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父亲李格非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型官员。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年少时就聪慧过人,宋史中称他“幼时俊警甚异”。他潜心研究经学,年轻时便著有《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李格非为人正直,平时重操守,爱较真,对看不惯的事情爱打抱不平。

李格非_副本.jpg

李格非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图

虽然是书香世家,但当时的李格非家里日子并不宽裕。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在郓州任教授时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晚节。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太学录。元祐四年(1089年),官大学正。此间,他专心著述,文名渐显,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俱有文名,称为苏门“后四学士”,这也正是李格非平步青云,声誉鹊起之时。当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作为“苏门四学师”已是名满朝野。李格非进入苏门,不仅彰显了自己不同凡俗的学识,确实也反映了与苏轼非同一般的关系。正因为有这些交集,也为清照后期在文学上的深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平台。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学,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君臣唱和诗碑》。

正是在京城任太学博士期间,李格非萌生了把家人接到京城的想法。一来仕途和生活相对稳定了,二来到了京城也有个彼此的照应。长时间的两地分居毕竟也不是个办法。一个人的生活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日子是漫长的。在羁旅的惆怅中,李格非无数次抛开公务望着家乡的地方长吁短叹,实在无以排遣,就以酒解忧,就沉浸在书海中让心思片刻脱离孤苦和轻愁。

再说了,清照也逐渐长大了,李格非从家人的鸿雁传书中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在文学上的天赋和对新生事物追根溯源的那份执着。细加雕琢,女儿将来必成名家和大器。再者说了,京城毕竟有京城的地缘优势和文化底蕴,是家乡的山水风光无可比拟的。家乡的山山水水在清照幼稚的心灵中已经留下了欢快明朗,终生难忘的底色和背景。现在需要的是女儿在京城的沉潜大气和繁华竞逐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和未来定位。

清明上河图局部.webp (1).jpg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图

开封地处中原,水陆交通发达,从历史上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

(《宋史 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据历史记载,当时的皇城除了各种行政机关以外,还有许多商肆和娱乐场所。商业街里,不管是杂货铺一类的日用品店还是金银铺、珠宝铺一类的奢侈品店都应有尽有,非常完备。除此之外,还有瓦子、妓院区、医者街、御街、曲院街等提供特定服务的街区。而城里最大的夜市,则位于皇城内的州桥一带。在流经开封的四条黄河支流当中,要数汴河的商业活动最为繁忙。开封城百分之九十的货运量都经过汴河,而这些货物当中,米和盐这种生活必需品要占大头,这些东西主要用来供应城里的宫室、士兵和官员。因为,漕运是经过城里东南角的汴河流入京师的,所以,汴河大街的仓储区和商业区是全城最繁忙的。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汴河大街的繁华景象。

开封城的娱乐区被称为“瓦子”,整个开封城里,瓦子一共有六个,在内城和廓城的各地段均有分布。并且,除了宫城以外,全城各个地段都有酒家、食肆和商店,而这些店铺最集中的地方在沿汴河分布的干道上。开封不仅为宋朝的行政中心,还是其教育和文化中心。除了传统太学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官学和私学,这些地方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还教授武术、医学、法律等科目。开封算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能包容各种宗教,城里共有几百座不同的宗教庙宇,其宗教人士更是上万人。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