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大幕徐徐拉开,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轻荡秋千,眉梢稍扬,朱唇微启,一首《如梦令》随之而出……
越剧《李清照》剧照
(2017年)6月3日晚,作为市文联“金陵五月风”第十一届南京文学艺术节的重要演出,由南京首届文化名人、越剧名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陶琪主演的越剧《李清照》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据了解,这也是陶琪时隔十年再次演绎全本《李清照》。
南京市委副书记龙翔,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勇,市政协副主席陈华,省委老领导顾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炜,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于玛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濮存周,市文联副巡视员杨康乐、章世和、张跃定等观看了演出。
大牌云集,越剧经典《李清照》“昨日重现”
越剧《李清照》剧照
越剧《李清照》讲述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少年时与青年学者赵明诚结为知音。婚后,夫妻在青州隐居十年,沉浸在诗词创作和《金石录》的编撰中。十年后,赵明诚赴任离家,夫妻聚少离多。随后又遭遇金人入侵中原。从此,李清照经历了国亡家破、离乡背井、丈夫病死异乡,古董尽数被骗等一迭迭的苦痛和灾难。直到晚年,李清照落魄江南,仍不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幸遇旧仆动之以情,以及友人、知音的援手鼓励,终得感悟。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着精彩却坎坷的一生,越剧《李清照》重点表现了她爱国忧民、倾心守护中华文化瑰宝的文人操守,被誉为“一首凄美的诗,一幅优美的画”。该剧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全篇共使用了李清照12首著名诗词作链接,以《点绛唇》开场,以《声声慢》作结。全面地表现出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青年时代的甜蜜幸福、中年时代的颠沛流离、晚年时代的悲苦凄凉。
越剧《李清照》剧照
越剧《李清照》可谓大牌云集。据悉,除了担当主演的陶琪,南京市越剧团还请来了著名剧作者罗怀臻担任编剧,历时两年余,十易其稿。在二度创作上又邀请了著名导演曹其敬教授和南京市越剧团导演韩林根共同执导,还邀请了著名作曲家吴小平担任音乐作曲,著名舞美设计家周本义、伊天夫担任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
正是在这样的精英团队群策群力下,越剧《李清照》于2001年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中一展风采,一举拿下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21个单项奖,此后,该剧又在2005年获得第五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2013年“首届江苏艺术展演月”中又荣获“优秀剧目展演奖”。这次,为使经典再现,南京市越剧团历时半年对该剧进行了复排、提升,为市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陶公主”时隔十年再演全本《李清照》
越剧《李清照》剧照
“李清照在剧中的形象跨度非常大。从少年时的才华横溢,到中年时夫妻相伴,再到老年凄楚境地,这对扮演李清照的演员来说,有较大的表演难度。”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说,本次演出的最大亮点,就是“越坛才女”陶琪重返舞台,整本演出《李清照》。“陶琪在剧中展现了古琴、书法等多种才艺,更以精湛的表演将李清照的少女之纯、少妇之爱、中年之悲和暮年之哀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史进介绍,在南京,只要喜欢越剧的观众,几乎没有不喜欢陶琪的;在上海、浙江、福建,陶琪也拥有一大批追星族;香港也有陶琪的戏迷,甚至还有人专门为陶琪制作了网站。“陶粉”们亲切地称呼陶琪为“陶公主”。
越剧《李清照》剧照
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表示,很多人看陶琪的戏觉得过瘾,不仅因为她的嗓音甜美,扮相俏丽,更因为她能把戏中人物演绎得逼真灵动。《莫愁女》中的莫愁、《侯门之女》中的南凤、《李清照》中的李清照、《柳毅传书》中的龙女三娘,这一个个特色各异、活灵活现的舞台人物让观众记住了陶琪。“尤其在《李清照》中,有着“越坛才女”美誉的陶琪把才华横溢、气质脱俗的千古词人展现得淋漓尽致。”
越剧《李清照》剧照
“《李清照》最初是剧团为我量身打造,首演以来一直深受好评。”陶琪在剧中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唱一念似乎都是李清照,多年来积淀的丰厚才学在这部戏里得到了集中展示。陶琪也凭借在此剧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奖。
