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cddc78d06434c2ab8449ea4a15f51c7.jpeg

  •  苏东坡纪念馆二楼,一棵三四米高的桂花树跃入楼上露台,树丛中,缀满浅黄色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清香。历史文化学者、作家孙跃的《西湖边的红颜》,就在这儿娓娓道来。

  •   性急的读者早上6点就赶来了

  •   这场讲座,可以说是今年西湖名人讲堂开讲以来,人气最旺的讲座之一。不仅报名名额早早满了,而且,杭报在线上开设的留言平台,也是人气持续高涨。

  •   西湖边,围着一圈名人的纪念馆。可这些纪念馆都是为男性名人而设的,就连鉴湖女侠秋瑾,纪念她的也只有一座塑像而已。

  •   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社会氛围,和男性相比,这些西湖边的红颜,她们的事迹、诗文能留存史册的,难之又难。但这群被历史忽视了的女人的重要程度,她们对于西湖文化作出的贡献,却丝毫不逊色于男人。这也就是《西湖边的红颜》这么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了。

  •   黄大妈头发花白,不过,听课的精神头很足。她说,为了来听这堂课,性急的她早上6点钟就从萧山的家中出发了。还有一位读者,把杭州日报前几天刊登的《西湖边的红颜》稿件一一剪了下来,仔细地粘贴在纸上,请孙老师签名,并与他合影留念。

  •   忧国忧民没心情欣赏西湖美?

  •   为什么李清照没有写过描写西湖的诗?上回,我们留了个悬念。这次课上,孙跃和读者们一起分享了他的观点。

  •   孙跃说,近人夏成焘在《瞿髯论词绝句·李清照》中写道:“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李清照和岳飞的诗词集里都没有描写西湖的作品。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写到西湖呢?夏成焘分析,也许因为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人,对于南宋偏安一隅,心怀隐忧和不满。孙跃还查看了山东大学教授陈祖美写的《李清照评传》,陈祖美认为,李清照不写西湖,“除了担心国人把西湖当做销金窝,还担心杭州会像汴京的诸多胜景一样重蹈覆辙。这是多么深重的爱国心事。”

  •   年轻时爱描写悠闲生活的李清照为什么没写西湖,孙跃也有自己的看法。“李清照的后半生可以说是经历坎坷,金兵入侵、南逃、深爱的丈夫去世、再婚、离婚……种种不幸,让她没有心情去关注西湖的风花雪月。”

  •   孙跃第二个理由就是,李清照到杭州后,把大部分经历都放在了《金石录》的整理、编纂上,应该没有更多精力去进行其他创作和活动。最后,孙跃觉得,李清照虽然在杭州生活多年,那是在她50岁之后了,在当时的社会,这个年纪的女人恐怕也没有太多的活动精力了,而她心中常常依然怀念着汴京那段快乐的日子。

  •   一文一武两位“西湖红颜”

  •   在西湖边的女子中,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具有革命精神。

  •   秋瑾,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不过,没几个人知道秋瑾身边的尹维峻。

  •   这个名字有点男生气的尹维峻,是秋瑾的学生和助手,秋瑾从事革命活动时,尹维峻总是跟随左右。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光复杭州的战斗中,杭州的革命军夜袭位于抚宁巷的浙江巡抚署时,尹维峻作为革命军的一员,勇敢地扔出了第一颗炸弹,然后持枪率先冲入巡抚衙门,当时她只有16岁。后来,她还成为孙中山的保镖。

  •   还有一位刚烈的女性,她的名字叫惠兴。杭州有一所中学——杭十一中的前身就叫惠兴女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太后允许地方兴办女子学堂。惠兴经过努力,创办了贞文女子学堂,后来因为贵族家眷变卦,学校维系了一年办不下去了。她写了二封绝命书,吞服鸦片以身殉学,在全国引起震动。她作为开创中国女子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教育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