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d5ad6eddc451dae7b6446031ea3c63d1163291.jpeg

  • 大观元年(1107年)秋,赵明诚与李清照回到青州城,屏居乡里,宣和三年(1121年)六月赵明诚知莱州,八月上旬李清照赴莱州;宣和六年(1124年)夏赵明诚移知淄州,李清照没有随往,而回到归来堂旧居;建炎元年(1127年)三月赵明诚奔母丧至江宁,秋李清照选金石书画精品珍品载十五车,出穆陵关,连舻渡淮、渡江,到达江宁。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居住青州十四年整,又独自居住青州三年整,故曰李清照居住青州先后十七年整。

       赵明诚、李清照在青州共同生活的十四年,学术上有建树,夫妻感情却由亲而疏。夫妻感情由亲而疏,几近情绝,我已在《李清照<声声慢>词最新解读》一文详述之(见本报2010年8月6日),这是以往李清照研究中未曾注意到的,故而再强调一下。

     协助赵明诚写出《金石录》(初稿),并保存、出版,在学术建树上功不可没。

     回到故乡后,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研究金石书画。赵挺之年青时喜收金石刻,《金石录》卷三十《唐遗教经跋尾》云:“余家藏金石刻二千卷,独此经最为旧物,盖先公为进士时所蓄尔。”《金石录后序》也说:“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受其父影响,赵明诚少年时便收集碑文石本。得欧阳修《集古录》,“读而贤之”,并仿《集古录》,对前代金石刻详加考辩。结婚后,夫妻二人节衣缩食,市碑文奇器书画;并且“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坐归来堂,烹茶,训练记忆,悉心考辩,愉快写作。十年辛苦,于政和七年(1117年)秋《金石录》编撰始成,赵明诚自序,刘跂作《后序》。但这只是初稿,此后还有补充,跋题装卷。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病逝建康,葬毕,李清照无家可归,在逃避战火的流离转徙中,十五车金石书画散失殆尽,惟书稿保存完好。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李清照写下著名的《金石录后序》,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前后表上于朝,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之前,《金石录》板行于世,时李清照73岁,一定会看到这部学术专著。

    “屏居乡里十年”,完成学术巨著。《金石录》三十卷,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前后石刻,为目录十卷,辩证二十卷。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收撰于绍兴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的《家藏石刻序》,说:“来泉南,又得东武赵氏《金石录》,大略如欧阳子书(指《集古录》),然诠叙益条理,考证益精博。”《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明诚,李易安之夫也,文笔最高,《金石录》煞做得好!”

      南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明朝田艺蘅《诗女史》卷十一:“德甫著《金石录》,其妻与之同志,乃共相考究而成,由是名重一时。”前贤所识的是,《金石录》确实饱含着李清照的心血、才智、艰辛。

      据《金石录》所载,赵明诚在青州屡获金石刻词,《戟铭》得于益都,《东魏张烈碑》得于青州(城区),《北齐临淮王像碑》得于青州龙兴寺,《东魏贾思同碑》得于寿光。卷二十七跋《唐云门山投龙》诗:“右《唐云门山投龙》诗,北海太守赵居贞撰序,言天宝玄黓岁下元日,居贞投金龙环璧于此山,有瑞云出于洞中,有声云:‘皇帝寿一万一千一百岁。’盖天宝中玄宗方崇尚道家之说,以祈长年,故当谄谀矫妄之徒,皆称述奇怪,以阿其所好,而居贞遂刻之金石,以重欺来世,可谓愚矣!”

      政和三年(1113年),作《词论》。

    《词论》列举北宋柳永、张先、晏殊、苏轼、黄庭坚、秦观等16位名家加以评骘,而未及南宋词坛,当作于南渡之前。南渡之前屏居青州。文中说:“又有张子野……晁次膺辈继出”,晁次膺名端礼,政和三年因蔡京荐,以承事郎除大晟府协律郎,不克受而终。崇宁四年(1105年)八月置大晟府,赐新乐名大晟,置府建官,以为作乐机关。晁端礼,进士及第,词作家。著名词人晁补之称端礼为十二叔。晁补之与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素有通家之谊,均从苏轼游,都被籍记元祐党人。晁补之闲居金乡后,李清照多有书信问候。大观二年八月晁补之五十六岁生日,李清照献寿词《新荷叶》。有信息渠道,因之可知《词论》作于晁次膺提举大晟府不克受而终之年。《词论》云:“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下限约在神宗元丰至徽宗政和年间,其历评16家主要活动在这一阶段。文章的内容,已证作于政和三年,时李清照30岁,到青州6年,与赵明诚共相考究金石刻之际。

     李清照在重点历评了北宋词坛名家大作的前提下,提出了词要高雅、协律、舖叙、典重、尚故实、主情致的创作要求,并特别强调词“别是一家”,即词为音乐文学,又与乐府声诗不同;词必协律,是为《词论》的总纲。《词论》阐述了词学家、词作家李清照关于词的创作主张和美学思相,同时尖锐地批评了许多词坛老宿,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纵观二千多年文学史,有卓越文才的女性作家能依据创作经验写为理论文字的,李清照之前闻所未闻。《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有独立见解的第一篇词的创作理论,而且是我国妇女作的文学批评第一篇专文。

