯闻,不必在男人们的社交场周旋,
在男权社会,让再刻薄的男人,都不得不承认:
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说这话的,也是前面说她“荒淫放肆”的王灼。
正是这样的自信,让李清照敢于写下《词论》,对词坛名家逐一批驳。
正是这样的才华,让李清照毫不心虚的说出“自是花中第一流”。
古人称她: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
近人则说: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臧克家)
09
此花开后更无花
大概在李清照去世后的第40年左右,陆游接到一个邀请,为一孙氏夫人写篇墓志铭,其中有这样一段往事:
孙夫人年少时,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女神童。李清照听说后,去见了她。大概是非常喜欢,李清照立即表示,愿将毕生所学教给她。谁料小女孩不愿意,说:
才藻非女子事也。
写词做学问怎么能是女孩子可以做呢?如果说遗憾,我想这大概是李清照最大的遗憾。这世上,再没有一个人,像她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