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江南水乡屋檐下滴落的雨滴,如墨入水后晕染的姿影——昨天晚上,上海博物馆携手上海民族乐团跨界合作的“海上生民乐——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文物民乐展演”进行首次演出。

将文物与民乐相融合,观众们欣赏到一场充满传统文化意趣的创新演出,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穿越千年融入当代生活的魅力。今年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70周年,“海上生民乐——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文物民乐展演”于昨天起至11月1日在上海音乐厅演出。

海上雅集:碰撞的火花

鸟鸣声中,大幕拉开,弧形幕布上徐徐移过花鸟、树木、怪石,定格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国宝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卷》,主持人曹可凡携手上海博物馆五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围坐,为观众带来充满知识趣味的展演上半部分——“海上雅集”。

历史上文人雅士们喜欢在山水间以文会友、吟咏诗文,伴以清茶美酒、丝竹雅乐,形成雅集文化,“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等都曾是当时的文化盛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公麟、仇英、石涛、张大千等名家创作、临摹的西园雅集画卷,是雅集文化流传下来的珍宝。此次展演上,五位专家围绕“文人雅集”展开对话。

主持人曹可凡与上海博物馆五位专家携手“海上雅集”

精于瓷器的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伦介绍了清代康熙竹林七贤笔筒。中国瓷器发展到十七世纪已迎来转折点,分水法的广泛应用让瓷器上人物服装、桌椅家具都有了深浅不同的颜色。另有一首七绝,画与诗书结合,犹如一幅手卷。

被戏称为“杂货铺掌柜”的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施远则介绍了清代嘉定竹刻名家所雕的竹雕竹林七贤笔筒,“笔筒是明代才出现的,历代雅集上虽然不见笔筒,但笔筒上却常镌刻雅集的身影。”

在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篆刻书法家刘一闻现场挥毫之时,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凌利中则讲述了书画世界记录的雅集文化:“兰亭雅集有42人参加,曲水流觞,还是有16人没做出诗文来。这里有琴棋书画,更是思想碰撞的场所。”

刘一闻寄语建馆70周年的上海博物馆“勇猛精进”

刘一闻现场写下的是“勇猛精进”四字,源于上博收藏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他寄语已走过70周年的上海博物馆不断“超越自我,再创辉煌”。凌利中则表示博物馆要“关起门做学问,打开门做传播”。

雅集离不开音乐。施远现场与古琴演奏家龚幽兰跨界合奏一曲《良宵引》。据介绍,龚幽兰演奏所用的正吟古琴极可能为李清照遗琴,该琴辗转归于南京琴家张正吟,张正吟赠给学生、古琴家龚一,即龚幽兰的父亲。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陆明华则介绍了一对东汉陶俑,一人弹琴一人吹箫。“上博收藏了不少与音乐有关的文物,古人用陶瓷奏乐的情形很多,有人用12只越窑碗和12只邢窑碗来演奏。”

民乐表演:亘古的魅力

民乐演奏家用“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擅长的阮,开启了展演的下半场“民乐表演”。九首风格多元的原创海派民乐作品,让不少观众直言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另一面”“与现代竟能融合得如此完美”。

骨笛开场,如泣如诉,弧形幕布上影像如宇宙洪荒初开,陨石飞舞,一直投射至两层观众席间。据悉,这一乐器是迄今发现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距今已8000多年。

不只有“古老”。第二首《水行》之中,两名演奏者端坐舞台,怀中抱着形似飞碟的银色乐器。叩击其上,滴答作响,瞬间便将观众带到江南水乡的雨后黄昏,雨滴顺屋檐滚落,敲击在青石板路上。这件造型奇特的乐器是手碟,诞生于2000年。在越来越急促的“雨滴”声中,演奏者一袭素色长衣,吹奏着尺八缓缓行来,这一源于中国的传统乐器传入日本后在当地流行,音色苍凉辽阔,仿佛带领观众走出烟雨江南,穿越溪流河浜,抵达烟波浩渺的湖海之水,融合手碟的声音,空灵而恬静。

《水行》中古老的尺八与当代的手碟合作演绎“水”(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

这次展演上,古老乐器与当代音乐碰撞,中国乐器与外国乐器共鸣,让观众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穿越》一曲中,演奏者被困于舞台光线切割而成的狭窄空间里,突破“屏障”的竟是唢呐。在许多人印象中只能如《百鸟朝凤》般模仿鸟鸣的唢呐声,成了穿越古今的号角。更令人称奇的是,与之配合的竟是流传至波斯、中东地区的亚美尼亚管,以及常用于摇滚乐的电吉他、键盘、架子鼓。超长的唢呐吹奏声,让向来矜持的纯音乐爱好者们爆发出看摇滚乐一般热情的掌声。

唢呐、亚美尼亚管在摇滚乐标配的键盘、电吉他等合作下“穿越”(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

最为特别的,是此次《墨戏》《山水》《丝路》三首曲目中,演奏与上博馆藏文物元素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沉浸感受传统之美。

《墨戏》开场时,身着红白配色服装的演奏者,指间拨奏筝的乐声,如流水般悠扬;舞者甩动黑色水袖,转起白色纱裙,如墨滴入水中。背后的幕布上,上博馆藏的宋代米芾和明代祝允明的书法缓缓飘过,如舞者旋转的笔墨,终成惊艳的书法作品,居于舞台一角的演奏者衣饰,对应白色宣纸上落下的红色印章。

而《山水》中,笙、阮、箜篌乐声齐鸣,上博馆藏元代钱选的《浮玉山居图》徐徐展开。随着乐声,观众犹如林中探路,一路见奇木怪石,越走越开阔;与乐声联动,幕布上的画面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立体效果,仿佛让观众穿行于画中,站在此山望彼山。而作为终章的《丝路》,在众多乐器合奏之中,以漫天金沙效果开场,运用大量文物形象穿插于漫漫古道之间,让人感叹丝路之壮美。

终章《丝路》背景运用了许多相关文物(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在文物专家们眼中,文物是可见的器物,民族音乐则是无形的珍宝,“两者合一,也许可以听到王羲之、李白、苏轼内心的思想和对世界的看法。”首次展演的观众中有上博的捐赠人、志愿者及热心文博事业的各界人士,一些观众感慨“传统文化原来可以如此现代,古人思想蕴含的智慧今天仍然适用,我们对自己应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