       在青州的词作。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李清照“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云:“善属文,于诗尤工,晁补之多对士大夫称之。”而且工书画,精博弈。同时蜚声词坛,人称婉约之宗,“文章落笔,人争传之”(赵彦卫《云麓漫抄》)。作品甚富,惜已久佚。今之学者专家辑得其文10篇、诗16首、词53阕,另有7阕存疑辩证。

       在青州的词作,约占今存词作的三分之一。下面只作简介,不加详细笺注。

       李清照有《偶成》诗,云:“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笔者考证诗作于建炎二年(1128)年三月,其时另有词作《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写夫妻与众亲朋共同赏梅,热闹中包含酸楚,夫妻感情由亲而疏,故与十五年前相比,情怀今不如昔。十五年前即夫妻回到青州后的五、六年间。

     《多丽·咏白菊》,大观元年(1107年)秋回到东阳城后作,夫妻赏菊,似有寄托。词中写风雨揉损琼肌,乃喻政治风波对赵家之打击,但不似贵妃、孙寿、韩令云云,又喻不屑取媚蔡京一类权贵。

 《鹧鸪天·桂》,约与《多丽》同时作,夫妻赏桂花,以桂花的色淡香浓比喻人的内在之美;保持高尚品格,“自是花中第一流”。

    《青玉案》,作于大观二年清明节后,在家乡观赏桃李花,胜似在京城买花载酒。

     《如梦令》,经一夜风雨,海棠花如何?拟夫妻问答,创出天下称之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首句“常记溪亭日暮”,溪亭为济南名泉。大观二年前后李格非居济南,回到青州的李清照前来看望父亲。在归来堂忆及游湖之乐,作是词。

       《新荷叶》(薄雾初零),此词当为祝晁补之寿诞而作。晁补之与李格非素有通家之谊,大观二年在故乡金乡闲居六年的晁补之,重修了隐居的松菊堂,秋,56岁生日,李清照作词祝寿。

         屏居青州后,夫妻共相考究金石书画,情意融融;然赵明诚为搜求古文碑刻,经常外出考察。大观二年重阳与妹夫李德升登游仰天山,大观三年端午与兄思诚、妹夫德升、表兄谢克明等重游仰天山;政和元年中秋与妹夫傅察等游仰天山赏月。大观三年九月十三日游长清灵岩寺,政和三年闰四月六日再过灵岩寺,闰四月八日登泰山,政和六年(1116年)春三月四日三游灵岩寺。并且几次到京师,《金石录》卷二十二《北齐陇东王感孝颂跋尾》:郭巨墓“在今平阴县东北官道旁小山顶上……余自青社如京师,往还过之,屡登其上。”外出时间或三、五天,或一、两个月,暂时的离别,使李清照感到寂寞,更牵挂、思念丈夫,写下了写闺情的绝妙好词,如《忆秦娥》,大观二年重阳节登高怀远赋此阕。《浣溪沙》,寂寞相思而产生的一种朦胧难以辩析的情绪,辞酒不饮,心儿不宁,刚入梦,“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作于大观二年后某年之春,词中“远岫出云催薄暮”,描写云门山云门洞“吐纳风云”十分逼真。末句“梨花欲谢恐难禁”,借梨花写闺怨,委婉而深沉。《浣溪沙》(髻子伤春),写闺情,丈夫外出,感寂寞慵怠,故作此阕以抒情。《点绛唇》抒惜春与怀人之情,政和六年春赵明诚正出游,“寂寞深闺”,思“人何处?”“望断归来路。”与之作于同时的《念奴娇》,词中有“宠柳娇花寒食近”句,写心绪落寞,只觉“种种恼人天气”,善写离情如此。《木兰花令》,亦写离情,“为君欲去更凭栏”,人意之无聊反衬山色之美好。

      《声声慢》,闺情的另一样写法,是对丈夫赵明诚无情冷落的怨怼。

        《凤凰台上忆吹箫》,当作于宣和六年(1124年)秋赵明诚移知淄州,李清照独留居归来堂。“多少事,欲说还休”。苦水自吞,“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蝶恋花》,其中“独抱浓愁无好梦”,“酒意诗情谁与共?”极写孤独之感,作于宣和三年之前,赵明诚与李清照已感情疏离。

        《醉花阴》,作于宣和元年或二年的重阳节,幽细凄清,怨而不怒;结句:“莫道不销魂,簾捲西风,人比黄花瘦。”历来为评家称赏。

         《分得知字》诗:“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从首句知作于政和三年(1113年),在归来堂闺中与姊妹女友分韵作诗。数人相约,选定数字为韵,各人拈一字,依所拈之韵赋诗。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近世妇女多能诗,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