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1155)是宋朝杰出女词人,她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为著名学者兼文学家,与苏轼交好,著有《洛阳名园记》等;母王氏亦知书善文;外曾祖父王拱辰是汴梁咸平(今开封通许县)人,19岁举进士第一,是宋代最年轻的状元;夫君赵明诚为著名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原籍虽是山东章丘(今属济南)人,却与开封有着深厚的渊源。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李格非进士及第,先后任太学正、博士、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等职,李清照全家从山东老家搬来汴京居住。开封的水土滋润了李清照幼小的身影,早慧的她血脉里流淌着家族的文化基因,又从父亲的文友如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陈师道等身上受到文学熏陶,赋诗填词得心应手。大作家晁补之就常称赞李清照的词作。清照15岁时写的《如梦令》,形容雨后海棠花“绿肥红瘦”,颇得汴京文人的赏识。李格非最要好的朋友张耒对清照的才气更是称颂有加。十六七岁的李清照,成为汴京城有名的才女,这也是青年才俊赵明诚拼命追求她的缘由。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无忧无虑多姿多彩。当时汴京乃世界最大都市,众多的人文胜迹和北方水城的秀美,令李清照陶醉其间。在著名的潘杨湖畔,她写下《怨王孙》一词:“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有情人终成眷属,李清照与赵明诚新婚燕尔、其乐融融,受夫君影响,她也爱上考古。在汴京的七八年间,他俩对锦衣玉食并无所求,用积攒的钱毫不吝啬地购买昂贵的金石书画,有时甚至不惜典衣质物。当时相国寺有汴京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业场所,每逢初一、十五开市,可谓云集天下商、荟萃四海物,其中不乏极具价值的文物古董。李清照伉俪自然不会放过,每逢开市,两人经常前往“淘宝”,不惜重金选购文物。此时赵明诚在太学学成就任太守,有了可观的薪水,两人收集的文物越来越多,仅历代名人墨宝就有2000余卷。两人还通力合作,完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著作《金石录》。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得罪蔡京和新旧党之争被罢相,不日猝亡。赵明诚也遭株连,被逐出京师。24岁的李清照随赵明诚悻悻离别汴京,回到明诚老家山东青州,开始她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涯。不久,丈夫病逝,北宋沦亡,惨遭国破家亡之痛,李清照后期词作充满了伤感,更不乏对汴京的深深眷念。她在《永遇乐》词中,对汴京的思念呼之欲出:“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少女时代汴京城元宵节的盛况与欢乐令这位名媛刻骨铭心梦绕情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