“后来因为我去南京市文联担任领导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下面的青年演员,李清照的角色便交给其他人来扮演。”陶琪表示,“自己偶尔也会去演个半场,最多饰演的是暮年时的李清照,像这次从头演到尾的,还是近十年来的头一次。”
“近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得到了与做演员不同的历练,对李清照这个角色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对她的才情和她的所处那个国破家亡的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的我在表演时会更加沉稳,更有信心驾驭李清照这个屡遭打击,却依旧热爱生活、不失气节的形象。”陶琪说。
古琴书法,尽情展示“越坛才女”学识修养
越剧《李清照》剧照
演出当晚座无虚席,陶琪的精彩表演让每一个观众都沉浸其中,随着剧情的深入或喜或悲。尤其是到了尾声,陶琪当场挥毫,以遒劲有力的笔法写就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并以一曲古琴尽显女词人风雅之韵。不少戏迷看陶琪在舞台上弹琴吟词、泼墨挥毫,俨然李清照再现,都骄傲地将陶琪称为“越坛才女”,为之倾倒。
“演戏,拼到最后其实拼的就是学识修养。”陶琪表示,越剧袁派创始人,同时也是自己的老师袁雪芬曾教导她,唱越剧不能光学越剧,要善于用戏外的功夫充实越剧,袁雪芬的教导深深影响着陶琪,使她涉猎琴棋书画等多种艺术门类,给越剧表演增添了别样风采。
越剧《李清照》剧照
陶琪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李清照的诗词,当时为了演好李清照这个角色不但将李清照的诗词倒背如流,更是将《李清照传》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同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易安居士左琴右书的真实情境,在南京艺术学院阎爱华教授的引荐下,陶琪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正春为师,刻苦练习古琴。刘正春深受感动,专门为其度身打造,初为《凤凰台上忆吹箫》,依《一剪梅》原词重新谱写古琴曲,并数易其稿。
德艺双馨,艺术之花始终扎根在人民之中
如今虽然陶琪已经逐渐淡出一线演出舞台,但她却将更多的力量放在了戏曲艺术的进社区、下基层以及青年优秀演员的传帮带上,在更广阔的领域继续表达着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越剧《李清照》剧照
2016年12月,“最美花旦”陶琪和“最美小生”王君安联合成立的“安琪工作室”落户越剧博物馆,并现场收徒朱红英为徒,为更好的向青年越剧人才传德授艺提供了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我们每一个戏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陶琪说。
据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炜介绍,自2016年以来,在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南京文艺家“文化惠民再出发”活动中,陶琪一直走在前面,亲自当辅导员、“讲解员”、志愿者,开展的“点对点”文化惠民服务就达到15场,直接辅导戏迷约200人次,走进院校、社区讲授传统戏曲知识5场,受到了热烈广大戏迷和学生的热烈追捧。很多票友在她的辅导下,登上了舞台,很多青年学生在她的生动讲授下,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认识,在心中种下了“中华美学”种子。
越剧《李清照》剧照
陈炜还说:“陶琪不仅是我们南京的文化名人、越剧名旦,也长期担任市文联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职务,她对待艺术创作始终有很高的追求,同时,她又把对人民的热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充分体现了人民艺术家的赤子情怀。”
“陶琪是真正的名角儿,她的艺术造诣那么高,却又非常谦虚、平易近人。”鼓楼区青青戏曲团的资深票友、“陶粉”顾金妹兴奋地看完《李清照》的演出,久久不愿离去。她激动地说:“陶琪老师不但对年轻的戏曲演员悉心教导,也和我们这些普通票友打成一片,经常手把手、面对面地对我们进行辅导,真是捧着一颗心来,让戏曲的种子在我们中生了根、开了花。现在,我的表演水平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了社区里的‘角儿’啦!”
相关链接(编者注)
陶琪 ,女,一级演员。江苏苏州人,1963年7月5日出生。1977年考入南京市越剧团工旦角,宗袁(雪芬)派。15岁从苏州考进南京越剧团,3年后毕业。越剧界一颗冉冉而起的旦角新星--陶琪,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省"三八"红旗手,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且多才多艺的越剧旦角新星。2015年2月,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