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孝妇河岸,蓦然秀眉清照

     

                                              瑞鹧鸪·双银杏

                                  宋·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据有学者研究推测,这首词约作于李清照南渡时期,即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1127-1128年)。据推测,建炎元年(1127年)春三月,赵明诚去健康奔母丧之前,李清照应该还居住在淄川。此词采用拟人手法,将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贴切深刻。词人之深爱银杏,睹物伤情,有所触发。这是一首假物咏情词。 

             淄川磁村华严寺始建于唐代,这个银杏树建寺初种植。

“据考证,磁村华严寺始建于隋,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历代均多次重修,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玄宗曾拨巨资修建华严寺,并携带臣眷三次到寺进香拜佛,这让华严寺声名大振。”

华严寺这颗银杏树植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目前树高15米,树冠13米,树直径约1米。

磁村华严寺目前距离淄川区中心约30华里,词人李清照那么喜爱银杏,不知道当年是否去过华严寺,是否也从这棵银杏树下经过,虽然,那时它还是一棵小树。当然,此处绝无妄加推断之意,因为历史需要考证,任何臆测都可能与历史之真面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词人喜欢银杏,淄川地区当时有银杏树栽植。不管这首《瑞鹧鸪·双银杏》写于何时、何处,至少银杏果早已进入了词人的生活。仅希望如此而已!

淄川·孝妇河

     宋朝当年的淄州州府原址何处?哪儿又是当年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淄川的家?这也许成了千古之谜。但是,有一样可以见证历史,和历史的见证,那就是淄川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河流,以及宋或宋之前建造的,至今还保留的历史遗迹。

留仙湖公园

留仙湖公园位淄城西南孝妇河与般河的交汇处。孝妇河名称自“齐有孝妇颜文姜”的典故而来;般河,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般阳县,般阳故城遗址,因位于般水之阳故名,因此,般河之名应早于西汉之前。

   

 汉城墙遗址

 般阳故城,仍然有一段汉城墙遗存。这也是淄川古城之行的一大收获吧。

淄川·汉城墙遗址 

淄川古城布局四个方位分别为东关、西关、南关和北关,现在仍沿用这个叫法。般阳故城城垣旧志记载:

“淄川土城,周围七里三十步,城高二丈,池深八尺,阔一丈五尺,四门皆砌以砖,各设更楼。"四门名曰:东曰迎仙,南曰迎熏,西曰迎清,北曰迎恩。四门之外各建一古桥,西关桥谓六龙桥,南关桥谓灵虹桥,北关桥谓济川桥,东关桥谓迎仙桥。”

虽然城门早已不在,“东关、西关、南关和北关”的称谓却保留下来。而且,有些历史遗迹依然存在。从目前淄川的一些街道命名来看,应该还可以略知淄川古城的区域位置。

因为时间的因素,我无意也无能力对淄川古城进行“考古定位”,只是从内心定位李清照当年生活在古淄川的活动区域吧,也算是聊以慰藉。

      初夏的留仙湖公园,绿树成荫,河水碧蓝,花草惊艳,鱼翔浅底,游人如织,画船竞流。今天是周六,又是学生中、高考结束不久。游人三五成群,来来往往,甚是热闹;湖岸垂钓者众,人人皆是心静如钟,稳坐钓台。人们不惧骄阳,尽享着夏风习习吹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之美景。我也陶醉其中,但却无暇留恋。进公园北门后左转到般河岸边,先看到的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早年与朋友成立“郢中诗社”,常和友人到般河边,会友吟诗的纪念亭。

  般阳古城

再往前,树木掩映之间,就是“般阳古城遗址”。20005月,淄博市对此遗址进行了维修保护。遗址周围,已是一处景观公园。遗址前面,湖水荡漾,绿草青青,如果是皓月当空,蛙鸣蝉语,人声窃窃,岂不是一幅思古美景。

  般阳古城

遗址的后面,早已立起座座高楼大厦。遗址与河流之间一条通幽小道,现代人三三两两穿越其间,或牵手谈笑,或拿着手机与千里之外畅所欲言,还有多少人在乎这段残垣断壁的陈年旧事?它虽居此千年不移,却阅尽春夏秋冬无数,阅尽人间沧桑无数。如果这段城墙可以说话,它是否可以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有关淄川古城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告诉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喜怒欢乐?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淄川西关的西关桥,也就是“六龙桥” 了。六龙桥,俗称西关桥,位于淄川城西关大街东首,横跨孝妇河(即笼水)。据资料介绍,六龙桥前身名孝感桥,其始建于何年无从考证。六龙桥现在已是景观桥,虽然,行人可以同行,但已不再承担车水马龙的交通任务。为了保护历史古迹,六龙桥做了加固和整修,从外观很难看到它原来的模样。如果不是历史记载,莫名而来,很难看出它是一座古桥。  

 见于明代孝妇河上的六龙桥,李清照自然没有走过。虽然其年代更早的孝感桥,会早到北宋吗,也不可臆测。

淄川孝妇河古桥遗迹,说明千百年来流经淄川的孝妇河河道没有大的变迁。特别是位于孝妇河岸,留仙湖公园内,将军头村东头的战国名将庞涓墓,两千多年来临河而立,更证明孝妇河河道的稳固性。

淄川西关六龙桥

        今天,我穿越了淄川历史古城,如同穿越了历史长河。如果把历史平面化,也许今天,就是今天,在某处早已和这位“词国皇后”不期而遇。是在淄川古城的某条街道,是在六龙桥上,还是般阳故城遗址?也许就是在孝妇河岸

       清照淄川居三年,千年淄川常记念!

     

  2015年6月17日