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03_attpic_brief-2.jpg

  •   盛夏,又是荷花绽放的季节,又到吟诗赞美荷花的时候。

  •   荷花以其“纤纤出水尘不染、自撑清白一片天”的清廉,以其“傲向斜风承雨露、菡萏清香缕缕魂”的清高,以其“杯杯向上生莲子、泥掩精华节节根”的含蓄,以其“偏向弱水连天碧、虚怀若谷师人间”的谦逊,屡屡被历代诗人揽入笔下。

  •   前几天,与朋友聊李清照的诗词,提到:为什么李清照总说“藕”而不说“荷”或者“莲”?

  •   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再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为什么偏偏写“误入藕花深处”而不说误入“荷花深处”或“莲花深处”呢?为什么说“红藕香残玉簟秋”而不说“红荷香残”或“红莲香残”呢?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于是,我先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一疑问,想听听圈里高人们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应者云集,朋友们纷纷回复。主要观点有三——

  •   一说:是不是跟山东方言发音有关?这个有道理。李清照祖籍济南章丘,虽然早年跟随父亲李格非住过汴京(今开封)和洛阳,后又随丈夫赵明诚移居过南方的建康(今南京)等地,但乡音难改,中原地区(特别是今天的豫鲁一带农村)说“藕”的不少,李清照习惯说“藕”也未可知。

  •   二说:是不是诗词平仄的需要?藕是仄音。

  •   三说:是不是谐音避讳?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李易安”三字连起来念,谐音恰好是“莲”。李清照避讳自己的名号,也未可知。

  •   当然,我发朋友圈提出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种文字游戏,朋友们也是兴趣使然而胡乱猜测,不必当真。而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看到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以及关于李清照乃“藕神”的记载,则着实有点意思。

  •   话说济南大明湖及北园一带多产藕。藕既是美食,又是吉祥物。之所以说它是吉祥物,是因为“藕”字的谐音“偶”是成双成对的意思,于是当地人们为图吉利而把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称为佳偶。那么,李清照常说“藕”字,是不是也有为了图这个吉利的意思呢?

  •   另外,大明湖东北岸还真有个“藕神祠”,供奉的“藕神”就是李清照。藕神祠位于汇波楼南侧,据说早已有之,后遭毁坏,目前的系1998年重建。祠内供奉一尊宋代妇女装束的高2.8米的藕神彩塑;祠的东、北、西三面墙上绘有描绘藕神传奇故事的壁画,背景为大明湖的优美风光。其情其景,正如祠联所书:“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

  •   所谓藕神,想必是将藕这种好东西加以神化了。祠联中,还给藕神一个“水中仙子”的爱称,可见宋代“词宗才女”李清照在当地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纯洁的美好地位。在藕神祠这样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纪念李清照,真是别有情趣,难怪还曾有人把藕神祠称为水仙祠。

  •   关于藕神祠以及把李清照当作“藕神”,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也有记载。据载,清代同治年间,济南有几位文人在大明湖北岸的藕神祠聚会,与会者符兆纶作《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称:“风日转清,烟波愈阔,绿荷万柄,荡漾水面,舟往来穿花中……此中疑有词女才人,呼之欲出也。湖侧旧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毁。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

  •   呵呵!没想到,一场不经意的聊天,竟然让我认识了另一个李清照——一个作为“藕神”的“水中仙子”,真乃开卷有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